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小伙被网友封为“通风侠”,铁路部门却暗示他是“闹事者”。
前文回顾:北大费海伲指鹿为马,为何还晋升了
7月2日,浙江金华,沪昆线上。一列名为K1373的绿皮火车,被货列撞成了“铁罐头”。
无人员伤亡?官方通报轻描淡写,可车厢里的活人却在经历一场慢煮——空调停了,灯灭了,温度飙至40℃,汗水浸透的衣衫黏在皮肤上,小孩哭到失声,老人喘如风箱。
乘客三次恳求开门通风,乘务员三次摇头:“请示上级。” 请示?在蒸笼里请示清蒸还是红烧?
规则成了蒸笼盖。
有黑衣小伙拿起硬物,砸开了车窗。玻璃碎裂的瞬间,新鲜空气涌进,全车厢响起掌声——那不是破坏,是救命。
可随后,这位“通风者”被警察带走了。
1
很多人替黑衣小伙辩护,说是紧急避险。
不,这是紧急打脸!
法律说得好听:紧急避险是为保全更大利益,不得已损害较小利益。《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写得明明白白,可到了铁路上,条款就成了糊窗纸。
“较小利益”是谁来定呢?
车窗玻璃值几个钱?一车厢人命又值多少?
当孩子缺氧哭喊、乘客濒临中暑,铁轨上的“安全规定”比人命还金贵?
K1373次列车归属于广州铁路集团,具体由长沙客运段负责客运任务。此事铁路部门违约在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五条要求“提供良好旅行环境”,可断电三小时、通风为零,这叫“良好”?
乘客砸窗显然是履行合同中的自救权!
居然他被警方带走了。
更讽刺的是,警方最终放了人——批评教育了事。
可为什么要把人带走啊?
2
某些专家搬出“破窗理论”,说砸窗会引发效仿、秩序崩坏。
荒唐!
真正破了的窗,是国营的溃烂:空调常年失修、应急预案纸上谈兵、乘务员只会“等指示”——这些才是第一扇破窗!
车上有乘客就透露了当时有一位乘客已经出现了中暑的症状,工作人员将他扶到了其他车厢里。
秩序从修补开始,而非靠警方吓唬自救者!
黑衣小伙被网友封为“通风侠”,铁路部门却暗示他是“闹事者”。
究竟谁在闹事?
K1373次的风波中,规则成了懒政的盾牌,流程掩盖了人命的优先级。铁路部门该做的不是道歉,而是给黑衣小伙发面锦旗,上书四个大字——
“谢谢你来砸!”
修窗先修心。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