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盐山海协作谱新篇双向赋能促发展

自2021年宁波市鄞州区与凉山州盐源县结对协作,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山海对话”持续升温。盐源借“海”之智激活产业引擎,鄞州携“山”之利拓展发展版图,两地以协作之笔,勾勒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协作:实现特色农业多元发展

盐源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高原苹果生产基地,全县苹果种植面积42.8万亩,年产量65.5万吨,居四川之首。

然而,每年盐源县有10万吨左右的小果、次果因价低而浪费。“能否开展精深加工,提升苹果价值?”2021年,鄞州区人大代表、宁波宁展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杰,在实地考察后与盐源农投公司一拍即合,决定由宁展集团提供生物发酵技术,盐源农投公司提供苹果、厂房,合作酿造苹果酒。

同年,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苹果酒厂快速建成。在宁展集团生物发酵技术的加持下,酒厂很快推出了首批基酒。1公斤苹果基酒可以卖到600元,是鲜果售价的120倍,为果农带来了实打实的收入。

2022年,宁波均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盐源县合资,成立四川省甬盐博益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小果、残次果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苹果饲料。小果酿酒,次果做饲料,仅2023年下半年,苹果饲料产品就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成为盐源县首个升规入统的产业帮扶项目。

除苹果产业,鄞州区还助力盐源特色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在藤桥乡大坪子茶树产业种植示范园,300多亩“黄金芽”和“郁金香”等白茶品种正茁壮成长。宏日(浙江)控股集团亿元级虾贝养殖项目即将落地,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同时也为盐源农业产业发展增添新亮点。

人才协作:多领域合作为发展添动力

近年来,鄞州区向盐源县派遣了教育、医疗、农技、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当地带去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各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

在教育领域,2021年9月,盐源县干海初级中学成为首所“鄞州示范校”,开启了“托管式”教育帮扶模式。鄞州教育团队全面参与学校管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通了两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通道。2023年以来,干海初级中学中考连续两年取得近年来最佳成绩,高中升学率显著提高。

在医疗领域,鄞州医疗团队通过“互联网+”远程帮扶、建立专家型“鄞州站室”等方式,为当地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当地医院多项技术空白,累计开展手术3495例,新增新技术38余项,县域内就诊率大幅提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湛的医疗技术。

在职业教育领域,2022年至今,盐源县职业中学在东西部协作机制助力下,已开设“蓝鹰工程”委培班6个,机械和旅游班各3个,共计招收学生205人。

“每月能挣7000元,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4月2日,在浙江宁波佳利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数控车间里,19岁的盐源少年郭鑫擦拭着精密仪器。作为盐源县职业中学2022级机械专业首批“蓝鹰工程”委培生,他成为甬凉职教协作的“代言人”。

就业协作:携手搭建共富桥梁

今年1月,盐源县146名务工人员统一乘坐大巴车,踏上前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就业路。这是鄞盐两地2025年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输出的第一批人员。

为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宁波及鄞州等地务工就业,鄞盐两地携手制定系列劳动力转移输出的配套优惠政策。除举办专场招聘会、派驻稳岗工作队一同前往鄞州,盐源县还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岗前培训,对亲属落实好低保、社保、教育等相关政策,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鄞盐两地就协作机制、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校企合作、人才引进、交流培训等达成共识,有重点有计划地落实各项措施,实现稳定就业。从2021年至今,两地共同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型专场招聘会7场,组织企业提供8500个岗位,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500余人;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0家,吸纳近1200名农村劳动力,开发东西部公益性岗位185个;利用东西部劳务协作项目资金开展电工、焊工、烹饪、电子商务等专业培训,累计培训约1800人。2025年,盐源县计划向宁波输出6批次约700人就业。

在东西部协作浪潮的推动下,盐源县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记者 陈璇)

来源:凉山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