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传统的造富方式再也玩不转了,未来4-5年要随时做好准备

作者 | 傅斯特

许多信号表明,我们正处于新一轮高变动、高不确定的周期。

一系列不容易理解的事件和变化,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

看产业,互联网巨头在今年先被反垄断,此后官方频频出手,科技、物流、运输、教育行业轮流迎来深刻调整,而“硬科技”的地位空前提升。

看人口,七普之后三孩政策适时推出,“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继续主导着人口流动,城市间的“抢人大战”正在改写未来三十年的区域竞争图景。

看政策,共同富裕重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高层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到了极限,“第三次分配”呼之欲出。

一个问题是,这一切的背后,透露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另一个问题是,在时代巨变中,个人应该怎么办?

01

这一系列事件,为何在今年集中出现?我们须深入探究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在这两年的与疫情的搏斗中,全球经济出现了几个显著的中短期特征。

第一是全球货币大放水,使得许多市场出现了价格飙升,多国出现了超出预期的通货膨胀。在这个背景下,人们需要寻找稳定的核心资产,而一些传统的资产正在遭遇监管风暴,使得一些非传统资产异军突起。

第二是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对不同国家,疫情对其经济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别,这造成了国际间的经济复苏差异。在同一个经济体内,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受到的冲击也是不同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K型复苏”。

对于中国来说,还有一个中长期因素——人口结构变化。它是许多领域调整的背后逻辑。

七普数据出来后,中国人的年龄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生育意愿下降、老龄化加剧,意味着许多产业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迁移也一直改变着区域竞争格局。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人口在往南方跑,也可以看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下滑,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会愿意选择二、三线但有潜力的城市。

比如数据显示,今年七月,二线城市求职需求环比提升45.1%。90后、00后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对二线城市青睐有加。

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中国发展逻辑的变化。

一方面,是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以前,我们来者不拒,现在,要精挑细选,体现长远谋略。

伴随而来的,就是城市产业发展脱虚向实,并支持研发“硬科技”,提高城市竞争的层次,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另一方面,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发展,要更加强调公平,缩小贫富差距,让改革红利惠及每一个人。在几天前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共同富裕”再一次被高规格提及,还带火了“第三次分配”这个概念。

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这些判断仅仅是一个开始,仍有许多问题等待探究:

全球货币宽松是否延续?中美科技竞争前景如何?转型期中哪些创业风口值得关注?

大趋势的判断,对个人决策尤为重要;一旦判断错误,将会造成巨大的投资风险。

02

国家整体经济的大转型,也对城市的发展逻辑产生了许多具体的影响。

在一个年轻的、富于创造、实力雄厚的城市,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从一个偏僻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一座1700多万人口,人均GDP近3万美元的现代化大都市。从任何角度来看,它都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

与此同时,深圳帮助许多人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民间聚集了大量财富。

但应当发现的是,深圳过去几十年的造富方式——楼市和互联网,在近几年逐渐玩不转了。

具体来讲,当“房住不炒”逐渐占据房地产政策的中心后,深圳楼市顿失锐气。

2020年,深圳行情尚好,网红楼盘一个接一个,人人都在“打新”,笃信没有深圳卖不掉的房子;但到了今年,深圳楼市却异常平静,许多好盘都没人抢,人们谈论的话题也变成了“看空”“停贷”“指导价”……

而互联网所代表的“软科技”,也在新时代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了原有的重要意义,它们需要进行彻底的战略转型,顺应时代变迁。这又是一场变数重重的生存战。

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深圳必须寻找新的风口。

当然,对于任何城市,这都绝非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但是深圳的固有优势,可以将这种难度降到最低:

我们都知道,深圳是一座敢想敢为的城市。作为经济特区,它有极强的资源调配能力,这几年深圳国资委也获得了“中国最牛创投”的盛名,它为这座城市引入了不少大牌企业,促进深圳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深圳也是一座知识密集型的城市,它不仅从全国吸收年轻的高学历、高技能人群,还是一个重要的中外信息交流平台。2020年,深圳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万余家,新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可以说,在中国城市中,深圳的文化是很独特的。深圳的投资者们,也要调整思路,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03

在这座城市的动能转换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新的创富风口。

问题就在于,发展方向到底是哪里?新的风口将在什么领域出现?

近几年,人们谈的比较多的是“智慧城市”和“低碳经济”,在这两个方面,深圳都有足够的能力引领世界,维护其国际一线城市的身份地位。

然而,深圳未来的想象空间,远不止于此。

8月21日,东风日产与凤凰网财经联手打造的“2021凤凰网财经峰会暨天籁思享荟”在深圳召开,邀请到任泉、秦朔等重磅嘉宾,向天籁车主及社会公众传递最前沿的财富智慧,一同畅想“深圳的下一个创富新风口”。

近几年,转行从商的任泉投资屡获成功:秒拍、韩都衣舍、商汤科技、华谊兄弟等,纷纷发展成了“独角兽”企业。峰会上,他讲述了从事投资八年以来的心得和感悟。

在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时,任泉表示,运气、努力和前瞻性的眼光,缺一不可。

他特别指出,投资是一个很吃专业性的工作,“找专家,信专家”是最理想的选择。退而求其次,就须自己慢慢来:“任何一个领域,你只要真心去投入、真心去学习,学三个月,你能也成为这个行业有自己思想、思考、态度的人。”

秦朔的观点,也与任泉的发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依靠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秦朔看到,中国居民“喜欢刚兑型的高收益产品,而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产品是更加标准化的;我们喜欢自己做专家,自己来做,而发达经济体更依靠专业机构”。

换句话说,在中国家庭的金融投资领域,专业机构仍大有可为;而这恰恰又是深圳的传统强项。

对宏观经济、产业发展、金融政策都颇有研究的秦朔,还在会上分享了他对商业大趋势的几点洞见——仔细琢磨一下,它们恰恰能够回应深圳面临的许多困境。

一是数字经济与第一、第二产业的更加紧密地融合。秦朔认为这将带来大量创业创新、提升价值的机会。

二是新消费:一头是Z世代/新世代、一头是银发浪潮。这两类人群的财富水平和生活品质都在提升,这会是新的风口之一。

三是本土品牌的价值挖掘,塑造品牌软实力,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秦朔与任泉二人在此次天籁思享荟上的发言,对深圳这座城市、深圳的投资者们,都能提供不少有益的启发。

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思想互动平台,天籁思享荟一直致力于链接国内政经领袖、知名学者,为天籁精英车主群体及社会公众提供最前沿的财经观察,传递具备公信力、前瞻性的信息。

接下来,2021凤凰网财经峰会暨天籁思享荟还将在上海、成都、杭州举办,力邀更多名人大咖,助力天籁车主抓住财富趋势,探寻热点风向,纵享天籁人生!

04

结语

深圳求变,中国在变。

下一步,我们将切换档位,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

而深圳也须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让其产业格局匹配新的发展阶段。无论如何,深圳都要让它的知识人群的发挥更大作用。

短期的压力总会存在,但我们始终都在前进。看清大趋势无比重要。

对创造者来说,这仍然是最好的时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