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上险数据,各品牌深度分析

近期,从外部来看,自4月7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中方展开全面反击。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关税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持续加剧,全球股市大跌,受系统性风险传导,中国汽车企业股价也普遍受到波及。

但从目前来看,美中互相加征关税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较为可控。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美国仅有11.6万台,在中国汽车总体出口数量的占比仅有1.81%,且基本是通用、福特、特斯拉在华生产车辆返销为主。

所以,此次关税风波,对中国品牌整车出口影响不大,但对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则会有较大影响。

从内部来看,国家统计局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3月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其中,电子电路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6、0.4和0.2个百分点;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

3月份,我国物价数据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下一步,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国内需求将稳步扩大,为物价温和上涨创造有利宏观环境。

近五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月度走势图

3月,国内车企间价格战持续延宕,但烈度相对温和,隐形优惠增多,降价车型数量减少。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效,企业新品密集上市,叠加多元化促销活动,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终端销量逐步回暖。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显著增长,在新能源和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新能源车成为市场恢复的主要驱动力,其国内零售渗透率回升。

13个月周期乘用车销量走势对比图

3月,全国乘用车总计销售185.8451万辆(不含进口),环比增长42.08%,同比增长20.42%,2025年已累计销售495.732万辆。

其中,燃油车销售88.1677万辆,环比增长36.33%,同比增长5.13%,2025年已累计销售261.4722万辆。

新能源乘用车销售97.6774万辆,环比增长47.71%,同比增长38.62%,2025年已累计销售234.2598万辆。3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52.56%。

2025年3月全国乘用车不同能源车型占比图

3月,纯电动车型销售64.604万辆,环比增长51.78%,同比增长53.74%;插电混动车型及增程式车型共销售33.0734万辆,环比增长40.36%,同比增长16.28%。

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过万辆车企排行榜

截至4月14日,已有19家整车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的财报,包括13家乘用车上市公司和6家商用车上市公司。

2024年,共有12家整车上市公司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和销量三个指标全部同比增长(或减亏),广汽集团和江淮汽车的三项指标全部同比下降(或由盈转亏)。“自主三强”表现突出,比亚迪、吉利汽车与长城汽车分别占据了营收与净利润排行榜前三名,三大民营车企狂揽700亿净利润,是2024年最赚钱的三家车企。

新势力车企中,赛力斯和理想是唯二盈利的,理想汽车的单车盈利能力最强,卖一辆车挣1.61万元。

另一边则是蔚来、零跑、小鹏、小米4家车企一年亏损超372亿元。

其中,蔚来的单车亏损最大,年亏达到224亿元,平均卖一辆车要亏10万元,成“亏损王”。

汽车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2025年,已有9家车企立下多卖419万辆的军令状,新势力更喊出销量翻倍+盈利双重目标,生死竞速正式打响。

2025年3月销量过万辆新能源车型排行榜

3月,比亚迪共计销售28.1756万辆,环比增长43.14%,2025年已累计销售68.2411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为:

车型

销量(辆)

海鸥

33352

宋Pro(DM-i)

20597

秦L(DM-i)

19723

元Plus

19721

海豹06(DM-i)

16926

元UP

16351

秦Plus(DM-i)

13671

秦Plus

12501

宋Plus(DM-i)

11977

宋Plus

11912

宋L(DM-i)

11420

海豚

11401

汉(DM-i)

9726

腾势D9(DM-i)

8644

海豹06 GT

7692

驱逐舰05(DM-i)

7418

唐(DM-i)

7333

5910

方程豹 豹5(DM-i)

5825

海狮05(DM-i)

4126

海狮07

3094

夏(DM-i)

2901

海豹(DM-i)

2476

宋L

2345

腾势N9(DM-i)

1806

方程豹 豹8(DM-i)

1344

海豹

1141

腾势D9

647

腾势Z9 GT(DM-i)

425

仰望 U8(RE)

