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人死于饥饿,加沙成了“人造地狱”

◆7月20日,人们聚集在加沙城的一个食品分发点。

7月20日,人们聚集在加沙城的一个食品分发点。

文丨黄瑜珊

编辑丨漆菲

随着国际舆论压力升温,载有人道主义物资的援助卡车终于从埃及进入加沙地带,试图缓解这片土地上日益加剧的人道危机。

◆7月27日,载有救援物资的卡车从埃及边境口岸进入加沙。

7月27日,载有救援物资的卡车从埃及边境口岸进入加沙。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斯塔默7月29日宣布,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实质性行动结束加沙地带骇人惨状,并承诺实现长期可持续和平,英国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开幕前承认巴勒斯坦国,维护“两国方案”的可行性。四天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刚宣布该国将在9月联大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战争进入第21个月,加沙不再是“人道危机”一词所能囊括的地带,而成了一处人为制造的地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直言,“我不知道能如何定义这场灾难——这是人为造成的大规模饥荒。”他警告,加沙220万居民的粮食几近耗尽,绝大多数人处于饥饿边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紧急事务主任罗斯·史密斯(Ross Smith)在7月29日的一场视频会议上坦言,21世纪以来从未见过加沙地带这样的(严重)情况,“灾难就在我们眼前发生……这不是警告,而是在呼唤采取行动”。他说,截至目前,世界粮食计划署要求运入加沙地带的物资还未获得以方完全放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加沙营养不良率在今年7月达到了警戒水平。2025年记录的74例营养不良相关死亡病例中,有63例发生在7月,包括24名五岁以下儿童、1名五岁以上儿童与38名成人。另据加沙卫生部7月30日公布的数据,这场战争已经造成加沙地带超过6万人死亡,其中151人死于饥饿。

◆7月24日,一名儿童在等待慈善厨房发放食物时哭泣。

7月24日,一名儿童在等待慈善厨房发放食物时哭泣。

“只要有吃的,被射杀也没关系”

如今的饥荒并非来自天灾,而是2023年10月哈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封锁与持续军事攻势下的必然后果。持续不断的冲突、基本服务的崩溃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严重限制,导致加沙地带数十万人陷入灾难性的粮食安全危机。

战争初期,以色列迅速限制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2024年1月9日,以色列人权组织“吉沙”(Gisha)报告称,过去三个月,仅有60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相当于战前12天的供应量。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Arif Husain)也于同月表示,入境援助量仅为所需物资的20%-30%。

到了4月下旬,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加沙一半人口正在挨饿。5月底,联合国报告称,自以军对拉法发起进攻以来,进入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下降了67%。9月,挪威难民委员会称,83%的所需粮食援助未能进入加沙地带。

10月,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下称“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开展工作。国际特赦组织对此警告,该法案等同于将人道援助“定罪”。随之而来的是,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达到冲突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

2025年以来,以色列数次收紧封锁。自3月2日起,以色列严格控制援助物资进入加沙;3月9日,以色列能源部长伊莱·科恩下令停止向加沙供电。此轮封锁导致当地食品价格涨幅高达1400%。

5月19日,以色列迫于国际压力放宽封锁,首次允许最低限量的救援物资进入加沙。但据联合国与救援机构称,援助无法顺畅进入,加沙居民处于物资极度缺乏的状态。

6月起,饥荒带来的营养不良病例数量不断上升,入院治疗的儿童人数达到冲突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6500人。根据联合国6月发布的报告,加沙有2700名五岁以下儿童患有严重营养不良,与三个月前相比增加了三倍。人数在7月继续增加——仅两周内就有5000名儿童入院。

◆营养不良的加沙儿童。

营养不良的加沙儿童。

根据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警报(IPC)的最新评估,加沙面临严重的饥荒风险,粮食消费和营养指标已达到冲突开始以来的最差水平。该报告强调,加沙部分地区已突破三个饥荒阈值中的两个。

与此同时,不少巴勒斯坦人死在了获取食物的路上。联合国人权办公室7月22日表示,自5月以来,已有1000多人在试图获取援助食物时被以军射杀,绝大多数人死在以色列与美国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HF)附近。

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呼吁对上述援助点的情况展开独立调查,并谴责道:“巴勒斯坦人为获取食物必须冒着生命危险,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许多巴勒斯坦人表示,他们必须在冒着生命危险获取食物与挨饿致死之间做出选择。半岛电视台发布的一条视频里,一个骨瘦如柴的两三岁女孩要求父亲前往援助点去领取食物。父亲告诉她,人们在那里会遭到射杀。孩子却说,要和父亲一起去领取食物,“只要有吃的,被射杀也没关系”。

