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雨
01“我们掉海里了”。
1993年播出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女主角郭燕刚刚落地纽约机场,就被淹没在陌生的英语环境里,手足无措。
那是人人向往出国的年代。有人想去镀金,有人想去捞金。语言,成为他们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早在80年代,中国就掀起过英语学习热潮。1984年,国家开放自费留学,此后五年间,参加托福考试的人数从285上升到18000,涨了63倍。1990年,中央正式确定留学工作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出国,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英语好的国人们,跑在了更前面。
演员陈冲在19岁拿下百花奖影后,1981年,20岁的她抛下一切,去美国留学。这个励志故事的背后,是她成长于医学世家,爷爷和外公都是医学博士,有丰富的英美进修工作经验,父母都是医学院教授,曾受邀去纽约,担任客座教授。英语,对于陈冲而言,就是从小就使用习惯的一门工具而已。
但对于大多数人,纽约所代表的西方世界,是遥远的,神秘的,有着致命吸引力的。
后来出任微软(中国)董事长的唐骏1986年从美国回国时,亲戚朋友和同学包了一辆大巴从常州来到虹桥机场迎接,虽然只是一个留学生,但场面隆重得如同奥运运动员回国。
而演员洪晃在美国读完高中大学归国后,总带着骄傲,“从国外回来的人刚开始都有点优越感,走在王府井茫茫人海中,我们总觉得比别人高一截”。
通过出国改变命运甚至社会,现实世界里的成功故事,比《北京人在纽约》更精彩:
1991年,北大毕业生李彦宏收到了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1999年带回了百度;张朝阳在麻省理工读到了物理博士,对互联网一窍不通,1995年,决定把雅虎照搬到中国,起个仿名叫搜狐;同一年,马云没有留学,但去了西雅图参观,带回了阿里巴巴。
马云的学历没有前两位高,但他英语好,十几岁就能在西湖边跟老外谈笑风生。
不过,并非所有具备英语能力的人,都能实现出国的梦想。钱,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1990年,农民的孩子俞敏洪因为私自开培训班,被迫离开月薪120元的北大,他拉着一三轮车行李,在中关村二小附近的小巷里,找到一处会漏雨的20平米小房子,创办了新东方。他的目标是挣到10万块,其中6万用于出国留学。
结果学校办到年底,他就挣到了30万,没舍得收手,到1994年时,营收直奔千万。之前联系过的美国大学,再次发来通知书,这次许诺全奖,但俞敏洪已经毫不心动了。
1995年,俞敏洪终于出了国,但不是留学,而是拜访昔日好友。音乐硕士徐小平找不到工作,被俞敏洪邀请到了新东方,后来,在贝尔实验室拿着7万美元年薪的王强也被邀请过来。
2006年9月,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公司。俞敏洪身价16亿,跻身教育首富,王强和徐小平,也都成为了亿万富翁。再后来,徐小平和王强成立了真格基金,新东方架起出国桥梁,真格基金投资归国人才,三位老搭档,做起了人才输入输出的闭环生意。
一个叫罗永浩的年轻人,曾经也立于闭环之中。
在经历过两次试讲失败后,他给俞敏洪写了那封广为流传的求职信,“给我个机会去面试或是试讲吧,我会是新东方最好的老师,最差的情况下也会是‘之一’。”
那是2000年。充满传奇躁动的90年代刚刚终结,更多人加快脚步,拥抱现实。罗永浩身上,掺杂着两个时代的味道。
中年危机即将袭来的28岁,他开始在畅销书区看起《快速致富法》,随后听说新东方这家培训学校“有百万年薪”,他决心加入。但他又不是一个只想挣钱的年轻人,“老罗语录”之所以流行,并非因为浅薄的幽默,而是价值观,更有90年代气质的、充满理想主义的价值观。
当然,“老罗语录”是后来才火的。在90年代,最具人气的英语老师,是李阳。在徐小平的记忆里,疯狂英语一度是新东方追赶的目标。
1994年,李阳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辞职,凭借曾经全校第二的四级成绩,他决心推广一套疯狂英语学习法。他很快风靡全国。他现身的演讲场所,像巴黎圣母院一样,“里面已经锁住了,外面还有几百上千人。”
1999年,李阳在北京太庙做了一次演讲,那天阳光灿烂,他站在台上对台下大吼:
“从小教育你的小孩,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两个字——Make!Money!”
