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为大湾区科创未来 “智”造引擎

2025 年 7 月 15 日,2025 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亚太区赛首站在众人瞩目中盛大启幕。

2025 年 7 月 15 日,2025 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亚太区赛首站在众人瞩目中盛大启幕,这一赛事不仅是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一次盛会,更是对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探索与实践,为香港及大湾区青少年铺就了一条通往 AI 前沿的星光大道。

2025 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为大湾区科创未来 “智”造引擎

赛事缘起:响应时代需求,搭建创新桥梁

本次大赛是 5 月 28 日启动的首届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延伸,由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GIAI)与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联合主办,香港人才家园作为顾问单位。依托香港作为国际创新枢纽的独特优势,大赛致力于打造一个全球性的 AI 技术开发与产业转化平台,为青少年、科研团队及企业提供跨国界发展的无限可能。同时,大赛积极响应《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 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 年版)》的要求,聚焦人工智能教育与创新,推动 AI 教育落地生根。

活动共分为三期,分别由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香港航海学校等多方联合主办,旨在全方位促进大湾区人工智能教育与创新创业协同发展,为 AI 领域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未来栋梁”

第一期:多元实践,融合知识精华

第一期活动于2025年7月15日在香港航海学校举行为期 4 天 3 晚比赛营。整个营期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涵盖航空、航海、名校参访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学习实践机会。香港航海学校陈道沛校长,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发起人樊星,内地专家教师赴香港教育局交流与协作代表肖春琳等众多嘉宾齐聚一堂。

陈道沛校长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在 AI 领域的创新热情,通过两地交流协作培养其实践能力与数字公民素养,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输送更多优秀科技人才。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院发起人樊星女士表示:AI是教育公平巨大变革的引擎,其普及教育是中国发展科技的基石,研究院致力于把全球各地的科技知识,以AI大赛,产学研基地等高效的传播方式推广到各个年龄段。肖春琳代表内地专家教师发言时提到,内地与香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协作,将为大湾区青少年成长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他深情寄语学生:“愿你们以‘未来公民’的责任与担当,用 AI 创新点亮世界,在科技浪潮中坚守初心,用智慧与行动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研究院发起人樊星(左),香港航海学校陈道沛校长 (中),湾商联国际人才中心主任黄先明(右)

研究院发起人樊星(左),香港航海学校陈道沛校长 (中),湾商联国际人才中心主任黄先明(右)

第一期大赛在航空领域,学生参与前沿航空知识讲座,深入学习航空发动机、智能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未来飞行器发展趋势等知识,并亲手制作、发射火箭,锻炼团队协作与动手实践能力。航海领域同样精彩,学生聆听航海知识讲座,了解卫星导航、智能船舶以及海洋文化等内容,通过亲手用硬纸板制作 “诺亚方舟”,探究浮力与承重关系,感受航海魅力。参观香港抗战及海洋博物馆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汲取知识、拓宽视野。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合科学、工程、文化等多领域知识,由行业专家、资深工程师和专业飞手指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无人机飞行、航海船等项目,切实提升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及问题解决能力。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第二期:国际交流,思想碰撞

第二期赛事以“跨国界融合,育未来人才”为主题,于2025年7月下旬在香港深化展开,显著呈现出国际化与本地化深度融合的特色。迪拜学生团的加入,为赛事注入了中东地区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多样性;香港本地多所学校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本土青少年对AI技术的热情与活力;杭州市无人机比赛获奖选手的加入,则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性与竞技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汇聚一堂,通过团队合作、workshop讨论和项目实战,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火花,有效拓宽了国际视野。期间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发起人,北美AI协会亚太区负责人龚志宏,也通过视频讲座跟参会学生交流讲解北美AI发展现状以及硅谷AI就业的最新动态。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黄先明在此次活动接受采访时强调:“湾商联作为大赛联合主办方,致力于打造一个无国界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此类国际交流,我们不仅促进技术共享,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全球协作的种子。”他还协调了后续人才孵化计划,包括为优秀选手提供湾区企业实习机会和跨国创业基金支持,确保交流成果转化为实际发展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黄先明采访现场

