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以下简称“昆西研究所”)发布报告,梳理分析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50家智库2019年至2023年接受资金情况。报告显示,台湾民进党当局向这些智库提供了至少约515万美元资助,在给美国智库提供资金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名列第十。
昆西研究所报告
这已不是民进党当局第一次被曝重金收买美智库了。据岛内媒体报道,早在2020年,“美国瞭望”网站就曾以《台湾金援智库:无所不在但鲜为人知》为题刊发长篇报道,揭露民进党当局向美国5家大型智库提供资助、促使其游说决策层制定有利于民进党当局政策的真相,美外交界、学术界为之哗然。
“美国瞭望”网站2020年报道截图
谭主对比后发现,在昆西研究所的最新报告中,这5家智库依然是民进党当局资助的对象,可见民进党当局已是收买、拉拢美智库的“惯犯”。正如岛内舆论所言,民进党当局用力撒钱让美智库为其说话、不遗余力搞“大内宣”,恰恰说明所谓“台美关系坚如磐石”不过是沾满铜臭的“暖意”和谎言。
民进党当局重金收买美智库的目的
谭主在昆西研究所报告提供的数据库中输入“台湾”字样进行查询,共有17条记录,其中包括:布鲁金斯学会(100万美元)、哈德逊研究所(50万美元)、德国马歇尔基金会(3笔共40.1万美元)、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25万美元)等。可以看到,这些在涉台问题上出奇活跃、格外卖力的美国智库,都收了民进党当局的钱。
岛内专家告诉谭主,民进党当局向美国智库“大撒币”,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第一,搭建“台独”表演舞台、发声平台。例如,2023年3月底,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过境”窜美,在纽约的一项行程就是去哈德逊研究所接受“颁奖”、发表演说。尽管该活动全程都以闭门方式进行,甚至邀请函上都没写“蔡英文”三个字,只用“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带过,岛内绿媒仍大肆炒作。哈德逊研究所的年度报告显示,近年来民进党当局每年都是“10万美元+”这一最高额度的捐赠者。
哈德逊研究所2023年度报告显示,台当局捐款额为“10万美元+”
第二,要求撰写特定主题和观点的文章。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例,该学会学者何瑞恩2023年在台北和蔡英文见面时大谈“强化台美科技合作”,并曾在《台北时报》撰文,强调美国两党均应支持维护所谓“美台关系”,后又在同一家媒体发表文章,敦促“华盛顿和台北的决策者”在“中美技术竞争”中“寻求达成美台贸易协定”,以“应对台湾潜在的经济风险”。
第三,试图影响美国政府的具体决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22年、2024年,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出台两份妄图挑战联大2758号决议的报告,公然质疑一个中国原则,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鼓吹支持台湾参加联合国会议和活动。这两份报告极力呼应“台独”分裂势力论调,配合民进党当局“倚外谋独”的图谋。这服务很到位,因为正是不折不扣的有偿服务。
岛内自媒体节目截图
一个滑稽的现象是,这些美国智库人士在和民进党当局头面人物碰面时,都喜欢宣称双方的合作是基于所谓“民主”“自由”等“价值”。岛内专家受访时无情地嘲讽道:这真是“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民进党当局实则“花钱买罪受”
昆西研究所的报告还聚焦美国防务承包商、美国政府这两类“金主”,称它们是美国过度军事化外交政策的主要受益者。
岛内专家向谭主介绍说,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就是一个热衷于搞台海兵推的美国智库。去年底,该智库举行了以所谓“2026年台海战争”为背景的兵棋推演,声称因封锁,美国无法“驰援”,台湾需自己“扛”一到两个月。一通煞有介事的操作后,该智库得出的结论是台湾应在未来几年购买500枚美制“鱼叉”导弹。岛内舆论感叹,所谓兵推不过是再度给美国军火商做的“广告”。
岛内媒体节目截图
岛内专家分析说,这类智库收了民进党当局和美国军火商的钱,去鼓吹所谓“美国支持台湾”,实际上是要民进党当局拼命购买美制武器。结果就是,民进党当局付了“保护费”、美军火商赚了钱,美智库拿着军火商赚的钱继续鼓噪“台湾需要更多武器”,逼民进党当局继续掏钱,形同“无底洞”。更可笑的是,民进党当局花了大价钱对美军购,美方要么迟迟不发货,要么就给一些发霉、过期的“垃圾”,民进党当局成了彻头彻尾的“冤大头”,沦为笑柄。
岛内专家进一步指出,不仅军事上,这些美国智库在涉台其他领域的各种“咋呼”,也没啥用。这些智库的人都心知肚明,美国以自身利益为优先,不可能明目张胆支持“台独”,不可能与台湾建立所谓“正式关系”,更不可能为台湾与中国发生全面军事冲突。因为这些举动都将导致中美关系“掀桌”,是要“地动山摇”的,美国政府才不会为了“台独”势力干这种蠢事。这些智库之所以年复一年炮制荒腔走板的“建议”,无非是拿钱办事罢了。
谭主想说,随着民进党当局与美国智库的黑幕交易一次次被揭开,这些涉事智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它们忽悠出来的“美对台支持”假象也逐渐破灭,民进党当局重金购“暖”购了个寂寞,最终逃避不了“棋子”变“弃子”的凄凉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