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新加坡经验告诉我们:在大规模感染来临之际需要更高效疫苗

凤凰网原创|在疫情管控彻底放开之前,普及接种高效疫苗也是不应缺失的一环。

风声|新加坡经验告诉我们:在大规模感染来临之际需要更高效疫苗

风声|新加坡经验告诉我们:在大规模感染来临之际需要更高效疫苗

作者|王晨光

原协和医学院教授

近日来,国家防疫政策调整,北京、广州等全国多地逐渐放宽了之前实施的严格隔离政策和密集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政策出台的同时,一批专家学者也纷纷用他们手中掌握的数据,论证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专家们观点主要集中在:当前主导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毒力很低,已经不足以导致大量重症和死亡。

证据之一为广州近期新冠感染数据,在超过16万感染者中,重症和危重症仅有4例,无一例死亡;

证据之二,援引武汉病毒所数据,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如早期变异株导致肺部症状;

证据之三援引新加坡数据,奥密克戎开始成为主导毒株的疫情以来,死亡人数很低。

根据这些证据,专家们认为,新冠感染的严重性已经接近流感甚至低于流感,更有人认为是时候把新冠病毒归入感冒病毒了。

但这些结论需要仔细研究,仅靠政策调整来放宽疫情管制,势必造成感染人数指数式增长,即使没有像三年前的武汉那样让医疗系统瘫痪,奥密克戎感染者在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是否真像得了流感一样?

的确,欧美等很多已经走出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新冠感染死亡率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流感高发年份的死亡率。

以近期美国流感和新冠感染情况为例,11月份第一周美国流感住院13000人,死亡730,住院病死率为5.6%,和往年数据相当。新冠感染住院死亡从奥密克戎之前的15%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不到5%(当前可能更低)。

但是,这个数据背后的数据更能阐明问题。美国当前的新冠死亡率降低是以此前百万人的死亡为代价,更是大规模mRNA新冠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的结果。

最新数据表明,美国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比例高达94%,新冠在致死率上已经低于流感,向普通感冒方向发展,而前提是: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逐渐形成。

疫情初期,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太一样的防疫措施。中国一直采取的是严格防控,以清零为目标;欧美多采取的是通过限制社会活动,压平感染增长曲线,在防疫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寻求平衡。

新加坡、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区前期采取严格防疫,后期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普及,放宽疫情限制,逐渐回归正常。

那么,欧美和新加坡等地当前新冠病毒毒力流感化的趋势能否照搬到中国?我认为前提不同,因此结论也不能。

让我们拿香港和新加坡新冠疫情数据做个简单对比。

当前,香港和新加坡都基本进入后疫情期。这两个地区在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可比性。新加坡和香港报告确诊感染人数近似,都在2.1-2.2百万之间;截止到12月4日,香港报告新冠死亡10790,新加坡报告1705例。

死亡数字的巨大差别是因为防疫措施上新加坡更严格吗?非也。新加坡对入境人员的隔离政策和中国类似,但对国内民众包括长居的外籍劳工,感染后并没有实施集中隔离政策。中国此前一直在集中隔离感染者,不仅如此,多地还大建方舱隔离点,把远超感染者数十倍甚至百倍的密切接触者一并拉去集中隔离。

让香港防疫破防、导致上万港人死亡的主要是发生在今春爆发的疫情,主导这波疫情的正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别?答案主要指向:疫苗接种。

那么是疫苗接种率吗?新加坡和香港完成接种率都在90%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接种疫苗的种类不同。

香港很大比例民众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尤其早期鼓励完成接种的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香港也有相当比例的民众接种了mRNA疫苗,尤其后期的加强接种。而新加坡接种灭活疫苗的比例几近可忽略不计。

大陆主要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几乎没有mRNA疫苗。因此,当前的新加坡数据不能简单照搬代表中国大陆的疫情现状。

不引进mRNA疫苗,免疫落差迟早要经历绝大多数人的感染填补,而其后果并不一定乐观。再考虑一下大陆跟香港、新加坡在人口结构和医疗资源方面的差别,对近在眼前的疫情爆发也需严阵以待。

新冠病毒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依然是全新的病毒,当前流行毒株有着非常高的传染数(1传9),而且潜伏期更短(2-3日)。等全社会全面恢复正常经济和社会活动,感染数会呈指数式增长,冬季结束之前可能数千万甚至数亿人感染。冬季又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也是各种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一年中的高风险期。如果高危人群未得到有效保护,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多个对新冠病毒形成群体免疫的地区新冠重症和死亡率趋同于流感的结论不能简单照搬到中国,也就是说,在没有形成群体免疫的地区一旦爆发疫情,后果应该会比流感更严重。

当然,新冠病毒迟早会进入普通感冒病毒序列,为感冒病毒中的现有的三种冠状病毒“队伍”增加一名成员。

回到灭活疫苗,上次大规模动员接种疫苗已是年初。现在每天全国总计接种剂次不过十几万,mRNA疫苗预防感染的有效期也不过半年左右,更何况难以产生细胞免疫的灭活疫苗。

因此,日前,世卫组织在赞赏中国防疫政策调整的同时,也表达了担忧,更建议考虑使用更有效的mRNA疫苗,这个建议值得重视,特别是考虑到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安全。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方玄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