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宣称《共同防御条约》适用南海,中方回应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自20日起对美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当地时间21日,马科斯在华盛顿分别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和国务卿鲁比奥。法新社报道称,美国高级官员向马科斯承诺,华盛顿将保卫其长期盟友,“增加军事资源以遏制强硬的中国”。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表示,美国和菲律宾之间开展任何合作都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应挑动对抗,加剧地区紧张。

报道称,美国防长和国务卿都将中国视为美国最大的威胁,二人均表示将致力于遵守与菲律宾签署的已有70余年历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据报道,赫格塞思对马科斯表示:“我们将继续遵守《共同防御条约》。这一条约涵盖包括南海在内的太平洋任何地区发生的、对于我们武装部队、飞机或公共船只,以及对我们海岸警卫队的武装攻击。”他宣称,两国必须“打造一道强大的真正威慑之盾以维护和平”,“我们不寻求对抗,但我们已经并将时刻准备着,采取坚决行动”。据美国国务院消息,鲁比奥与马科斯在会晤时重申“对威慑力量以及维护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的共同承诺”。

21日,马科斯在华盛顿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会谈。(视觉中国)

据美联社22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在白宫会见马科斯,预计关税将是议程之一。特朗普此前威胁称,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将在8月1日起对菲商品征收20%的关税。香港《南华早报》22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报道称,马科斯可能会以允许美国在菲使用更多军事设施以及在菲采矿特许权,来换取较低关税。报道提及,马科斯此次访问透着紧迫的气息,当前菲国内对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批评声浪日益高涨,而马科斯将于下周一发表年度国情咨文。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马博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本届菲律宾政府实质上已沦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代理人,这种从属关系决定其在贸易和安全议题上根本不具备真正的议价能力,既无法在安全议题上保持独立,也难以在贸易谈判中获得实质利益,其政策选择空间被极度压缩,所谓的谈判议题不过是维持表面尊严的权宜之计。对特朗普来说,与菲律宾的安全合作显然不是优先事项。在此背景下,马科斯积极筹划访美行程,是为重新炒作南海议题,试图引起美国舆论、国会乃至白宫的关注。这恰恰反映出马尼拉对自身战略地位的焦虑,即若无法持续获得美国的战略关注,其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性将大打折扣。(吴鸣 王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