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富在行动丨骆驼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周雨:让师生在同一片教育蓝天下共同成长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当前,浙江教育正立足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朝着教育共富的目标不断探索前进。近年来,浙江采取多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校际间、区域间优质均衡发展,助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动教育共富。

《浙教观察》深度聚焦“教育共富在行动”主题,邀请全省在教育共富路上有着典型意义的学校校长,共同探讨学校在推进教育共富中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传播浙江教育先行示范成果,为全国教育共富提供参照。

本期“教育共富在行动”主题访谈嘉宾——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周雨。基于骆驼实验学校的生源结构的现实情况,周校长提出了“同一片教育蓝天下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在拥有一流设备设施的学校中,“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发展。

教育共富在行动丨骆驼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周雨:让师生在同一片教育蓝天下共同成长

周雨,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0年6月毕业于浙江省宁波师范学院政史系。曾任镇海区炼化中学党支部副书记、仁爱中学副校长、中兴中学(庄市中心学校)副校长、澥浦中学校长;现任骆驼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浙教观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是通往共同富裕道路上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之一。近年来,浙江采取多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校际间、区域间优质均衡发展,助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动教育共富。对于“教育共富”这个词,您是如何理解的?

周雨:我理解的“教育共富”,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词汇,要从国家与社会、区域与校域、个人与个人等多层面来探讨实践。

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教育共富”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让人民有更好得获得感,这也是国之大计。

从区域和校域层面,“教育共富”就是要解决教育均衡的问题,让各个区域、各个学校能够实现均衡的、高质量的发展。我们骆驼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目前有46个班级,2100多名学生,学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含15个少数民族。我们学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区域内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外来务工人员可以把孩子带在身边,安心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学校为镇海区域的经济社会实实在在地做了贡献。

从个人与个人层面,首先是“五育共富”,每个学生的“富”要从以前的德智体增加到现在的美育、劳动教育;其次是“生生共富”,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同一片教育蓝天下共同成长”,就是在“教育共富”的背景下,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确保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在他适合的范围内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努力打造“教育共富”样板学校,真正为区域“教育共富”做贡献。

浙教观察:上面您提到了骆驼实验学校作为一所九年制学校,生源来自全国27 个省市自治区,含15个少数民族,具有地域差异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对此,学校是如何在教育共富的背景下,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骆驼实验学校和以往您任职的学校有哪些差异?大概表现在哪些方面。

周雨:学校现代化的办学环境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镇海区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和持久发展。学校在提供一流设备设施的同时,努力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我们结合“信勤健雅”的校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勤雅大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特长;“勤雅小菜园”让学生亲身劳动实践;“我的菜品我做主”让学生食堂做到自主选择;“骆微尘”志愿者服务足迹步及校园的角角落落。

今年是我到骆驼实验学校任职的第三年,这三年来我也一直在推一个项目——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在课堂里,不再是一个呆板的受教者,而是学习的发生者、参与者,甚至是学习的主人。学校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就是希望他们有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传统的教师授予,往往停留在师对生的单向传递,我不倡导这种教学模式,现代教学要把课堂变为师和生、生和生、生和师三种对话方式。让学生们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在对老师、对知识的质疑中习得知识,获得成长。

正如我所提出的治校理念——“我的校园我做主”,这里的“我”,既是学生又是老师。老师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修订者;学生也不单单是受教者,而是活生生的个体。师生成为校园的主人以后,这个学校就变得生动活泼,就有向心力。

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最大差别在于,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所以我们提出的“同一片教育蓝天下共同成长” 的办学理念,就是表达我们为了同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教育共富”。让孩子在现代化学校中,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骆驼人、镇海人、浙江人,我们培养的是中国人。

浙教观察: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凝心聚力,教师的成长与幸福感、获得感也是“教育共富”的重要内容,骆驼实验学校目前的师资情况如何?学校在教师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实践和举措?是如何帮助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

周雨:我校现有专职教师12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8人,区级名优教师18人次,具有一级、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58.3%。学校的教育要获得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激增,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在目前师资现状下,系统设计了“三轴立体式”教师发展模式,建立名优教师校内带徒机制,以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稳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学年举行一次校内名优教师展示活动,以校内名优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聘请区内外名优教师专业引领,成立工作坊,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骨干后备教师专题引领;实行区内外名师结对,借助区教研室及区内外名优教师力量,落实培养评价机制;特级教师坐诊课堂,为教师提供更高的学习平台,为各学科课堂问诊把脉。

学校大力推进“三三式”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教师以“师生”“生生”“生师”三种互动教学模式,学生以 “自学”“互学”“练学”三段式学习模式。“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实现教师全方位、全过程、长时效的综合考量,学校在绩效考核、教师发展资金、学校各级各类评优评先中也向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教师倾斜,激励教师在研究实践中发挥主体能动性,保障“三轴立体式”师资提升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学校通过校长约我课、我约课校长、校长推门听课、家长开放日活动、课堂文化节等活动,邀请校外教师及专家品鉴共生体的教学成果。学校还通过“书记与您面对面”座谈会、教师代表大会等形式向广大师生求计问策,让全体教师参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修订,让全体师生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以主人翁的姿态打造学校“风清气正”的办学文化。

浙教观察:“双减”政策是一项新时代背景下关乎教育未来、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国策,政策在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小影响的同时,更给学校如何执行这项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骆驼实验学校在“双减”和“教育共富”背景下课后服务方面做出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周雨:学校主要通过“通达桥文化”课程改革和“1+X”“课程+服务”助力“双减”和“教育共富”。我们从地域环境、办学历史、办学愿景、培养目标等维度顶层梳理学校的课程架构,形成完整的逻辑关联,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骆驼实验学校桥文化“通达”课程实施方案》的课程体系。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进一步完善课后托管方案,积极探索“1+X”的服务新模式,延伸托管时间,丰富托管内容,充分利用优质师资和场地资源,以骆驼桥文化为引领,以多元民族的融合教育为依托,开设30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托管兴趣课、3-9年级拓展课,初中周六校园开放日还增加了“我学宁波话”“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掐丝珐琅”“口风琴”“HIT塑形”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助力“双减”和“教育共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浙教观察:骆驼实验学校一直“坚持体艺特色品牌发展之路,以点带面,鼓励每位骆实学子都学有所长”的体艺融合发展,并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详细介绍一下骆驼实验学校在体艺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做了哪些实践和探索吗?“体艺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周雨:学校一直坚持体艺特色品牌发展之路,以点带面,开设合唱、音乐校园剧、器乐等各类体艺社团和拓展课,鼓励每位骆实学子都学有所长,张扬个性,同时为专业竞技体艺比赛选拔和输送人才。

作为宁波市拳击项目训练点,学校拳击队建队10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在浙江省和宁波市的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有20多人次被选入宁波市二少体,有2人次被浙江省体工大队录取成为专业拳击运动员,浙江省十七届运动会拳击比赛上共斩获1金1银1铜,2023年全国青少年(U16)拳击锦标赛男子60KG冠军。学校开设的掐丝珐琅拓展课程,是学校“非遗进校园”的积极尝试,作品不仅获得学校师生的追捧,还受到团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总之,我认为体艺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可,张扬个性,追求人格的完善;同时,体艺还可以培养兴趣,让自己拥有一到两门能伴随终身的技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