印度旅游团来上海旅游,落地的瞬间,一个个眉头紧锁却又目瞪口呆

有些人的世界观,在飞机落地浦东机场的那一刻碎成了二维码。

最近网上疯传一段视频:20多个印度游客组团来上海,刚下飞机就集体表演了"瞳孔地震"。这群戴着彩色头巾的大哥大姐们,站在虹桥机场的玻璃幕墙前,活像一群误入科幻片的群众演员——左手紧攥行李推车,右手疯狂揉眼睛,脸上的表情完美复刻"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当"恒河滤镜"撞上"陆家嘴结界"

这些印度游客的震惊其实有迹可循。在印度主流媒体里,中国形象常年被压缩成三张标签:满街自行车、工厂冒黑烟、人人吃狗肉(此处应有狗头保命)。

结果现实中的上海直接把Buff叠满:62层高的虹桥机场T2航站楼让他们仰头到颈椎病发作,磁悬浮列车快得让纱丽都追不上,外滩灯光秀亮瞎了戴美瞳的眼睛。有位穿金链子的大叔偷偷掐自己大腿的镜头,被网友配上字幕:"这要是在孟买,早该有小孩来擦皮鞋了。"

倔强式旅游:嘴硬王者们的魔都奇遇

这些印度游客堪称人类学样本,把"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演绎到极致。在城隍庙试吃小笼包时,有人坚持"印度咖喱饺才是世界第一",但手机相册里80%都是食物特写;站在环球金融中心94层观光厅,几个小伙子嘴上说着"孟买也有高楼",膝盖却诚实地跪在了落地窗前。最绝的是豫园九曲桥,明明挤得纱丽都开了线,还要对着直播镜头喊:"比我们瓦拉纳西恒河浴场差远了!"

这种矛盾心理甚至催生了新型旅游现象——"三件套打卡式不服气"。就是非要站在上海中心大厦脚下仰拍,然后P图把大厦P歪并配文"印度塔更高"(虽然他们最高的楼还不到上海中心一半)。有抖音博主拍到,几位印度大哥在田子坊看到扫码支付的茶摊后,足足研究了20分钟,最后得出结论:"肯定是政府安排的演员!"

魔幻现实主义背后的信息茧房

为什么印度人对中国认知偏差这么大?看看他们国内的操作就懂了。去年印度封禁了TikTok、微博等59款中国APP,今年又把新华社推特账号拉黑,活像把自家网民关进认知小黑屋。更魔幻的是,当中国嫦娥五号登月时,《印度时报》的标题是《中国复制印度2019年探月计划》——尽管他们当年的探测器刚升空就失联了。

这种"信息战"直接导致普通印度人的世界观卡在了2008年。油管上有个爆火视频:印度游客发现上海公交居然有到站预报,第一反应是去摸司机后脑勺,想找隐藏的"巫术装置"。评论区金句:"建议下次带他们看看健康码,他们会以为是中国最新款护身符。"

破防的何止是游客

其实被上海震撼到的外国游客远不止印度人。日本游客会盯着共享充电宝发呆,德国背包客在菜鸟驿站前怀疑人生,连美国大叔看到居委会大妈三分钟调解完邻里纠纷都要喊"Chinese Kungfu!"。但印度游客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带着"龙象之争"的预设而来,结果在亲眼见证后,集体陷入了"认知系统崩溃→强行重启→蓝屏死机"的循环。

有位在沪工作十年的印度博主说破真相:"当你的国家还在为修10公里高铁吵架时,看到别人家突然掏出磁悬浮+5G覆盖+无人机配送,那种感觉就像拿着小灵通误入苹果发布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