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扶贫 一个遍布乡村的产业链

2018年5月20日,碧桂园集团与张家口市崇礼区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帮助211个村286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两年多来,碧桂园集团在崇礼区实施了党建、产业、就业、教育等多项扶贫措施,帮助2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如就业扶贫,碧桂园开展了多项技能培训活动、并提供扶贫专岗位津贴等。再如教育扶贫,在崇礼区结对帮扶150多个贫困户学子,最长的目前已经接受了三年资助,并在资助期间考入大学,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2020年11月5日,河北崇礼高家营村乌拉哈达村,一片300多亩的玉米地里,四五个农民正在地里收割。3年前,自打改种鲜食玉米之后,这样的场景就很少见了,大部分玉米都作为鲜食玉米卖了出去,只剩下少部分长到了成熟季节。

下午5点多,太阳即将落山,63岁的杨兴兰掰下了最后一个玉米准备回家,家里还有生病的女儿、放学的孙女在等着她做饭。

下午5点多,杨兴兰在村里的种植基地工作,在这里,她每天可以收入80-100元。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一个村庄的种植变迁

乌拉哈达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这个2100多人的村子,过去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近些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的推进,村里的耕地逐渐减少,到现在,只剩下1000多亩地。而且,和大多数村庄一样,因为传统的农业种植效益不高,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

村书记武军曾经数次想要改变村里的情况,他想过改种蔬菜、果树等,但因为乌拉哈达是水源保护地,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农药的管理非常严格,只能作罢。

崇礼乌拉哈达村,村书记武军来到自家流转的玉米地里,查看玉米收获的情况。2018年,他流转了村里的300多亩地,改种鲜食玉米,效益比传统玉米高三倍左右,村里的建档立卡户也能获得土地流转和务工的收入。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2017年,武军了解到鲜食玉米的市场前景,决定在村里流转土地,试种鲜食玉米,但对他来说,起始的投入就是一个问题,“一开始,主要是种子投入很高,传统玉米种子每斤10元左右,但鲜食玉米的种子最低要30元左右,最贵的200-300元。”武军说,“当时,在我们这里的碧桂园扶贫团队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后,就给提供了8万元的资金帮扶,使得种植项目顺利启动”。

武军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同时雇佣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在流转地里试种新品种。

像杨兴兰这样的特殊家庭,是优先雇佣的对象。

杨兴兰的丈夫因病去世,儿子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杨兴兰、一个智力缺陷的女儿,以及还在上小学的孙女。这个特殊家庭的生活来源,除了政府提供的保障之外,大部分依靠杨兴兰打工得来。在种植基地干活,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

从教育开始改变未来

回到家里,孙女已经放学回来,院子里堆着收获的玉米,那是她自家的地里产出的,这些玉米一般都会卖给饲料厂,收益很低。

简单收拾了一下,杨兴兰就开始做饭,菜有现成的,做点儿米饭就可以了,趁着空闲时间,她又坐在院子里扎灯笼,这是附近一个灯笼厂的活儿,按件付费,每扎一个挣2毛多钱。

作为碧桂园在崇礼的扶贫人员,王小帅对乌拉哈达村、对杨兴兰的家都很熟悉,杨兴兰是碧桂园结对帮扶的对象,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每一个帮扶家庭送去生活物资。他告诉记者,除了生活物资的帮扶之外,杨兴兰的孙女,还是碧桂园教育帮扶的对象。这项帮扶已经实施了近三年,对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和大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每年分别是1000元、2000元和3000元,在崇礼,他们已经帮扶了150多个学生。

王小帅在下乡探望帮扶对象时,一群羊拦住了去路,他停下车等待,几年的扶贫工作中,这样的场景他已经遇到很多次。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王小帅告诉杨兴兰,今年的助学金就要到账了,对于这个特殊的家庭来说,1000元无疑能够解决许多问题。杨兴兰告诉记者,她的孙女享受国家“两免一补”的助学政策,再加上来自碧桂园的助学金,上学以及生活的问题基本不用担忧了,她希望孙女在将来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改变她自己、也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这是杨兴兰的期望。而同样的期望,在红旗营乡贾麻沟村的温玉荣家,已经接近实现了。

