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博会 |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加快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

凤凰网重庆综合 8月23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依托该市“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建设,强化依法监管、开门监管、智慧监管三大理念,聚焦深化智能运用,围绕大集成、大应用、大展示,加快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

重庆夜景。图片来源: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网

重庆夜景

探索打造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

据悉,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对海量监管数据进行挖掘、筛选、甄别等,将市场主体信用风险指标确定为经营资格风险、经营行为风险、违法违规风险、信用风险、关联风险、涉企人员风险、其他风险,共计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

目前,该局已形成三个主要数据来源:一是行政部门掌握的数据;二是银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数据需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后取得;三是互联网涉企数据,实行动态数据管理。

现阶段,该数据库共归集市场监管部门内部涉及注册登记、企业监管、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消费维权等13个科室数据,归集公安、税务、人力社保、司法、应急、生态环保等21个其他职能部门数据,监管信息总量已达196.12万条。

企业现场咨询相关登记方式

企业现场咨询相关登记方式

在制定后续监管措施时,该局按照“双随机”抽查是基础、高低风险要对应、符合基层监管实际、服务企业经营的原则,予以细化。目前,试点区域已对17276户风险企业进行了后续处置,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在持续实践、完善过程中,成效初显。

首创“山城有信”企业信用码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首创“山城有信”企业信用码,促进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健康发展。该项目是运用大数据、二维码等主流技术,面向经营户、消费者、实体管理方、监管人员使用移动互联终端“一键扫码、一码明信、一体监管”的云平台。

2020年12月企业信用码一期项目建成。以优先覆盖商业中心、城区主干道等重点区域,率先覆盖餐饮业、零售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行业为原则,选定九龙坡、渝北、武隆、巫山等9个区县试点,已服务市场主体7645户,消费者扫码3.12万次。

图片

市民用手机扫描企业信用码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优化和拓展“山城有信”企业信用码功能和覆盖范围。整合更多涉企证照事项,强化电子证照展示,增加营业执照加载信用码功能,推动“一码亮证照”;启动监管端建设,推动“掌上监管”提档升级;增加试点区县,力促企业信用码成为新时代深化信用监管、推动社会共治、创建高品质消费环境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努力让“山城”更加“有信”。

从四方面推行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民生福祉。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从冷链食品“可溯可追”、阳光餐饮“可视可评”、远程异地“可查可管”、农贸市场“透明公开”等四方面,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保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监管部门抽样人员核对消费者代表“点”选的黄瓜。

监管部门抽样人员核对消费者代表“点”选的黄瓜

在冷链食品方面做到“可溯可追”。2020年12月中旬迅速开发建成“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溯源管理平台,目前已全面覆盖全市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6446家,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在阳光餐饮上做到“可视可评”。打造“重庆阳光餐饮”信息平台,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实时AI智能监控,对餐饮单位每日食品安全自查情况线上监督,对餐饮单位后厨实时视频、证照情况、健康证、监管部门检查结果、原材料台账等信息全面公开,引导社会参与评价监督。

远程异地“可查可管”方面,成立13个检查组,对全市160余家食品生产主体通过网上会议方式与区县市场监管部门直接连线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检查,通过现场督导、专家指导同向发力,为食品生产企业上好“双保险”。

监管部门抽样人员填写样品相关信息。

监管部门抽样人员填写样品相关信息

此外,做到农贸市场“透明公开”。计划年内各区县至少建成一家智慧化农贸市场,目前,全市已试点建设了智慧监管农贸市场19个,在建市场18个,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商户营业执照、产品信息、食品检测、商品价格、日常巡查等信息进行实时公开,让消费透明放心、监管高效精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