139

3月25日,比亚迪披露财报第二天,在香港召开投资者沟通会。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公布了2025年的总销量目标为550万辆(内部目标600万辆),比上年提升近30%,其中海外市场80万辆以上。

根据比亚迪此前发布的产销快报,2024年比亚迪销量为427.21万辆。其中,海外销量41.72万辆。这意味着,今年比亚迪目标海外销量增长超91%。

目前,比亚迪已形成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匈牙利四大海外工厂的布局。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和泰国工厂分别于2024年6月和7月陆续投产。

随着海外车型矩阵持续丰富,叠加插混车型海外上市,出口月销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开数据显示,在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紧随销量542万辆的Stellantis集团之后位列第五位,较2023年跃升了四位,继续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排名前三的全球车企分别为丰田汽车1082万辆、大众汽车903万辆,以及现代起亚723万辆)。

比亚迪 汉L / 唐L

国内市场的增量将基本达到80万辆,也就是说国内销量要至少达到470万的量级。进入2025年比亚迪用36天3场技术发布会的节奏率先出牌,持续攻向传统燃油车腹地。

2月10日,比亚迪以“全民智驾”为口号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旗下21款车型更新至智驾版,将高阶智驾门槛直接下压至7万元档位。3月2日,比亚迪联手大疆推出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瞄准自驾出游、越野探险等用车场景拍摄需求。

3月17日,比亚迪超级e平台和“兆瓦闪充”技术推出引发行业关注。比亚迪方面表示,上述技术可实现1兆瓦充电功率和10C充电倍率,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实现“油电同速”,缓解消费者的补能焦虑。

3月26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其社交媒体发文表示,4000个兆瓦闪充站正在布局中,首批约500个兆瓦闪充站在4月份汉L和唐L的上市阶段就可启用。

这一系列的操作,无疑都是比亚迪在夯实自身的市场地位。从比亚迪第一季度的销量来看,要实现470万辆的国内年销量目标,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

吉利银河 星耀8

吉利集团(自主)新能源板块3月销售11.4024万辆,环比增长40.9%,2025年已累计销售27.9637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星愿

35582

熊猫Mini

14742

银河E5

8704

银河L6 (PH)

7447

极氪7X

5585

领克Z20 (PH)

4825

银河L7 (PH)

4170

极氪009

3610

领克08 (PH)

3433

极氪001

3208

曹操60

2994

领克07 (PH)

2046

银河E8

1947

极氪007

1777

知豆彩虹

1094

枫叶60S

990

几何G6

774

极氪X

696

领克Z10 (PH)

493

领克06 (PH)

393

领克900 (PH)

345

领克09 (PH)

297

极氪MIX

159

吉利汽车旗下银河系列自独立成为品牌后,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近期,银河又推出了其首款“全球新一代豪华中大型电混轿车”--星耀8。4月10日,新车在上海启动预售。为了全面强化产品竞争力,星耀8推出搭载雷神EM-P超级电混和雷神EM-i超级电混的双动力版本,共计5个版型,预售指导价为13.98万~17.38万元。

根据吉利方面介绍,银河星耀8基于吉利原生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并汇集最强雷神电混、千里浩瀚高阶智驾等吉利最新、最强电动化、智能化科技成果于一身。不仅如此,新车以5米最美混动、5米3L级油耗、满配豪华座舱、同级第一安全标准、首搭吉利最新科技等五大颠覆,铸就设计、电混、座舱、安全和科技五方面的豪华。

同时,以越级产品实力颠覆中大型轿车市场,形成与现有电混轿车乃至燃油轿车全面竞争局面,引领中国品牌在中大型市场实现价值突破、势能突破。星耀8的问世,不仅将快速依托银河品牌,再造一个吉利,还意味着吉利汽车“中国星”系列的持续扩容加码,逐渐形成高、中、低三档配置。截止目前,星越、星耀、星舰、星瑞、星愿,中国星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俨然为吉利汽车又形成了一个年销百万辆的体系。