温玉荣的丈夫已经去世,大女儿出嫁,家里只有她和正在上大学的二女儿。除了政府提供的“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外,温玉荣也是碧桂园结对帮扶的对象,温玉荣上大学的二女儿,每年也能获得3000元的助学金,如今,二女儿即将大学毕业,正在考虑考研的事情。

就业才是长远的依靠

11月5日上午,温玉荣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开始准备喂鸡,她养着40多只鸡,是碧桂园的扶贫人员送来的,现在已经下蛋了,今年夏天,她卖鸡蛋的收入就有2000多元。

喂鸡之外她还有一份工作,给村里的村委会和卫生室打扫卫生。村委会离她家不远,每天她都会把两个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是村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的公益岗之一,每年3600元。

温玉荣收拾完了家里,准备去村里完成每天的清扫工作,路过她家废弃的老房子时,停下来看了看,在这栋老房子里,她住了很多年,10多年前才搬进新家。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温玉荣今年58岁,除了扶贫带来的收入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

对于温玉荣一家来说,贫穷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前半生。温玉荣告诉记者,丈夫有遗传性心脏病,一直没能外出务工,只能靠务农为生,女儿上小学的时候,连10块钱的学费,都要到处去借。

4年前,温玉荣的丈夫病重去世,温玉荣说他“一辈子没过上好日子”。即便如此,丈夫活着的时候,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去世后,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窘迫了。

温玉荣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丈夫去世的那年,二女儿刚上大学。因为是贫困户,所以上大学的费用被免去了,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但在城里上学,生活费还是要自己掏的。这对温玉荣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的。“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月生活费得2000元,我们家的孩子1000元,就是这1000元,我也拿不出来。”

不过,转机很快到来。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惠及这个破碎的家庭。碧桂园的教育帮扶项目,将温玉荣的二女儿纳入其中,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再加上政府、学校的补助,让二女儿顺利地读完了大学,即将面临考研。而公益岗位、家庭养殖等帮扶项目,则解决了温玉荣自身的生活问题。

如今,母女俩正在考虑考研的问题,女儿在继续读书和尽早就业之间,还有些犹豫,温玉荣希望女儿能多读点儿书,但也尊重女儿的选择。

脱贫的链条

更多像温玉荣、杨兴兰这样的家庭,在近几年的脱贫攻坚中得到了帮助。据碧桂园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碧桂园和张家口市崇礼区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以来,他们已经帮助了211个村286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除了对个体的结对帮扶之外,一个涉及更多环节的产业链条,正在被建立起来。

崇礼清三营乡,村民们正在赶集,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这里的集市也比以前热闹了不少。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在崇礼区西甸子村,一家杂粮加工厂刚刚扩建了自己的厂房,扩建的一部分资金就来自碧桂园的产业帮扶资金,一共80万。这家工厂的创建者就是当地人,2018年,她开始种植藜麦,在当地流转了500亩地,同时还收购其他种植户的杂粮,在她的工厂里加工、包装之后销售出去。到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300万元。

2020年,疫情也影响了这家加工厂,经过碧桂园旗下农产品品牌“碧乡”的帮扶,积压的70多万元货物得以销售出去。下半年,加工厂的产品销售变得更火爆,加工厂的法人,也是创业者侯一博告诉记者,今年的销售额有望破千万元。

侯一博不仅得到了产业扶贫资金的帮扶,同时也是碧桂园创业、就业培训的受益者,2019年,她曾加入碧桂园组织的培训班,在北京清华大学接受创业培训。

创业之后,加工厂吸纳了更多的贫困户,有些是固定职工,更多人是打零工,最多的时候,每天有100多人上班。

作为碧桂园在崇礼扶贫的实践者之一,王小帅对这个链条了解得更清楚,“教育、公益岗保障了那些特殊家庭的基本收入,在更大范围内打造一个产销一体的链条,可以帮助更多人。我们为他们提供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提供产业发展的资金帮扶,同时帮助他们建立销售渠道。等到产业发展起来,又能够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

11月5日中午,就在温玉荣的打扫工作即将完成时,王小帅也在村委会,和村干部们聊扶贫之后的事情,脱贫攻坚即将收官,但对他们来说,遍布村庄的产业刚刚起步,产销的链条还很脆弱,未来,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世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