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都是“拖出来”的?医生:身上这3处发臭,可能是肾在“求救”

35岁的小吴由于常年工作压力大,再加上经常要加班,所以睡眠质量一直不是很好,经常失眠。另外他平时饮食也不是很规律,常常就是点个外卖对付两口。

几个月前,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症状,比如以前很少有夜尿,现在夜尿却越来越频繁。不仅如此,尿液中还带有泡沫,每次小便完,尿液中就有一股浓烈的臭味扑面而来。

一开始他以为是熬夜导致的“上火”,所以没当回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最后连呼吸中都带有臭味。

眼看着实在不能再拖了,他赶紧来到医院检查。B超显示他的两个肾脏萎缩,肌酐更是高达2000多,被确诊为尿毒症。

事实上,尿毒症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在此前的几个月乃至几年里,其实身体已经发出了一些异常症状,只是由于疏忽和粗心大意,一次次错过了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尿毒症都是“拖出来”的?

近些年来,尿毒症的发病率不仅越来越高,而且还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病发病率为10.8%,其中有超3000万人最终会发展为尿毒症。而在诊人群中,年龄为10-30岁的患者直接占到了40%

作为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尿毒症是肾脏损伤的最后一站,而从一开始的肾脏损伤到尿毒症,往往要经历4个阶段。

首先是肾功能代偿期,这时患者一般只有偶尔的腰痛、恶心、头晕、浮肿等症状,因为症状并不典型,所以也最容易被忽视。

其次是肾功能失代偿期,这时肾功能基本已经损伤50%以;再下一步就是肾功能衰竭期,肾功能损伤70%以上;最后就是完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只能通过血液透析或换肾来延长生命

由于慢性肾病早期并没有很明显且典型的症状,这就导致一些粗心的患者在早期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了,等到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期或尿毒症期,已经晚了。

2023年2月,中国疾控中心与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JAMA》上发表的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检测结果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知晓率仅仅只有10%。

身上这3处发臭,可能是肾在求救

①口臭

不经常刷牙、爱吃重口味食物、吸烟酗酒等会导致口臭,但这些一般在改变饮食与不良习惯后会得到改善。此外,一些疾病也会导致口臭,肾病就是最典型的。

因为肾病会导致肾脏功能衰退,很难有效排泄体内毒素,进而导致毒素长期在体内蓄积,其中一些水溶性毒物便会随着血液循环跑到身体各处,并通过呼吸散发出来,所以便会呈现出口臭的症状。

②尿臭

在排尿时如果发现尿液的气味很重,闻起来甚至有股刺鼻的味道、很臭,而且尿液还很浑浊,那很可能预示着肾脏的过滤功能已经出了问题。

因为肾脏过滤功能出问题后,人体中的毒素就难以排泄干净,蛋白代谢出现异常,氮元素和尿素含量便会升高。久而久之在人体中蓄积,最终导致尿液气味很大或者尿液异常恶臭。

③汗液臭

通常来说汗液是没有明显异味的,可当肾功能出现异常时,肾脏排除尿素的能力便会有所下降,导致尿素在人体中蓄积,在这其中就有部分患者可能会通过皮肤汗腺排除一部分的尿素氮,所以汗液就会有一股异常的尿骚味。

特别是当尿素氮被细菌分解后,就可能释放出氨水的味道,就是所谓的“臭味”。

这4种食物尽量别吃,肾会感谢你

①羊肉

羊肉属于高嘌呤食物,再加上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可能会加速肾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动脉硬化性肾病

②杨桃

杨桃中含有神经毒素,大量摄入可引发肾脏急性损伤,我们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会发现大量食用杨桃后导致的悲剧随处可见。

③腌肉

由于腌肉在腌制时会放入大量食盐,所以腌肉的盐含量往往会严重超标,而盐需要通过肾脏来代谢,所以长期吃腌肉,肾脏就很难负担。而且钠有着很强的亲水性,这便导致人体内的水分难以排出,而钠便会在体内不断蓄积,最终引发水肿,肾脏损伤也会进一步加重。

④各种偏方

有的人很喜欢吃药,不管哪里不舒服,第一时间都是先吃药,结果时间一长就出现了药物滥用的问题。

而滥用抗生素、退烧药和感冒药等,首先影响的就是肾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导致肾脏损伤。

还有的人很迷信于各种偏方,甚至执着于使用各种偏方,不管哪里不舒服都要用偏方来解决,甚至平时还要拿偏方去养生,却全然不知很多所谓的偏方所使用的是植物以及动物成分,可能含有毒物质,比如马兜铃、蜈蚣和鱼胆等,长期使用各种偏方,同样会导致肾损伤乃至肾衰竭。

最后单独提醒一下,平常不管多忙,也尽量不要憋尿,因为憋尿会导致尿液在膀胱中滞留时间过长,一方面会增加泌尿系统的压力和负担,另方面还很容易繁殖细菌,进而引发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