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黄先明采访现场

在活动闭幕式上,黄先明主任发表寄语,呼应大赛“创新引领未来”的核心理念。他深情表示:“在AI驱动的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本次国际交流不仅是技术的碰撞,更是心灵的对话。香港作为大湾区的枢纽,有责任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AI公民’。我期待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从这次体验中汲取力量,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用创新解决全球挑战,用合作书写人类共同未来。湾商联将持续搭建平台,让你们的梦想在这里启航,照亮世界!”他的寄语引发全场共鸣,强化了活动在人才培养层面的战略价值。

第三期:名校交流,提升竞技水平

2025年8月13日,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GIAI)与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全球AI+创新创业大赛”在深圳成功举办,标志着为期五天的“智联世界,创向未来”主题研学活动进入高潮。来自广东、江苏的学员通过赛事竞技、高校参访与科技文化交流,深度探索人工智能前沿领域,激发创新潜能。

大赛亮点:顶尖评委护航,青少年AI创意闪耀

本次大赛特邀知名科创教育专家王阳担任评委。《广东省综合评价升学指南》主编,王阳拥有十年科创教育经验,累计组织超百场科创赛事与论坛,赋能5万余名青少年。其专业背景涵盖多项国家级白名单赛事裁判工作,包括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设计大赛等,为赛事权威性提供坚实保障。

大赛聚焦AI技术应用与跨学科创新,参赛作品涵盖智能算法、机器人设计、AIGC内容生成等领域,展现了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未来场景的独特思考。

2025 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为大湾区科创未来 “智”造引擎

研学行程:贯通深港名校,融合科技与人文

活动以“学术参访+实践竞技”为主线,精心设计五日行程:

8月11日:探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在AI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8月12日:走进深圳大学与深圳科学技术馆,感受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态;

8月13日:全球AI+创新大赛正式开赛,学员同台竞技;

8月14日:赴港参访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国际化科研视野;

8月15日:参观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历史博物馆,漫步星光大道与金紫荆广场,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收官行程。

比赛现场,选手讲解参赛作品

比赛现场,选手讲解参赛作品

2025 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为大湾区科创未来 “智”造引擎

赋能未来:以赛促学,培育AI新生代

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通过“赛事驱动+名校浸润”模式,助力学员拓宽技术边界、提升实践能力。未来将持续搭建国际化AI交流平台,推动青少年科创教育高质量发展。

赛后布局:产学研一体化,构建创新生态

比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安排。在一线城市深圳、广州继续建立产学研基地,借助一线城市的资源优势与创新氛围,加速 AI 技术的产业转化;在中部地区的郑州市、武汉市逐步建立产学研基地,辐射中部,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同时,在云南省 3 地开展产学研基地建设,挖掘西南地区的创新潜力。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布局,构建起一个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生态,为 AI 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活动目标与展望:培育未来人才,助力科技创新

本次活动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通过海陆空多维实践与城市文化探索,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文化认同与生态意识” 为核心驱动问题,精心创设 “香港人工智能学生大使” 情境,引导学生化身航天工程师、航海探险家、城市文化解码员,在真实场景中解决科技、文化、生态等多方面问题。

活动聚焦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边界、提升综合能力、开拓国际视野,着力培养他们在 AI 领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不仅学到前沿科技知识,更逐步形成跨学科思维,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筑牢根基。

展望未来,各方主办单位表示将继续聚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机会与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陈道沛校长满怀期望地说:“期望通过此类活动,激发更多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为大湾区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樊星也对活动未来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学生将点亮起点,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 全球 AI + 创新创业大赛亚太区赛的举办,为大湾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优质平台,更为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全社会共同期待学生们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时代绽放光彩,为推动大湾区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