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为官方微信号10月26日晚间消息,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Global MBB Forum)期间,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了题为“迈向5.5G,共筑未来之基”的主题演讲。汪涛表示:“通信产业的巨轮滚滚向前,5.5G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华为汪涛在MBBF2022上发表主题演讲
汪涛表示,回顾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惊叹于技术发展和普及的速度之快:电话历经三十多年实现普及,丰富了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移动网络只用了不到十年在全球广泛使用,构建了全联接的世界;面向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正加速到来。
5.5G已经取得了3大关键进展,推动5.5G进入新的阶段
标准节奏明确,5.5G已经从愿景走向共识。5.5G已经开启标准化的进程,将通过3GPP R18、R19、R20三个版本定义5.5G技术规范,持续丰富5.5G的技术内涵。
随着R18首批课题的立项,5.5G技术研究和标准化进入实质性阶段,确立了R18将面向eMBB持续增强的方向。在未来的R19和R20版本,将面向新业务和新场景持续增强。
汪涛称,关键技术突破,超大带宽和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已验证万兆能力。5G时代,大带宽多天线是实现跨代体验的关键,兑现了Gbps的能力。5.5G技术进一步突破,超大带宽和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也就是ELAA技术,成为5.5G能力十倍升级的关键。
华为联合多个运营商已经验证了超大带宽和ELAA的能力。在毫米波频段,800MHz带宽结合超2000个阵子天线,实现了10Gbps体验;在6GHz频段,400MHz带宽结合超1000个阵子天线,也同样兑现了万兆能力,同时覆盖距离和C-Band相当。
物联全景清晰,5.5G已具备收编所有物联的能力。NB-IoT已成为LPWA主流技术,去年新增联接数占据LPWA市场47%的份额,增长率超过60%。未来,NB-IoT将继续快速增长,收编LPWA物联数百亿联接需求。
RedCap在IMT2020完成了基站和芯片的关键技术测试,已具备商用条件,加速迈向商用。在测试中,RedCap相比LTECat4实现了2倍速率提升、节约20%的能耗。同时RedCap还将凭借定位、低时延等新能力,收编中高速物联数十亿的联接需求。
Passive IoT将蜂窝网络和无源标签技术相结合,填补广域无源物联的空白。在华为与产业伙伴的联合测试验证中,Passive IoT无源终端标签的联接距离超200m,十倍于RFID技术。Passive IoT将激发无限商业应用想象力,支撑千亿级别的无源物联新需求。
加速迈向5.5G,共同做好五个方面准备
汪涛表示,5.5G标准、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5.5G迈向新的阶段。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凝聚产业界力量、共同推动产业成熟,为5.5G商用做好准备。
第一,做好标准准备,共同推动关键技术研究。标准是无线通信产业的龙头,将牵引5.5G产业沿着清晰的路线发展。对于已经在定义中的R18版本,面向eMBB持续增强,我们要做好关键技术验证,兑现5.5G十倍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产业需要端到端对齐关键里程碑,实现R18版本在2024年Q1如期冻结。
产业共同探索5.5G新业务和新场景的能力要求,推动进入R19及以后的标准版本。比如:对于通感一体新场景的高精度感知等能力要求,我们需要在R19完成标准工作;对于星地一体新场景,推动R19版本持续增强,实现5.5G网络与卫星通信网络优势互补。通过新能力的探索,持续完备5.5G标准技术,实现5.5G更长的生命周期和更强的生命力。
第二,做好频谱准备,共同构筑超大带宽频谱。超大带宽的频谱是5.5G技术创新和能力兑现的基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Sub 100GHz的频谱资源,为5.5G提供资源保障。毫米波是5.5G的关键频谱,运营商需要获得800MHz以上频谱兑现10Gbps能力;6GHz是潜在的超大带宽新频谱,各个国家需考虑在WRC-23标识后开始发放6GHz频谱;对于Sub6GHz的频谱,通过频谱重构也可以实现超大带宽。
第三,做好产品准备,共同催熟端管芯产业链。5.5G网络和终端要做好能力匹配。充分释放万兆能力。
网络侧要围绕超大带宽和ELAA创新技术推动产品化创新。中高频产品需要超过1000阵子的ELAA技术,Massive MIMO的通道数也需要从32T、64T走向128T,提供万兆网络能力。
在终端侧,5.5G芯片和智能终端需从当前2T4R走向3T8R甚至更多通道,并支持4个载波以上的载波聚合,例如支持400MHz 6GHz或800MHz毫米波的频段聚合,打造万兆体验终端。
端管芯需要紧密协同。在当前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的基础上,运营商、设备商、终端芯片厂商需要进一步开展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组网验证,并在2024年标准冻结后尽快开展网络和终端的互联互通验证,共同催熟产业链,实现如期商用。
第四,做好生态准备,共同促进5.5G生态繁荣。产业界需深度合作促进5.5G生态繁荣,更好的服务全场景数字化需求。
以物联生态为例,运营商和设备商要面向物联场景规划网络,5.5G一张网络支持千亿物联,首先覆盖规划要匹配物联终端能力和物联应用场景,进一步容量规划要从人到兼顾人和物的需求;
终端厂商的模组能力和成本要适配应用场景,比如,RedCap终端要持续演进,在R18冻结后快速兑现节能增强等新能力。并对齐LTECat.4终端8美金以下的价格。
行业和应用开发者要提前孵化应用。比如,Passive IoT新场景应用建议从零售和物流的刚需场景切入,满足50%以上无源联接需求,充分释放规模效应;再进一步拓展到电力、医疗、制造等应用场景。
面向5.5G多样化的需求,产业需要携手孵化更多的应用场景,加速构建繁荣生态。
第五,做好应用准备,共同创新跨时代应用。随着标准、频谱、产业链和生态准备的逐步完善,5.5G将加速从共识走进现实,为百花齐放的应用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5.5G万兆体验的能力提升,结合感知定位等全新的能力,将把传统的二维视听体验推向三维的全感官互动,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实现跨时代的沟通体验;
5.5G通感融合的能力、高速稳定的星地一体网络,将推动汽车走向智能网联,助力交通工具成为住宅、办公室之外的“移动第三空间”;
5.5G高可靠低时延和大上行等能力,将推动行业从信息孤岛走向智能联接,机器人等新生产力融入行业、生产环节柔性化重塑,实现跨时代的行业升级;
未来,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将逐步勾勒出智能世界的全貌。产业界上下游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开创跨时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