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务员上岗”引热议

澎湃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汪健

“AI公务员”要来了?近日,深圳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AI数智员工已“上岗”。

据报道,这些AI数智员工可实现: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除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AI数智员工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图片

深圳福田区“尝鲜”DeepSeek,解锁70名智慧政务“新员工”。 本文图均为 幸福福田微信公众号 图

图片

福田区首创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基本法”。

消息很快冲上热搜,引发热议。有网友说,“混日子的可以下岗了。”还有网友认为,“这个好,可以精简不少人员。”言谈中,充满对“AI公务员”的击赏,透露出对“AI公务员”以强大实力改变政务服务部门作风、效率的期待。

此外,公务员群体和有意报考公务员的网友,则较多表达了对“AI公务员”会否抢饭碗的关切。

多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

2月8日,深圳市龙岗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已经在政务外网部署上线了DeepSeek-R1全尺寸模型,成为广东首个在政务信创环境下部署上线该模型的政府部门单位。

据新华社报道,2月16日,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广州发布”2月16日消息,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通过融合海量政务数据要素,大模型将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

青橙融媒2月15日报道称,近日,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组织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技术团队,完成了DeepSeek-R1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

据微信公众号“赣州改革”2月14日消息,日前,江西赣州市已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成为全省首个成功部署上线该大模型的地级市。

此外,无锡市数据局2月16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近日,无锡在省内率先实现政务信创环境下DeepSeek-R1-671B全尺寸模型部署,通过融合通用大模型的泛化能力与政务数据集专精优势,为“城市大脑”注入更强大的AI动能,正在重塑城市数字治理的智能化版图。

AI会和公务员“抢饭碗”吗

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一直在升级,公众熟悉的“一网通办”就是典型例子。近期,多地宣布政务服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福田区的这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后,能走多远,能在多大程度上覆盖政务服务工作,取得怎样的实际成效,尚需观察。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AI走上政务服务岗。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普及,更多政务大模型的全新亮相,AI数智员工会将在更多场景派上用场。

这一点,无论是公务员群体,还是普通公众,都应当心里有数,并做好积极、开放的心理准备。毕竟,AI大显身手的时代已经到来,看到AI技术的强大及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实力和优势,积极拥抱AI技术,才是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AI短期内就可以“抢饭碗”,取代很多群体的工作岗位,特别是公务员这种必须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就公开报道看,此次深圳上岗的AI数智员工,所做的工作仍显基础。尽管其能力已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但是,无论修正公文格式,还是“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等,均为政务服务中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

而且,就当下而言,这70名AI数智员工的到来,也并不必然导致人员精简。究其因,它们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助手”,而不是真正能下基层、能解决问题的人。举个例子,它可以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但不能撰写原始文书,更不能代替工作人员去现场处理复杂具体的现实事务。

公众热议透露出哪些心态

公众热议AI数智员工透露出的心态,颇值得玩味。有网友希望“AI公务员”集体上岗,让“混日子的下岗”,这是因为现实中确有一些人尸位素餐、甘于躺平。有网友希望把机械化的工作交给“AI公务员”撰写,为基层减负,是因为在一些基层部门,无休止的公文写作重复枯燥。

还有网友希望“AI公务员”早日取代一些服务岗的公职人员,受不了他们的冷面孔,则是因为,在一些地方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让群众难以满意。

一些公务员群体的“抢饭碗”焦虑,目前来看,还为时过早。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焦虑中,也蕴含着对政务服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反省。如果这种反省能进一步转化为公务人员改进工作的动力和助力,何尝不是“AI公务员”带来的一种良性内卷?

AI数智员工“上岗”,引发公众热议,一些网友乐于做阅读理解,从各方面表达真实的愿望,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看点的事。尤其是,读懂非公务员群体的期待,精准化解办事群众的痛点,不断打通政务服务的难点、堵点,是更深刻、更重要的问题。

可以确定,AI数智员工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大,绝不止于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政务服务。但无论AI数智员工发挥的作用多大,对于公众来说,都不希望服务是冰冷的。这一点,或许可以从近些年不少企业推出的AI客服中得到启示。

说到底,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应当是公共服务质量的优化,是公众获得感的提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