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梅花鹿成为“城市动物”:大连梅花鹿遭野狗追逐坠亡背后

▲梅花鹿在觅食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梅花鹿在觅食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红星新闻记者丨王语琤

编辑丨张寻 责编丨邓旆光

今年5月28日凌晨,大连市迎春四巷小区,一只惊慌逃窜的梅花鹿从高墙跃下,摔断脊椎,挣扎数小时后去世。根据附近居民的描述,护鹿志愿者推测,梅花鹿是在流浪狗的追逐下,慌不择路才跳下了高墙。“大连梅花鹿遭野狗追逐坠落死亡”登上微博热搜。

近年来,在大连市区,梅花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有时会主动闯入人流密集的地方,在地铁口分娩、在居民区觅食。

在一处补饲点附近的地面,散落着尖锐的竹签子,有游客用它挑着蔬果零食投喂梅花鹿。据了解,这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在当地海边,有游客用这种竹签喂海鸥,有的海鸥喙部被贯穿,带着竹签飞行。

在这里,梅花鹿正和海鸥一样,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动物”。在保护梅花鹿和维护人对自然的朴素爱心之间寻求平衡点,这座城市仍在探索中。

-①-

梅花鹿现身市区

2019年12月的一个午后,住在大连市区的陈亮在小区散步,碰到了一群梅花鹿。梅花鹿有十几头,在小区里吃草。好奇鹿群是从哪来的,陈亮跟着鹿群,看到它们从小区围栏一个破损的洞口钻出去,走进山里。“我就想,这些鹿是不是有人在喂?”

辗转打听后,陈亮发现,有一些市民早已开始投喂梅花鹿。住在白云山山体公园附近、年过六旬的刘爱莲告诉陈亮,2016年左右,她发现有梅花鹿“偷吃”了她给流浪猫的猫粮,还会翻垃圾桶觅食。刘爱莲从菜市场买来菜叶子喂给梅花鹿吃。渐渐地,自发参与喂鹿的市民越来越多,投喂的食物换成了“量大管饱”的豆腐渣。

这群梅花鹿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众号提起这群在市区出现的梅花鹿时,称其为“野生梅花鹿”。而民间流传的说法是,2002到2005年左右,有梅花鹿从几个人工饲养的场所逃逸,在山里经过几代繁衍,有了野性。

▲2019年12月,陈亮在小区里拍到的梅花鹿 受访者供图

▲2019年12月,陈亮在小区里拍到的梅花鹿 受访者供图

大连市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王先生告诉记者,根据民间观察,目前这群梅花鹿主要在莲花山一带活动,东至棒棰岛宾馆风景区,西至大西山水库附近都有它们的身影。

莲花山因层层山峦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得名,海拔259.6米。莲花山南面临海,大连市森林动物园坐落其上。梅花鹿频繁出没的白云山山体公园至大连市政府车程仅约4公里。紧邻莲花山的小区里,居民坐在家中就能看到梅花鹿。

从地图上看,梅花鹿栖息的绿地像是被城市和海洋包围,被公路分割成破碎的“岛屿”。

2020年,陈亮把刘爱莲等自发喂鹿的市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西鹿苑护鹿志愿团队。当年,团队里共有十几名成员。如今,几个护鹿志愿者群里的成员加起来已超过600名,有的捐款,有的出力,也有人具备梅花鹿养殖知识,可以为受伤的梅花鹿提供简单治疗。

▲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补饲点,志愿者往鹿食板上倒豆腐渣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补饲点,志愿者往鹿食板上倒豆腐渣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陈亮和团队里的几名核心成员总是天一亮就起床,从菜市场拉上一麻袋一麻袋的新鲜豆腐渣,掺上统一购买的麦麸,加上一些好心老板送的水果、蔬菜,开着4台小汽车运上莲花山上的6个“补饲点”,倒进爱心企业捐赠的“鹿食板”。还有爱心企业运来了水,倒进志愿者购买的大水槽里,供梅花鹿取水。志愿者们还会放上像砖块一样的动物盐,帮助梅花鹿补充盐分和微量元素。天气热了,他们会细心地把烈日下的食槽抬进树林里的阴凉处。

