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谈中国的“情人节” | 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越发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国外的“情人节”,转而过起中国的“七夕”情人节。“七夕”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习俗?关于七夕的诗歌有哪些?其文化内涵如何?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前面我们讲到了七夕节的习俗, “乞巧”则是七夕的重要活动之一。那么,透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七夕节作为中国最具爱情特色的传统节日,其沉淀的文化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在上两期介绍完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后,今天,我跟大家来聊一聊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先看看织女。勤劳持家的织女是七夕节日内容里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前面两期我们说过产生于汉代的“乞巧”习俗。《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的记载。姑娘们在七月七日当天要穿针以显示针织技巧,以此祈求擅长女红,展示心灵手巧的本领。清代陈枚在所绘制的《桐荫乞巧图》中,细致描绘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浮针求巧”的宫廷妇女在节日当天生动的生活场景。这幅画生动描绘了几个姑娘围着一只碗站立,眼睛齐刷刷望向碗内,看到的应该就是银针排列出的图形。看似有趣的“浮针求巧”,其活动背后体现的是古时女性对“女红”技艺的重视,那么人们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妇女会对七夕乞巧有如此强烈的精神需求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男耕女织的时代,对女性缝纫织作的要求十分苛刻,许多少女终日忧心忡忡,生怕嫁到夫家后不能满足丈夫和婆婆的要求,遭到冷落甚至遗弃。这正是大量古代女性,尤其是未出嫁的少女在七夕节中虔诚祭星拜月、乞巧求艺的真实的心态反映。唐代诗人杜甫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在《七夕》一诗中写道:“嗟尔未嫁女,秉心忧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杜牧写的“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出了失意宫女借织女星倾诉对爱情的向往,说明乞巧节早已成为女性们漫长、没有尽头的劳作生涯中值得盼望的快乐时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的姑娘不要说纺织刺绣,连会拿针线的都越来越少了。七夕的众多民俗也历经考验,有些逐渐消失,有些则延续了下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再看看坚忍不拔的“牛郎”形象:凡人与天上的仙女相恋,触怒了王母,王母用银河之水将二人隔在两岸,从此他们只能隔着银河痛苦相望。这是在中国老幼皆知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当然也是每一对中国情侣心中最让人“意难平”的故事。好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喜鹊会搭起鹊桥,让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这个传说告知后人:人世间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很多事并非我们不断追求便有结果,但关于对爱情和誓言的忠贞,自古至今的传统文化和老百姓口口相传的 人物形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爱情,对于家庭的朴素的价值观。孟姜女如此,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此,牛郎织女更是如此。

在封建伦理的枷锁下,渴望自由的爱情。古人高度重视七夕,创作了大量耳熟能详的艺术作品。弘扬七夕传说与节日,既可以激励人们追求坚贞的爱情,也宣扬了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理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之中,流传至今的各种故事跟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是一种不被世俗所约束、不被阶级规则所桎梏,两情相悦、纯真自我的爱情。而这其中所蕴含的爱情观,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年轻人对于爱情的态度也十分地契合。

在斗转星移之中,每到七夕,古代女性许愿祈福,希望拥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时到今天,人们依然祈求祝愿,我们的追求也从物质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月影光如昼,银霜茫茫。今夜,天上有七夕,情人终得团圆;其实,在我看来,人间也有“七惜”,当下的人们更应珍惜。

一惜父母,养育之恩今生不忘。

二惜伴侣,结发夫妻贫富不移。

三惜手足,血脉之情一生不弃。

四惜朋友,风雨并肩同舟共济。

五惜恩人,指点迷津难时助力。

六惜知音,慰藉心灵此生相依。

七惜生命,疫情使我们警醒而坚定。

在又一个七夕节来临之际,愿大家都能够珍惜自己的“七惜”。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大家都能身健心明,万事顺意。待霜染白头发、年迈蹒跚,依旧能与最爱的那个人度岁月静好,看细水长流。

本文作者:王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王杰谈中国的“情人节” | 七夕节的由来

王杰谈中国的“情人节” | 七夕节的习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