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报道,这些天,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风云突变。特朗普突然施压莫斯科,扬言如果俄乌不和谈会对俄罗斯极限制裁,又派出了核潜艇抵达了所谓必要地区;而俄罗斯则是还以颜色,对乌克兰的作战取得了关键胜利,同时对特朗普的威胁也是毫不服软。双方剑拔弩张之际,特朗普派出了特使,美俄会谈些什么?紧张的关系能否转圜?
Part.1
风传已久的“双普会”可能终于要成行了。美特使威特科夫访俄后,濒临危局的美俄关系又出现了转机。
就在前几天,美俄关系跌至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的最低谷。双方甚至喊出了核威胁,两个核大国濒临大战边缘。
事情要从7月14日说起。当天,特朗普宣布,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50天内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高关税,同时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7月31日,据美国驻联合国使团确认,特朗普对俄罗斯设置的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为8月8日。
俄罗斯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外媒评价,俄罗斯冷淡应对。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罗斯之所以反应比较平淡,还是对特朗普政府寄予希望。因为特朗普是几十年不遇的,愿意和俄罗斯沟通的美国领导人。
但从7月28日特朗普缩短限期开始,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就忍不住指责特朗普在进行“最后通牒游戏”,是迈向战争的一步,而且战争不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而是与特朗普,甚至是与美国之间的战争。
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媒体上猛烈反击,更在之后回复,“我已经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适当区域。”
8月6日,梅德韦杰夫再度发言,称俄罗斯的对手正在面临一个新现实,俄罗斯正在退出《中程导弹条约》。这一言论又为俄乌和平蒙上了阴影。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俄乌冲突后,从梅德韦杰夫言论可见,他在俄外交中扮“红脸”发核威慑之言,而克宫战略层面始终保持克制。俄罗斯既放狠话,也说了很多理性温和的好话。特朗普对狠话十分敏感,致俄美在社交媒体隔空互呛,双方关系确有不快。
尽管事后美俄双方都在淡化核威胁,但最重的话已经说出口。这一罕见威胁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但对特朗普发出的部署核潜艇的威胁,美媒报道,前五角大楼官员认为不太可能。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沈逸:
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负有常态化战备执勤使命,通常会在发射阵位的周边巡逻,这些阵位就是针对俄罗斯的,这已是美俄间稳定的机制。但真要与俄进行核对抗,核潜艇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体量不足,难以支撑核战争规模;二是类型不符,特朗普暗示要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但核潜艇本质是二次打击武器,这暴露了他很外行。
Part.2
特朗普和梅德韦杰夫互相大骂的时候,普京并没有出面。8月1日,普京表示,失望源于期望值太高。外媒普遍认为,普京的这句话是说给特朗普听的。特朗普也似乎在克制,没有直接攻击普京。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因未获莫斯科在乌克兰及战略外交层面的尊重,对普京极为不满,进而发出制裁威胁与安全战略威慑信号,甚至秀肌肉、搞核威胁,致使俄美关系出现问题。他上任后虽试图推动俄美关系正常化,但如今看来,这一目标恐难实现。
正因为有这样的前情,威特科夫的访俄之旅显得必要而及时。这位特朗普任命的中东问题特使,在过去的几个月已经多次前往俄罗斯,与普京进行过四次会面。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我们一直很高兴在莫斯科见到威特科夫先生并与他保持联系。我们认为这些互动非常重要、富有实质性,而且非常有益。”
会面后,美俄双方都表示会谈富有成效。波兰媒体称,威特科夫已经把特朗普的提议转达给俄方。提议包括在乌克兰实现停火,美解除对俄罗斯的大部分制裁等。而威特科夫来访前夕,就有美媒爆出消息,俄罗斯或将提出与乌克兰方面实行“空中停火”,以缓和局势,让特朗普有台阶可下。
本轮美俄关系恶化的暴风眼,就是俄油。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宣布,如果无法在限定期限内达成协议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将对俄罗斯和购买俄油的国家都实施关税制裁。据路透社报道,白宫官员称,特朗普所指的制裁是加征高达100%的关税。
对俄罗斯经济来说,俄油至关重要。
8月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试图迫使各国终止与俄罗斯的贸易,这一行为是不合法的。紧接着8月6日,特朗普就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施加额外的25%关税。印度是自特朗普7月14日发出对俄油买家的二级制裁威胁后,第一个因买俄油被加征关税的国家。而中国,很可能是下一个。