“攻克英语,振兴中华!”
台下万人与他一起振臂高呼,成为那个时代里,英语学习热潮的最闪耀注脚。
02 2000年前后的北京CBD,很符合国人对纽约的向往。
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入口铭牌上金光闪闪的跨国公司名字,装扮精致的年轻白领。这年,国贸商城一楼开了中国第一家星巴克,自此,来自西方的“白领”概念,被更加具象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穿西装打领带,捧着星巴克,与同样装扮的同事谈笑风声,其中,可能还有一两位外国人。
这幅图景已被中国人艳羡了十年。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大批外企如微软、摩托罗拉、IBM纷纷进驻中国,一个普通岗位的工资,能达到国内同行的10倍,
那时候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曾任西门子大中华区财务总监的唐奋为,毕业后在发改委工作,每个月只能拿120元,跳槽到外企之后,三个月工资就涨到了1000块。
曾任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的曾锡文,1993年刚到联合利华工作,就能拿到3000月薪,那时候被认为风光的机关处级干部,也不过1000元工资。
而流传到民间,则变得更加耸人听闻,例如某翻斗车工,因为流利的英语,变成了某外企的一个总经理,类似这样的无从考证但又言之凿凿的故事经久不息。
2000年5月,华尔街英语也在国贸商城开了第一家店,对外的口号是:改变你的未来。
次年,中国申奥成功,主持人杨澜用英语做的申奥最终陈述引起轰动,她也一跃成为“国宝级”主持人。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她就入选了代表团,重要原因就是,众多主持人之中,她的英语最为流利。
这年的另一桩大事,是中国成功加入WTO。举国振奋,年轻人更是如此——更大的世界,在他们头顶缓缓展开。而想要进入它,英语,似乎就成了那步最坚实的天梯。
爬上去的人,才能有机会。
英语培训机构迎来了黄金时代。英孚、韦博、华尔街、美联四家,逐渐成为头部玩家。
其中,华尔街英语和英孚英语都不是本土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华尔街英语由李文昊(Luigi.T. Peccenini)在1972年创立于意大利,2000年进入中国。而英孚英语由Bertil Hult于1965年成立于瑞典,1993年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店。
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高卫宇,嗅到职场英语培训的商机,于是辞去交大的教职,在上海创办了韦博英语。
创办初期,韦博英语就采用了连锁店经营模式和明亮的装潢,彼时多数补习班还在简陋的出租房里,韦博英语营造出的高级感,让很多有经济实力的人趋之若鹜。
但风光没能持续太久。2000年进入中国的华尔街英语,凭借更高端的装潢设计、外教资源和营销手段,夺去了韦博英语的风头。内卷由此开始,此后,豪华的前台大厅、国际感十足的宣传图,穿着正装,化精致妆容,说着流利美式口音英语的销售,成为英语培训机构的标配。
这一切,都是为了烘托一个气氛:贵。
03
“你现在不开始学英语,过几年你一年的工资可能还没我一个月多”。
小雅被这句话刺痛了。
2018年,小雅刚毕业,被推销人员带进了华尔街英语门店里。一位叫Selina的课程顾问接待了她。Selina看上去不到30岁,谈吐文雅、气质不凡,一番推销后,原本没打算报班的小雅参加了测试,得出的结果是:等级较低,只能理解日常词汇,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华尔街英语自创的英语分级体系)
Selina告诉她,学英语非常重要,她的某某学员学完之后跳槽去外企,很快就年入百万。随后,她不断夸小雅有语言天赋,鼓励小雅报课,可以申请折扣,只需要7万8千元。
小雅被数额吓到,连连拒绝。Selina 没有就此放弃,在得知小雅刚找到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时,她表情夸张地说道:“天哪,你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我买水果。”随后,她告诉小雅,如果英语不够好,将来的升职空间会十分有限,一年工资可能都没有她一个月多。
为了不被时代抛下,小雅报了课。
事实上,2018年时的华尔街英语,已经坠入被时代抛下的阴影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线上学英语,那是更便利、也更便宜的选择。
2013年起,拓词、百词斩等英语学习软件陆续出现,后来的 51Talk、沪江英语等线上英语学习App,更是直接威胁了华尔街英语等老牌英语机构的城池。
其中,价格是最有力的杀手锏——华尔街英语的普通版,学费动辄2万起步,VIP班8万起步,VVIP班甚至可以达到数十万一年。而 51Talk 这样的线上平台,一节一对一的外教课,平均费用在70到80元左右。
