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
——惠特曼
当年轻人被卷进日益僵化的各类系统,当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成为一种稀缺品质时,我们该如何重建生命力?
“丧”已经不酷了。 “水手计划”希望以实际和多元的方式,去鼓励青年创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试着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社群和文化,深描出不同群体所面临的复杂情境。好的创作最终会让读者感到生命被激活的可能,从而形成一种生命力的联动。
在一个人与人的连接方式、行为模式、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发生不断变动的当下,“水手计划”支持青年创作者以不同的创作方式,走入现场,产生对话。
在今年发起的第五届“水手计划”中,我们将招募10位富有探索精神的创作者加入,进一步拓展议题、媒介与形式的边界,鼓励来自当代艺术,特别是摄影和影像等领域的创作者大胆尝试与实验,创造出具有原创性与公共价值的作品。
【资助金额】
3-4万人民币/每人(资助金额根据具体申请而定)
本届创作由冯楚轩先生与田麒先生慷慨资助
【专家委员会】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单向街基金会发起人
冯楚轩
栩栩华⽣内容集团总编辑&友谊万岁创始⼈
单向街基金会理事
邬建安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教授
左靖
策展人、《碧山》杂志书主编
崔灿灿
策展人、写作者
段煜婷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摄影博物馆创始人
【评审委员】
何伊宁
视觉艺术研究者、策展人
【时间安排】
开放申请:2025年5月26日—2025年8月31日
终选与公布:2025年9月下旬
创作与成果提交:2025年10月—2026年2月
展示与呈现:2026年3月—5月
【申请材料】
个人履历:姓名、联系方式、教育、职业和创作经历
旅行创作计划:不少于 1000 字,应包含选择该旅行的缘由、背景、主题、可行性、计划产出、旅行及创作的阶段性时间安排等内容,并附与旅行计划对应的费用预算。
过往作品:作品可上传至网络平台,提供下载链接
申请通道:请于 2025年5月26日—2025年8月31日期间扫描以下二维码在线提交申请
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报名,也许这篇 Q&A,就是你给自己的那一句“可以”。
Q1|水手计划是什么?
A:“水手计划”是由单向街基金会发起的公益创作资助项目,希望以实际和多元的方式,去鼓励青年创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试着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社群和文化,深描出不同群体所面临的复杂情境。该计划致力于支持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原创表达,为青年创作者提深入现场、回应时代的机会。
Q2|第五届水手计划的资助如何分配?
A:水手计划的资助方向分为两大类别:
1. 摄影与影像艺术:当代摄影、影像艺术及相关的综合性视觉媒介创作。
2. 跨媒介综合艺术:绘画、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等多媒介融合的综合性艺术实践。
我们希望通过本届计划在不同媒介形式之间保持开放与平衡,鼓励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与视角进入评审视野。摄影方向的申请者可参考往届视觉项目。
Q3|评审委员会关注哪些维度?
A:我们希望通过水手计划发现更多有潜力的青年创作者,评审将主要参考以下四个维度:
(1)创作实力与原创性
申请者往期作品的艺术质量与成熟度
项目是否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创新视角
个人观察力、思考深度及创作热情的体现
(2)社会价值与议题契合度
项目能否引发公众对重要社会议题的深入思考
与基金会支持的核心议题的契合程度与完成度
作品的公共意义与文化价值创意与原创性
(3)项目可行性
实施方案的清晰度与合理性
资金预算使用的科学性
时间安排与执行步骤的可操作性
(4)成果呈现与展示潜力
项目最终呈现形式的完整性与专业度
作品的传播价值与展示效果
对创作者未来发展的推动作用
Q4|水手计划对申请者的年龄有限制吗?
A:我们支持青年创作者,有持续创作热情,且能清晰呈现完整计划的创作者加入:年龄从不是限制条件,真正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始终是你充满诚意与巧思的计划。
Q5|非科班出身也可以申请吗?
