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侦察兵”——登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向阳

张向阳,女,今年30岁,201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登封疾控队伍中的一员,作为一名疾控人,她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锤炼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防控本领。

2020年正月初一,刚回老家周口准备过年的她接到单位通知:疫情来袭,立即返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巴停运没有回登封的车,她就让婆家大哥开车送她。走到村口时执勤的老乡不让过,她就给他们解释;“我是登封市疾控中心的一名应急队员,我要回去参加疫情应急防控”! 因为疫情高速路口已关闭,他们就走低速, 辗转4个多小时近三百公里终于到达登封返回工作岗位。到单位后她迅速投入的工作中,学习并掌握最新的防控方案,进行模拟演练。

作为一名疫情防控应急队员,她的工作是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如果把抗击疫情看做一场战斗,他们就是战场上的侦察兵。只有详细了解病人发病情况、活动轨迹,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传染源、密切接触者,开展隔离观察,才能最大程度切断传播,控制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

1月26日晚她便接到了出现场的命令。出发时虽然很紧张,但并不害怕,心里只是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好。当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直面病人时,心里想的只是“患者的发病经过了解清楚了吗?”“时间节点都问清了吗?”“接触的人群了解清楚了吗?”,害怕的只是遗漏了什么。

调查期间部分信息需要与病人进行反复确认,在长时间询问时护目镜起雾看不清笔下的字,只能透过护目镜上雾水的间隙进行记录。询问结束时已是汗流浃背,但这仅仅完成了调查工作的一半。

在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他们迅速回到单位,对搜集的信息再次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判断密切接触者,将密切接触者的信息进行核实汇总并上报,同时在2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到工作结束已是凌晨一点。之后的每一天她们都是24小时待命,并多次到现场流调。

在疫情战场上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成为防控一线的一名战士,在疫情防控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骄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