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2025开幕,看中远海运以AI+驱动全球航运新生态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2025)

7月26日-29日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

中远海运集团

将以“AI赋能 智链全球”为主题

携旗下AI+与航运深度融合的

科技成果和解决方案亮相

H2-C1316展台

作为全球综合运力第一的领航企业,也是本届WAIC参展的唯一一家全球综合物流服务集团,本届参展主题为“AI赋能 智链全球”,将全面展示中远海运通过AI驱动数字化供应链、航运大模型、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场景应用,近年来,集团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加速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旗下多家单位依托集团在全球航运业的领先积淀,积极自主创新研发,构建高效智能韧性“全球智慧航运链”新范式,以“中国方案”引领全球航运业绘制数智升级的蔚蓝图景。

首个航运垂类大模型Hi-dolphin

真正懂航运的AI专家,全栈赋能行业智能化

中远海科推出的首个航运垂类大模型Hi-dolphin大模型,正是基于全球航运业多维度交融特性而构建,它将航运业独有的资源数据融入算法框架,成为懂航运的AI航运专家。

自主算力底座:基于国产芯片与开源框架构建,微调仅需5 PFLOPS专业算力。

深度专业训练:依托覆盖范围广泛、维度丰富多元航运数据集与知识图谱训练,锻造精准“航运大脑”。

航运智慧智库:集成超100个垂直智能体(覆盖“人货船港”核心及上下游),构建港航全流程智能引擎。

实时洞察:一句话查询,即可通过90+实时接口掌握全球船舶、港口、航线动态。

高效工具:支持接入近百项高价值生产工具,远超通用模型,确保企业级安全与高精度运行。

太衍系统

未来船舶的“智慧大脑”

开创智能船舶“1+N”开放式框架,重构船舶智能逻辑,构建人船岸相融合的驾控体系,船端集成智能航行、智能机舱等N项智能应用,岸基建成国内首个“数智运控中心”,打造船岸一体“数智神经中枢”。

驾驶轮机电气深度融合:突破船舶全域全息感知技术,实现工业控制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突破船舶多系统多设备的协同壁垒,实现船舶驾驶精准操控、设备远程遥控。

智能航行场景全覆盖:从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实践,到狭窄水道自主航行和自动靠离泊技术难题突破,全场景智能化能力持续升级。结合船岸交互和远程驾控功能,近港作业远洋航行,均智能可控。

洗舱机灵

AI驱动的“全自主船舱清洁专家”

颠覆传统人工作业模式,攻克散货船舱清洁难题,首个具备自主环境认知-决策-进化能力的船舶清洁机器人。

AI超感建模|空间认知:激光雷达+IMU多源感知融合,实时构建舱体三维动态模型。

智能决策核芯|40mm动态越障: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实现路径规划,保障900m²/h高速清洗全程无盲区。

自适应清洁专家|压力/角度动态调优:AI实时分析污染物附着度与舱体材质,自动匹配最优清洗参数。

云端进化引擎|千机协同进化:「小模型」边缘端实时优化 +「大模型」云端知识共享,实现清洗策略跨设备秒级迭代升级。

SDT自由度气象导航

AI赋能航运气象导航

深圳数科的自由度气象导航,以领先的“伏羲”大模型,结合气象预报数据、船舶运动学模型和电子海图,科学规划航线,将不可控的气象转化为可计算的动态变量,同步优化船舶的燃油消耗与船期准点率,使气象导航从安全辅助工具升级为航运业降本增效的新型科技支柱,驱动着远洋导航精度从"避开风暴"向自由"驾驭气象"跨越。

智能气象预报:依托气象大模型深度分析,精准捕捉气象变化,提供高精度气象预报。

智能航线规划:结合实时气象、海况动态信息,利用AI模型与大数据分析,规划最优航行路线,精准预估船舶到达时间。

智能降碳增效: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航线优化与精准避障,减少航速波动,缩短航行距离与时间,系统性降低船舶燃油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CSP自动驾驶集卡无界协同智能装卸技术

港口物流新引擎

中远海运港口(简称CSP)自动驾驶集卡无界协同智能装卸技术,整合“激光+视觉”等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全域与局部路径优化模块、混编车路协同等多种智能技术方案,实现自动驾驶集卡与人工集卡常态化混合编组运营,精准感知周边复杂作业环境并实时精准智能调整、管控。

多因素运筹及自学习,数智化手段挖掘集卡调度效率

面向复杂环境,提升作业精准性及安全性

更好通用性基础能力,可在不同港口、不同运输场景落地

【让中国方案惠及全球】

已构建覆盖海港、内河港及多式联运的自动驾驶运输体系,在厦门、泉州、武汉,以及阿联酋阿布扎比、秘鲁钱凯等全球多地落地,成为 “一带一路” 建设的标杆范例。

CSP全球多枢纽异构全链智慧装卸作业解决方案

重塑港口作业生态的AI力量

CSP 全球多枢纽异构全链智慧装卸作业解决方案,依托交通运输部“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基于AI技术实现港机设备智能化突破,涵盖船侧障碍物智能避让、吊具陆侧自适应作业、智能理货、铁路场桥车皮自动对中感知、作业轨迹智能优化、集卡高精度定位自动引导等创新应用。

  • 提升港口作业设备,智能自动程度,丰富作业场景

  • 关键技术,促进无人理货、自动避障等关键环节技术落地

  • 不同枢纽、异构场景下,提升全链作业协同性能力

智能时代的千帆竞发,我们以航运科技擘画航运业未来,以智慧领航时代!

船用小型移动焊接机器人

颠覆传统焊接模式

我国承揽了全球航运业近70%的新造船订单,新造船订量份额已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全球最大的2万4千箱的集装箱船,从第一块钢板到399.99米长,61.30米宽,22万载重吨的整船出坞,仅需要13-14个月,船舶建造中需要巨量的钢板焊接,中远海运重工自研的移动焊接机器人,成为我们造船工人的新型助手。

智能焊缝识别与定位:基于深度学习视觉系统,实时精准识别各类焊缝(含隐蔽缝),实现零误差定位寻缝。

自适应焊接控制:实时决策焊接路径、参数与姿态,根据工况动态调整,确保一次焊接成型免打磨。

多机智能协同:通过分布式AI调度算法,支持单人多机并行作业管控,系统优化任务分配与效率。

中远海运16000TEU甲醇动力船

三破 "中国首次",智能工厂硬核背书

中远海运 16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创下三项 "中国首次" 纪录——国内船东首单、国内船厂首艘交付、国产甲醇燃料主机首次实船应用,成为航运业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的标杆之作。

这艘 "明星船" 的诞生地,正是一座集 “精益智造” 与 “绿色低碳” 于一身的智能工厂。在这里,人工智能深度重构船舶制造全链条,设计到生产的数字化闭环高效运转,以硬核实力领跑智能制造赛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