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造中成长”跨学科学习研讨会在温州举办

7月7日,“在创造中成长”跨学科学习研讨会在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举办。此次活动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和北京均优教育研究院主办,旨在推动小学跨学科学习的深度开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为教育创新注入活力与智慧。

开幕盛典:思想的碰撞与愿景的交融

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庄晓明在开幕辞中寄语,他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承文明之火,培育未来之光,呼吁全体教育工作者,以跨学科学习为桥梁,携手共进推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确保学生们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成为适应未来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庄晓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庄晓明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施昌魏则从全球教育趋势的角度,阐述了跨学科学习对于塑造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深远意义。他指出,温州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先锋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无限可能,力求为全国教育界树立典范,引领教育创新的潮流。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施昌魏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施昌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先生通过书信致辞,高度赞扬了均优教育在创新领域的引领,特别强调超学科学习在融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效果。他指出均优教育开发的超学科学习资源,不仅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更是通过教师手册、师资培训等配套措施,引领教育体系迈入更深层次的变革,全面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学术报告:理论与实践的双轮驱动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博士做了《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设计》的主旨报告,她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跨学科学习的核心问题:"如何跨越学科的界限"以及"如何在学科间建立联系"。夏博士通过一张精心绘制的概念图,将"双新视角"下的"跨学科学习"展现在大家面前。她不仅对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更进一步阐释了它们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她认为跨学科学习并非简单的学科叠加,而是通过深入理解各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构建主从或并重的学科关系,使得每个学科都能在跨学科学习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从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博士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博士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素平老师的《项目化学习的温州实践》,向我们展示了项目化学习在温州全学段、全学科、全区域的丰富实践与成果。她强调了项目化学习设计的三个关键词:核心概念、过程设计和社会情感学习,特别是项目化学习的过程设计应涵盖科学探究、学习取向、工程设计和产品取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陈老师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成长路上,与爱同行”作为结语,表达了对项目化学习在温州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素平老师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素平老师

深度对话: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实践的探索

均优融合课程研究院院长、超学科学习项目主持人高丽霞老师的主题分享《不畏分数,不唯分数》,指出在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等素养比单纯的分数更为关键。高老师分享了团队近8年在超学科学习领域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如何通过构建TLP(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Program)项目,打破学科边界,培养学生的七大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她的演讲为在场的教育同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共同探讨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之路。

均优融合课程研究院院长、超学科学习项目主持人高丽霞老师

均优融合课程研究院院长、超学科学习项目主持人高丽霞老师

圆桌论剑:跨学科学习的机遇与挑战

圆桌论坛环节,分享嘉宾围绕“项目化学习与教师的挑战”展开了激烈而深刻地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跨学科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革命,它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持续学习的动力、坚定的信念与丰富的资源。同时,论坛也强调了学校管理层在推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校长的战略眼光与决策智慧,对于课程改革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项目化学习与教师的挑战”圆桌讨论

“项目化学习与教师的挑战”圆桌讨论

“创新100行动计划”:教育革新的催化剂

均优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周红老师详细解读了均优教育集团的“创新100行动计划”,这是一个旨在挖掘教育创新潜力,培养教育改革先锋的星火计划。“创新100行动计划”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探寻、招募100位具有创新能力的“种子导师”;二是共创100个主题的超学科学习优秀案例;三是汇聚100所具有创新精神的“实验学校”,致力于推动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普及,构建面向未来的新生态教育。

思想盛宴:TED式演讲与教育实践的交响乐章

在TED X TLP超学科演讲中,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参与不仅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深刻地展示了跨学科教育如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和转变。通过这种创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他们共同探索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了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北京市朝阳外语小学的宋亦璇,以“我与动物”为主题,引领同学们开展创意学习,播撒环保种子。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的谢卓宸,通过《汽车总动员》项目,从调研到设计,激发汽车科技热情,实现创新飞跃。贵港市博雅公学的陈语墨,从传统优秀到自我定义,学会了独立思考与面对挑战,认识到真正的优秀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青岛中学的于子洋老师,构建无边界教育,通过游学融合地方文化,拓宽学生视野。北京朝阳外语小学校长何蕊,推行超学科融合课程,如“门里的生活”、“一滴水的奇妙之旅”,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的王蓉老师分享了自2021年以来,学校通过“我的温州游记”等跨学科主题项目,融合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育创新,培养未来人才。

实务工坊: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在超学科实务工坊环节,北京未来城学校的全科教师齐家新老师围绕着如何做一名超级教师,展示了很多人工智能工具,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辅助超学科学习项目的实施,实现个性化教学与高效的师生互动。贵港博雅公学的首席教师谢娜老师则通过“解锁幸福的密码”这一主题任务,分享了如何在一间教室里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促进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创造中成长”首届跨学科学习研讨会现场

“在创造中成长”首届跨学科学习研讨会现场

在创造中成长:教育创新,点亮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创造中成长”首届跨学科学习研讨会的举办,开启了教育创新的又一篇章。本次会议以“双新”为指导,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汇聚了全国11个省市600多位教育同仁,深入探讨了跨学科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展现了教育变革的新动向。从专家的深刻洞见、实践者的创新案例,到学生的成长展示,每一环节都彰显了跨学科学习在激发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随着"创新100行动计划"的启动,期待教育领域涌现更多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共同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型,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协作、创新的教育生态系统。

“在创造中成长”首届跨学科学习研讨会

“在创造中成长”首届跨学科学习研讨会

(来源: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