每天清晨,梅花鹿成群结队地下山,提前在补饲点等待。志愿者把饲料倒在“鹿食板”上,退开一段距离,鹿立刻围上前,一边进食,一边机敏地关注着人类的动作,只要一头鹿发现人有靠近它的意图,鹿群就会迅速后退。

▲梅花鹿在鹿食板上取食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梅花鹿在鹿食板上取食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莲花山上动植物种类丰富,陈亮告诉记者,近年来,这群生活在城市中的梅花鹿数量增长显著。根据几个补饲点志愿者的统计估算,截至今年,到补饲点取食的梅花鹿总数已有四五百头。冬天山中食物较匮乏时,仅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的补饲点,就有上百头梅花鹿来取食。

有动物保护人士提出质疑:野生梅花鹿真的需要补饲吗?越来越多的梅花鹿,是否会打破生态平衡?

陈亮认为,梅花鹿出现在马路上,可能是受到了惊吓,慌不择路,迷失在车流中。梅花鹿想从一个绿地“孤岛”前往另一个“孤岛”,也会被车流和建筑物阻拦。这意味着,在山中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它们想要抵达食物更丰富的山林,其实并不容易。此外,当下没有确切的科研数据,证明大连的梅花鹿数量“过多”了。

-②-

追逐梅花鹿的流浪狗

实际上,在莲花山栖息的不仅有梅花鹿,还有流浪狗。起初,陈亮他们补饲梅花鹿时,看到山上的流浪狗,也会为狗留一些食物。但近年来,梅花鹿和流浪狗的“冲突”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2021年3月4日,陈亮在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补饲点附近看到一具梅花鹿遗骸。这头鹿死状惨烈,附近有几条流浪狗,其中一条白色流浪狗的背部被血染成红色。

▲2021年3月,陈亮在梅花鹿遗骸附近拍到的流浪狗 受访者供图

▲2021年3月,陈亮在梅花鹿遗骸附近拍到的流浪狗 受访者供图

从那之后,志愿者在莲花山梅花鹿活动的范围内看到流浪狗,就会配合相关部门抓捕流浪狗,报告流浪狗的位置,渐渐对狗群的习性有了一定了解。

陈亮告诉记者,这些流浪狗昼伏夜出,虽然体型不大,但它们懂得集结起来分工布阵,有的负责咬,有的负责包抄,围堵布阵猎杀梅花鹿。

2021年3月之后,志愿者们又多次目击流浪狗追逐梅花鹿。2023年1月,陈亮接到“流浪狗致梅花鹿受伤”线索的次数“达到了顶峰”。

护鹿志愿者李达告诉记者,在莲花山一带巡视时,他们时而会碰到横死的梅花鹿。今年开春,在白云山公园南门补饲点附近,一只幼年梅花鹿的残骸被发现。今年5月21日,李达在迎春四巷附近的山上发现一具鹿尸,已经高度腐败。

今年5月28日清晨5点左右,李达在护鹿志愿者群里看到消息:迎春四巷小区里,一头梅花鹿从高墙跃下摔伤。李达赶到现场,看到梅花鹿趴在高墙下方的坡道上,附近楼梯上有一摊血迹。周边居民告诉他,夜里听到狗叫声,后来看到梅花鹿趴在那儿,“就是被狗撵的。”

▲梅花鹿跃下的高墙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梅花鹿跃下的高墙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事后,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鹿跃下的高墙到地面之间共有49级台阶。这里距离梅花鹿的补饲点不远,不对游客开放,外人罕至。在这里取食的梅花鹿母鹿偏多,警惕性高,人稍一靠近,立刻就会转身向山林的方向逃去。

李达告诉记者,专业人员把那只摔伤的鹿带走检查,发现它摔断了脊椎,“没法救了。”这头鹿于5月28日当天死亡。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后,大连多部门工作人员连续多日在莲花山一带抓捕流浪狗。记者以市民身份向大连市12345热线咨询后,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此次行动共抓捕了十来只流浪狗,均送往养犬基地妥善安置。

▲今年4月,志愿者在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附近拍到的流浪狗 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志愿者在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附近拍到的流浪狗 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大连市的犬只管理单位一直在开展抓捕、收容流浪狗的工作。但只要还有人在遗弃犬只,流浪狗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志愿者希望探索出既能保护梅花鹿,也不用杀灭流浪狗的办法。现在如果在山上发现有幼崽的流浪狗窝,志愿者会等母犬回来后,再请专业人员一起带走,以免幼犬缺乏母乳无法存活。