俄油的主要买家包括印度、中国和巴西。根据美媒统计,2024年,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第一大买家。中国、印度和巴西买走了80%的俄罗斯石油。而在特朗普“二级关税”的威胁下,三国目前均没有要屈服的意思。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张建平:
中方态度向来明确:中俄贸易是两国间的事,与第三方无关。俄罗斯是中国长期重要的经贸伙伴,尤其在能源贸易领域,双方通过远东石油管道开展便利的石油贸易,且贸易额持续稳定增长,不受俄乌冲突或美俄博弈影响。
Part.3
尽管美国与俄罗斯关系裂痕重重,特朗普和普京的关系却一直被坊间津津乐道。特朗普从来不吝啬表露他对普京的喜欢。
负责调查特朗普“通俄门”事件的中央情报局前官员曾坦言,特朗普喜欢普京,因为普京可以控制他的国家,而特朗普想要控制他的国家。”
特朗普的喜爱,在上任初期表露得非常明显。他一改前任政府对乌克兰进行支援,对俄罗斯进行批评的态度,开始明显地向俄罗斯倾斜。他跟泽连斯基在白宫公开吵了起来,话里还夹杂着对普京的维护。
特朗普下令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单方面施压乌克兰“割地停火”,放弃加入北约。欧洲盟友大为震动。同时特朗普还启动了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谈判。
特朗普和普京的关系也因此迅速升温。
但与特朗普一头热相比,普京并没有展现出同频回应。特朗普与普京打了至少6次电话。每次时间都很长,其中3月18日,两人原定于莫斯科时间下午四点开始通电话话,普京整整晚到了一个小时。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上任后对改善俄美关系满怀期待,但多次通话后,俄罗斯始终未答应与他见面,“双普峰会”未能成行,足见俄方对特朗普只是拿捏,而非真诚交流。特朗普执念于维持美俄战略稳定,俄罗斯便借此要挟,要求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克制,如不提供进攻性及远程武器、不打击俄战略纵深目标等。
还有外媒称,特朗普政府的策略就是“联俄制中”。而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中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互信水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沈逸:
特朗普战略意识薄弱,常凭直觉行事。他设想以与普京的私人联系为纽带,推动美俄大战略转变,但这一假设错误,美俄关系不可能因领导人一时决定就彻底转向。
Part.4
利用美俄关系缓和的空隙,俄罗斯加大在俄乌战场的攻势,加紧收复失地。4月26日,俄罗斯表示已经完全收复库尔斯克,并对乌东四州实现不同程度的占领。
在此期间,特朗普的态度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他所推动的俄乌和谈迟迟达不成结果,乌克兰节节败退的现实,都让特朗普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外媒评价,虽然特朗普很喜欢普京的画,但他更想要那份和平协议。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沈逸:
在心理、认知及政治博弈能力上,特朗普与普京远不在同一层级。面对俄乌冲突,特朗普毫无概念,竟天真地将其类比为房地产商争地,还妄图调停。众人被他的选举说辞迷惑,以为他有妙策,没想到他真的没有。
从7月开始,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7月8日,特朗普批准向乌克兰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此前7月1日,白宫曾宣布暂停对乌的部分军援。随后,7月10日,特朗普对媒体说,他对俄罗斯很失望。四天后,他发布了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当天,特朗普再次表示,他对普京很失望。他和普京在电话里交谈很愉快,但普京转头就对乌克兰发动猛烈的轰炸。但两人并未决裂。
7月31日,特朗普还严厉批评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称其令人作呕。当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造成十几人死亡。
而对于特朗普的各种表态,普京一直处于克制状态。也许正是两人的不同态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人的渐行渐远。俄乌战局,也在特朗普的态度变化中,出现诸多波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在俄乌和谈中应允的条件,比如乌不得入约、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谈判,成了俄方谈判新起点,由谈判目标变谈判基础。俄罗斯步步紧逼,要求乌全面接受其条件。特朗普也逐渐意识到,若全按俄方案求和,美国将失全球霸主地位,美欧盟友关系也会严重受损。
8月5日,特朗普再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重点讨论结束俄乌冲突。泽连斯基随后在视频讲话里指责俄罗斯,乌克兰曾提出双方空中停火,但俄罗斯一再违反共识。
俄乌双方矛盾重重,美俄关系也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下周的领导人会面会成为俄乌战局的大拐点吗?美俄关系是否会再度遭到挑战?
整个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