A:可以!我们不设学历背景限制,也不唯专业出身。你可以是自学摄影的创作者,也可以是跨界写作者、社会工作者、媒体人,只要你拥有清晰的创作意图、方法和个性化的表达工具,就完全可以申请。
Q6|水手计划也支持纪录片创作吗?
A:是的,水手计划欢迎纪录片创作者报名。只要你的作品具备清晰的创作计划、个人视角,无论是短片还是中长片,无论是人物访谈还是空间叙事,都在支持范围之内。我们鼓励不同类型的影像表达,只要你愿意深入真实,水手计划就是你创作旅程的出发码头。
Q7|我在进行一个长期计划,可以拿这个项目来申请吗?
A:可以。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阶段、一个主题切片或一段旅行过程作为本次申请的计划重点。重要的是这部分内容具备相对独立的可执行性与呈现潜力。
Q8|可以以双人或团队方式申请吗?
A:可以,团队申请需注明每位成员的分工与创作角色,并提交联合的履历与作品资料。但请注意:资助金额仍以“一个项目”为单位。
Q9|我想关注自己身边的议题,没有远行计划,可以申请吗?
A:我们也很鼓励对在地经验的重新观察与表达,但请注意:
水手计划的创作不仅是地理上的移动,也意味着创作者深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空间,开启新的观察与理解过程。因此,如果计划完全围绕日常生活空间、缺乏“行走”与“进入”的过程,可能不符合本届水手计划的核心宗旨。
Q10|资助金额是多少?如何使用?
A:每位入选创作者将获得人民币3万—4万元的项目资助,具体金额根据申请内容与预算安排而定。资助金可用于与创作相关的支出,如交通、住宿、器材租借、后期制作等。我们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实际需要,也鼓励灵活使用。
Q11|如果入选后没有按时完成作品,会不会影响吗?
A:我们会与每位入选者签署合作协议,明确时间节点与创作要求。如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欢迎及时与我们沟通,我们会协助你合理调整计划进度。
我们理解创作是一件需要时间与节奏的事,也珍惜每一位支持者对项目的信任。如果因特殊情况难以完成,亦可主动退出,我们尊重每一次真诚的选择。
Q12|最终作品会在哪些平台呈现?是否会被展出或出版?
A:我们将不定期策划公众呈现项目,集中展示入选者的创作成果。呈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线下展览与分享、作品集(如摄影书/mook)、影像放映与对谈、线上专题发布,等等。入选者将有机会在专业平台上向公众开放作品,与他们展开真实的对话。
Q13|申请的创作内容会不会被泄露?作品版权归属如何?
A:不会。所有申请材料仅供评审委员会内部使用。项目成果版权归创作者本人所有,单向街基金会仅拥有限于推广、呈现、出版等活动的使用权,并会提前与创作者协商授权方式。
Q14|水手计划除了提供一次远行资助,还能带来什么?
A:我们始终认为,资助只是开始,真正重要的是在这条路上,你不会孤单前行。水手计划致力于为青年创作者搭建从创意到成果呈现的全链条支持体系。这不仅包括创作旅程中的专业陪伴与执行支持,也涵盖创作完成后的呈现平台、公共传播与策展延伸。同时,我们也十分珍视“水手”之间的联结与协作。自第一届以来,水手计划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学科、跨地域的创作者网络,彼此分享经验、资源与灵感,在各自的领域中持续发声、彼此支持。
在此基础上,水手计划也不断拓展与文化机构、可持续品牌等外部合作,为入选者提供更多展示、出版、交流与跨界合作的机会。
Q15|是谁在支持这些创作者?他们为何选择水手计划?
A:第五届水手计划由来自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品牌与机构共同支持。通过他们的加入,项目得以持续扩大影响力,并为更多具潜力的青年创作者提供支持。我们也希望,通过与品牌和机构的协作,水手计划不仅能为创作者提供实质支持,更能成为一个聚合多元视角、放大公共影响力的平台。
Q16|我对招募还有疑问,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更多信息?
A:欢迎大家关注“单向街基金会”官方账号并留言,我们会在工作时间尽快回复,为你的疑问提供更明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