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年末研讨中国阿拉伯经贸合作

论题涵盖经贸、公共基金、能源、航天技术、传统医药、生态保护、粮食安全等领域。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经贸合作研讨会在浙外召开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经贸合作研讨会在浙外召开

11月19日,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和中国中东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阿拉伯经贸合作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中国前驻沙特阿拉伯大使李华新,以及中国社科院、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秘书处、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远景能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普华永道等近20家单位6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环地中海研究院阿拉伯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周烈教授在致欢迎词时指出,俄乌冲突使阿拉伯世界看到了美欧霸权、自私的一面,阿拉伯政府和民众意识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性,深入、务实开展对阿拉伯、中阿合作的研究,意义非同一般。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从阿拉伯国家“向东看”“向东行”的战略选择、中阿战略合作、中阿友好关系提升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阿合作四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中阿合作的现状、机遇和前景。

李华新大使回顾了“一带一路”实践中中阿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指出阿拉伯国家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在上升,“一带一路”倡议得到阿拉伯国家政府的认同,以中阿战略项目对接为抓手,积极沟通,扎实做好调研。

吴思科大使结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发展的历史和当前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探讨和分析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在经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发展情况。

在分组讨论中,中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媒体代表围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经贸、公共基金、能源、航天技术、传统医药、生态保护、粮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现状、路径和展望进行了研究分享和深入交流,并且就阿拉伯国家中的部分能源大国和人口大国的发展现状及其与中国在多领域的合作现状和前景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兼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马晓霖教授在闭幕讲话中,感谢各位与会嘉宾对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中心今后将始终围绕阿拉伯国家加强研究,为国家和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资政建言,为中阿经贸合作,为行业企业海外拓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战略咨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