在大连,养犬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可以免费办理。在城市市区内,个人可以养小型观赏犬,每户只可养一只。但存在遗弃犬只的问题。陈亮列举了几种家养犬遭抛弃的情形:“房屋拆迁,人搬走了,就把原本用来看家护院的狗遗弃了。有的人心血来潮,觉得好玩,养了几天,发现要遛它、要照顾它,生病了得带它去医院,觉得麻烦就遗弃了。”

护鹿志愿者也收留过几只流浪狗,但个人能收容的数量极为有限。陈亮曾把一些救助的狗送给乡下或工地上需要狗看家护院的朋友,但他担心这些狗有一天仍会被遗弃。后来再碰到流浪狗,他会送往救助站,但流浪动物救助站大都早已不堪重负。

-③-

志愿者:望它们真正回归自然

但导致鹿群受伤的不只是流浪狗。

有几头梅花鹿特别受喜爱,游客、网友给它们取了名字:“刀疤”“花花”……受到关注也意味着“暴露”的危险。去年7月初,“花花”被人割掉了两只鹿茸。如今“花花”已经重新长出了鹿茸,割鹿茸的人仍未找到。

▲鹿角被绳子缠住的雄鹿 护鹿志愿者摄

▲鹿角被绳子缠住的雄鹿 护鹿志愿者摄

去年5月,陈亮发现一头雄鹿断了一只鹿角,断裂脱落的角被一根绳子绑在另一根角上,直到另一根角也脱落,长出新角,这头鹿才得到解脱。有志愿者认为,这头鹿是自己误撞了绳子,挣扎中绳子越缠越紧。但陈亮认为,无法排除有人故意绑住鹿角,意图盗取鹿茸的可能性。

有时,鹿也会主动闯入人流量密集的地方。

今年5月,一头梅花鹿在学苑广场地铁站附近的绿化带产崽。有市民靠近梅花鹿母子,被护子心切的母鹿踢打。王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那名“挨打”的市民无大碍。母鹿产崽三天后,志愿者把梅花鹿母子运回了山里。

5月底,莲花山南侧的滨海路,一只梅花鹿突然蹿出,撞上了一辆行驶中的小汽车。梅花鹿摔倒在地,小车的左侧后视镜被撞断了。梅花鹿很快站起身,跑进了路边的树林。

王先生回忆,6月下旬,又有一头怀孕母鹿跑到了一家医院附近的花园里,志愿者们收到消息后,设法把它转移回了山里。

▲星火花园养老院附近小道上的梅花鹿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星火花园养老院附近小道上的梅花鹿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摄

如今,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已成为一个“网红”观鹿点,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周围小贩摊位上摆着红枣、胡萝卜、红薯干、苹果、玉米粒……

这里曾是一个高尔夫球训练场,后来训练场的建筑被拆。梅花鹿在树林间、健身步道、荒地上悠然踱步,寻觅草叶,巨大的鹿角在阳光下泛着橘红色光泽。

这里的鹿不怕人。你靠近它,它也转过头看着你。和人“打交道”最多的几头鹿,伸手轻轻摸一摸它的鹿角、背部,也不会作出什么反应,看起来行动迟缓。游客拿出食物,鹿群就会一下子围过来,伸长脖子从人手中取食。一些年幼的小鹿会猴急地追着人跑。有时,梅花鹿甚至会在路上“拦车”讨食。

陈亮说,直接用手投喂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游客要把握好和野生动物的距离,以免发生危险。6月25日,记者在白云山公园南门探访时,有一名用红枣喂鹿的游客被鹿扬起的前蹄踢中。记者了解到,此前有游客投喂时过分靠近发情期的雄鹿,被鹿角误伤。

陈亮告诉记者,在2016年左右,有居民在白云山山体公园南门附近投喂梅花鹿时,用手和嘴递出食物,引导鹿靠近人取食,梅花鹿和人亲密接触的照片在网上传开,“这种做法误导了人们。”陈亮认为,公园南门的梅花鹿与人亲近,是被人们投喂“训练”出来的。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梅花鹿能真正回归自然。生老病死,被老虎、熊吃掉,都是生态链里正常的一环,我们不用去干涉。”陈亮对记者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