◆加沙一名儿童刚刚领取到食物。

加沙一名儿童刚刚领取到食物。

绝望的民众被迫抢劫援助卡车,许多家庭甚至配备轻武器,强行拦截运输物资。援助组织不得不与民兵达成“非正式协议”,以求运输途中不被打劫。

重压与死亡威胁下,医务人员与人道工作者仍坚持工作。然而,饥饿让他们难以支撑。近东救济工程处的通讯主任朱丽叶·图马(Juliette Touma)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称,一些同事饿晕在工作岗位上。

“尽管饥荒蔓延,粮食供应严重短缺,我们仍在工作。过去两天我都没吃过一顿饭,我快撑不住了。”救护车司机拉贾·阿塔尔(Raja al-Attar)在接受半岛电视台的采访时抱怨道,“我的家人也生活拮据——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买不到。由于持续不断的军事行动,我们被迫逃离了代尔拜拉赫的家。现在,我只能睡在工作的地方,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内塔尼亚胡咬死不承认

国际压力之下,以色列7月26日同意对该地区进行空投援助。

以色列军方次日宣布,将向部分地区开放“人道主义走廊”,允许联合国援助卡车向加沙居民运送食物与其他重要物资。埃及国家媒体称,援助卡车正在从埃及进入加沙地带——这是在以色列屈服于日益增长的压力、同意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数小时后发生的。

以色列还承诺,为了协助物资分发,他们将在人口稠密地区“战术性停火”。军方表示,暂时的停火将在阿尔马瓦西、代尔拜拉赫与加沙城进行,从当地时间上午10点到晚上8点,直至另行通知。然而,据随行的美国《华盛顿时报》记者观察,停火不到6小时便宣告中止,因为以色列称侦测到“可疑目标”。

此外,以方坚称加沙地带不缺援助,始终不承认饥荒的存在。以色列外交部表示,自5月中旬以来,已有4400辆人道主义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另有700辆卡车在加沙一侧的过境点等待联合国接收。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加沙没有饥荒”,以色列没有实施“饥饿政策”,“整个战争期间都允许人道援助进入加沙”。此前,以方谴责哈马斯窃取与囤积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以提供给其战士或出售以筹集资金,但国际组织与美国方面并未发现相关证据。

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都说,加沙的饥荒情况是真实存在的。7月28日,特朗普在访问苏格兰期间表示:“那是真正的饥荒,我看到了,这是骗不了人的。”他强调,以色列应确保人道主义物资能够送达加沙地带,“我希望他们确保每一盎司的食物都能送到”。

◆加沙北部一处食品分发点,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扛着面粉袋。

加沙北部一处食品分发点,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扛着面粉袋。

随着特朗普公开表态,内塔尼亚胡口风一转,承认“加沙局势艰难”。他还说,“以色列将继续与国际机构以及美国和欧洲国家合作,确保大量人道援助流入加沙地带。”

面对平民在领取物资过程中遭以色列士兵射杀的指控,以色列军方辩称,他们只是向天空鸣枪示警。由于当地人在前往援助点的途中往往需要经过战区和军事禁区,以色列士兵鸣枪是为了阻止“大批可疑人员”靠近。然而,不少幸存者表示,他们只能匍匐前进,因为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

◆一位加沙居民领取到了粮食。

◆一位加沙居民领取到了粮食。

与此同时,以军的军事打击仍将继续。内塔尼亚胡宣称,“我们致力于实现我们的战争目标。我们将继续战斗,直到人质获释,哈马斯的军事和统治能力被摧毁。”

随着以色列的坦克首次推进至加沙中部的代尔拜拉赫,引发新一轮平民流离失所浪潮。该地区是加沙地带少数几个未进行过大规模地面行动的地区之一。7月27日,以军下令疏散代尔拜拉赫南部地区六个街区的居民,导致数千个家庭逃离。

联合国表示,代尔拜拉赫的撤离令影响了数万名巴勒斯坦人,并对人道主义努力造成“又一次毁灭性打击”。

据以色列《国土报》披露,为了挽留来自极右翼的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Bezalel Smotrich),内塔尼亚胡提议吞并加沙部分地区。报道称,若哈马斯不在几天内投降,以方将开启实际的吞并。该计划据称已获得美方的支持。不过,斯莫特里赫在7月28日收回了他的辞职威胁。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