新冠疫情,让这场迭代来得更加凶猛。
越来越多的线下培训机构被推向生存边缘。华尔街英语在全国有39个学习中心,几乎都位于城市的中心、人流量密集的商场,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它紧急开拓线上教育,但显然入局已经太晚。
资本早早站好了阵营。据黑板洞察研究院统计,2007年到2020年,成人英语培训行业的已融资项目中,涉及线下业务的机构近有六家,占比19.35%。但项目表中,没有一家单纯的线下机构。
2019年,韦博英语暴雷,今年8月,华尔街英语暴雷,当年的“四强”之中,剩余两家也岌岌可危。英孚出售中国市场业务,美联英语股价跌至0.5美金,2020年资产负债率146%,资不抵债。
日子不好过的,并非只有线下生意。
英语流利说和51talk,曾经是成人英语学习App的两大标杆。前者在2018年8月上市,连年亏损,如今市值已缩水超9成,即将进行私有化退市;后者在2016年6月上市,直到2019年第四季度才实现首次盈利——主要原因是,它从成人英语逐渐转型到了青少年、K12在线英语。
艾瑞咨询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成人英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成人英语市场规模将缩水37.6%左右,降至595亿元。
这一切如同大梦初醒。
究其根本,是这届年轻人不再相信学英语能改变未来了。
04
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的兴起,确实拉平了世界。
旧日,精通英语就能形成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这已经不再可能。英语教育的普及,让年轻人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再借助互联网工具,足以应对多数场合。
美国、欧洲不再是“天堂”。经济崛起的中国,让这一届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有135家企业入榜,连续两年位居榜首,而美国仅122家。
留学的意义在被重新讨论。花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留学,回国后,发现就业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国内研究生,因为后者在国内有更多实习机会,相当于提前拿到了企业敲门砖。
外企的金光已经褪去。
早在《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外企就业的比例就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5届的9%,而2018年发布的“应届大学生择业倾向”报告,外企排在最后了一位。
对于这一代大学生,想要“稳定”会选择国企、事业单位,想要“发展机会大”就去互联网大厂,外企被尴尬地夹在了中间,稳定比不上国企,晋升空间也比不上BAT,TMD。
在知乎“学英语会改变人生吗?学好英文可以改变平庸的人生吗?”的问题里,置顶的回答是“不可以,别学了”。微博上,几年前有人调侃,当代年轻人想改变自己就会开始健身和学习英语,现在,这个段子变成了“现在看来只能健身了”。
华尔街英语的倒下,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在更快速的时代节奏里,所有的时间付出,都要计算成本和回报。当英语不再是通往更美好未来的必要工具,年轻人们转向了新的学习场。
花了7万8千块报名华尔街英语的小雅,这两年一直很后悔。她发现在职场里,英语好并不能提升业绩、得到更多机会。如今,她更愿意去学习视频剪辑。
有太多这样的例子:papi酱靠短视频爆火,最终成立了自己的MCN机构;北邮大二学生何同学,在B站上传一则关于5G技术的视频,成为最有名气的科技博主,后得以采访雷军、与库克对话。即使不谈这些网红博主,在抖音,也有太多素人靠短视频,获得颇丰的收入。
某Python培训机构,也打出过“学英语不如学Python”的广告。
2021年,全国程序员的平均月薪是14926元,而在北上广这种大城市,毕业起步2万月薪是常见的事,每年的涨幅也在10%~20%之间。在脉脉的交流区里,外企已经等同于工资低。
相似的成功模板,在新时代里,变成了不同的主角。今年五月有一则新闻走红,97年的中专生温学贵,本来是深圳电子流水线上的工人,但靠自学代码,成为在豪华的办公楼里月薪上万的程序员。
关于英语的幻想,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已然破灭。
《中国日报》曾经报道,2001年,仅在北京,就有20万人参加英语培训。有网友回忆,当年父亲早出晚归,不是因为加班,而是为了去学英语,工资的大半都用在了报班上。引用某位成功长辈的故事教育孩子时,父母们会说:
“你要像他一样,好好学好英语。”
20年后,这样的对话,大概是很难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