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东西协作推普振兴,书写乡村振兴青春篇章

跨越山海,协同联动

这个夏天,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新疆喀什地区,“百村计划”志愿服务队协同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益旅阳光”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青喀联合实践队”)跨越山海、协同联动,以“乡约文旅新征程 推普筑梦促振兴”为主题,在新疆喀什地区开展了一场集语言推广、产业帮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实践行动。青喀联合实践队从童声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古城街巷到直播间里,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语言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担当,以教育帮扶为纽带,为边疆地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东西协作育人,打造帮扶新范式

此次东西部高校社会实践的合作,得益于两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2025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百村计划”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入选重点团队,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参与协同团队。在项目申报阶段,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学校专业优势,派遣骨干团队驻点指导,协助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完善项目方案;学校在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的文旅学院托管团队更是全心投入、全程参与、全力支持、全面指导,助力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实现该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教育部项目的首次重大突破。这种“东部高校引领、西部高校跟进、师生共同参与”的模式,不仅为全国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更成为东西部教育协作的生动注脚。

学校举办2025年“百村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学校举办2025年“百村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推普聚力连心,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为大力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真正走进群众生活,青喀联合实践队深入新疆喀什地区的多个县城,开展多样化的普通话推广与文化交流活动。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开设趣味科普课堂,在喀什古城街边设立流动教学点,在叶城县蓝桥社区餐厅开设午间小课堂,还深入偏远小村开展入户教学,在叶城县易地搬迁宣教馆宣讲;同时将服务阵地向基层延伸,走进卡拉塔西库执勤点与戍边员围坐交流,在博隆(3)村夜校为中青年群体开展系统普通话培训,以语言为纽带助力他们展现担当;更具深意的是,青喀联合实践队探访了带领村民依靠先进技术共富的致富能手阿卜都克尤木·如则,走访了博隆(3)村老党员并聆听红色往事,让奋斗故事与时代记忆在乡音闲谈中焕发新声。

青喀联合实践队在社区餐厅、喀什古城与偏远村庄设立流动教学点

青喀联合实践队在社区餐厅、喀什古城与偏远村庄设立流动教学点

青喀联合实践队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组织科普课堂

青喀联合实践队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组织科普课堂

青喀联合实践队叶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宣教馆组织红色宣讲

青喀联合实践队叶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宣教馆组织红色宣讲

语助产旅融合,探索实践新路径

推普工作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是此次青喀联合实践队实践的鲜明特色。普通话不仅消弭沟通隔阂,更成为发展支点,助力农产品外销、引入新理念、传播乡土智慧。青喀联合实践队通过多元举措为乡村振兴添力,学校发挥文旅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馕作坊、合作社及产业园调研,并通过直播助农,推动叶城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走访特色民宿、阿亚格曼干村,挖掘爱国主义教育馆资源,直播带货文创产品,以文旅新思路解锁乡村旅游新业态;同时也准备贴合少数民族需求的物资,深入叶城县边远村庄慰问困难家庭,并前往库曼塔库、卡拉塔西库等执勤点关怀戍边员,既增进民族情谊,也为乡村振兴凝聚人心力量。

青喀联合实践队实地走访民宿与旅游资源点

青喀联合实践队实地走访民宿与旅游资源点

青喀联合实践队深研产业、直播助农

青喀联合实践队深研产业、直播助农

青喀联合实践队暖心慰问困难家庭及边防站

青喀联合实践队暖心慰问困难家庭及边防站

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实践,东西部院校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既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具体实践,更是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为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写下了浓墨重彩的青春篇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