这一报道在以色列国内引发强烈反弹。7月28日,两个以色列人权组织“贝采莱姆”和“人权医生组织”表示,以色列政府正在对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实施“种族灭绝”。这是以色列民间首次对政府提出如此强烈的指控。

针对此项指控,以色列政府发言人戴维·曼瑟(David Mencer)表示“毫无根据”。他强调,“如果一个国家真有种族灭绝的意图,不可能允许190万吨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然而,民众对这一回应并不买账。越来越多以色列人涌上街头,要求结束加沙战争,并谴责以色列政府给当地带来的饥荒。不少人质与士兵家属站在抗议最前线。除了加沙的儿童,以色列的年轻人同样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一位在特拉维夫参与示威的父亲说:“我们的孩子正在遭受摧残,他们因为政治原因而被牺牲。”

法英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7月26日,在以色列同意对加沙进行物资空投后,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表示,将立即恢复向加沙空投援助物资:“加沙的人道主义局势已达到危急且前所未有的水平。我们将确保基本援助到达最需要的人手中,无论是通过陆路、天空还是海路。”

当以色列宣布放宽人道主义物资陆路进入加沙的限制后,联合国援助事务负责人汤姆·弗莱彻(Tom Fletcher)表示,他正与当地团队联系,“竭尽所能在此窗口期内尽可能多地接触到饥饿的人群”。

美国宣布,将与其他国家合作,向加沙人民提供更多食物和卫生设施等人道援助。根据特朗普的表态,美国将在当地设立开放的粮食中心,且不会设置围栏,以便当地民众更便捷地获得援助。白宫发言人表示,有关粮食中心的细节很快便会对外公布。

7月28日,在法国与沙特共同主持的高级别会议上,包括法国、英国与加拿大在内的28个国家呼吁立即结束加沙战争,他们称平民的苦难“已达到新的深度”。会后发布的声明称,以色列“零星发放”的援助提供模式是危险的,“加剧了不稳定,剥夺了加沙人的尊严”。声明还谴责以色列拒绝向平民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及其“对平民的非人道杀害”。

然而,以色列与美国拒绝了上述建议,并将战争延长的矛头指向哈马斯,称后者不接受以方提出的停火条件并释放人质。特朗普亦称,哈马斯近来“变得难以交涉”,但他仍将与内塔尼亚胡讨论多项计划,以营救被扣押于加沙的以色列人质。哈马斯则表示,只有在达成持久停火并由以色列撤军的情况下,才会释放剩余人质。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西班牙、挪威、爱尔兰、斯洛文尼亚以及多个非欧洲国家陆续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然而,尚无一个七国集团(G7)国家做出承认。

直到7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法国将在今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他说,当务之急是结束在加沙地带的战争,拯救平民。必须立即停火,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并向加沙人民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

◆7月25日,法国图卢兹的亲巴勒斯坦抗议者。

7月25日,法国图卢兹的亲巴勒斯坦抗议者。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社会学家西尔维娜·布尔(Sylvaine Bulle)认为,对马克龙而言,此举“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重要支持”,也是安抚欧洲亲巴勒斯坦活动人士的一种方式。

紧接着在7月29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除非以色列满足达成停火协议、就长期和平进程作出承诺等条件,否则将最早于今年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是英国政府首次为承认巴勒斯坦国设定具体条件和时间表。

两名英国高级官员告诉美国《纽约时报》,斯塔默此前对承认巴勒斯坦持保留态度,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表演性姿态”,既无法改变地面局势,反而可能使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停火谈判更为复杂。但随着以色列限制食品供应导致加沙饥荒加剧,接连不断的警告改变了斯塔默的考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苏格兰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面期间,提到加沙存在饥荒。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苏格兰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面期间,提到加沙存在饥荒。

也有批评者认为,不应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当作政治筹码。“此举无助于缓解加沙人道危机,反而会削弱英国未来与以色列政府斡旋时的影响力。”

当前,平均每天有28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地带,但援助组织表示这远远不够。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战前每天有500辆卡车货物进入这一地区。

“我们的员工说,加沙的人们活得像‘半死不活的行尸走肉’。”近东救济工程处负责人菲利普·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表示,“(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实施早该实施的停火,扭转日益加剧的饥荒,扩大人道主义援助规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