这让吉利品牌和银河品牌既独立,又相互交织,全面互补。伴随星耀的到来,银河品牌的渠道网络也日益明晰,高端和时尚亲民路线兼具,为品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焕新版 Model Y

特斯拉(中国)3月销售7.1969万辆,环比增长145%,2025年已累计销售13.5051万辆。

车型

销量(辆)

Model Y

46657

Model 3

25312

正如上期预测,经过焕新版Model Y的迭代,加之季度末主销国内市场的节奏,特斯拉3月销量再度爆发,重回第一梯队中。

另外,特斯拉FSD在中国落地也是一波三折。2月25日,特斯拉向中国车主推送了软件更新(版本2024.45.32.12),新增了识别交通信号灯、自主变道等功能,虽然在网友实测后认为FSD的表现差强人意,但也是“FSD入华”的第一步。

随后,3月17日特斯拉中国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FSD(全自动驾驶功能)免费试用计划,试图以“技术体验”点燃中国车主的热情。然而,短短五天后(3月22日),这场试验被按下了暂停键--特斯拉停止向新用户推送FSD试用功能,已激活用户不受影响,但恢复时间未定。

对此,特斯拉回应称,此举是为了配合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需完成硬件3.0及4.0对应软件的审批流程。

特斯拉FSD的暂停推送,本质是全球化技术与本土化监管的碰撞。短期来看,特斯拉需加快硬件适配(如HW4.0普及)和算法优化,同时与监管部门建立更透明的沟通机制;长期来看,中国复杂的道路环境反而可能成为其技术迭代的“试验场”--毕竟,若能突破本土化瓶颈,FSD的16亿英里数据积累将释放巨大潜力。

3月25日,特斯拉中国官网调整了辅助驾驶系统的命名,“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套件”改名为“辅助驾驶套件”,其中的“FSD 智能辅助驾驶”改名为了“智能辅助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辅助驾驶”在特斯拉中国官网曾被命名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未来,谁能率先在技术创新与监管适配间找到平衡点,谁就能在这场“智驾革命”中占据高地。而特斯拉的下一步,或许将决定它在中国市场是成为“颠覆者”还是“旁观者”。

“鸿蒙智行”系列车型

3月,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板块销售8.6293万辆,环比增长34.57%,2025年已累计销售19.4299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宏光MINI EV

37819

缤果(Plus)

17736

五菱之光

3607

智已LS6

3210

星光(Plus)

3030

荣威D7(PH)

2948

星光(PH)

1953

星光S (PH)

1945

星光

1560

悦也(Plus)

1546

智已L6

1513

星辰Plus

1470

荣威D7

1330

云海

898

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一个全新的品牌震撼登场,它就是由华为和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SAIC 尚界”。

作为鸿蒙智行家族的新成员,尚界的亮相标志着智能汽车领域又将掀起一场新的变革。尚界的诞生备受关注。此前,华为已与赛力斯、奇瑞、北汽蓝谷、江淮汽车分别合作推出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品牌,均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而此次华为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更是强强联合。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上汽集团将全力支持尚界,拿出最好的资源助力其成功。从合作模式来看,尚界采用了华为智选车模式。双方通过项目联合开发,在产品定义、造型设计、智舱智驾、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链路展开深度合作。

这种模式旨在探索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将华为先进的技术与上汽集团丰富的造车经验及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相结合。在品牌定位上,尚界提出了 “风格至尚、科技至尚、信赖至尚、人人至尚” 的理念。

风格维度上,秉持简约纯粹的家族化设计理念,车辆造型时尚大气,满足当下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审美的追求;科技领域依托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出行体验,让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品质管控方面,将高安全性与高可靠性置于首位,让消费者安心出行;以需求为导向,专注打造令消费者喜爱的时尚精品,致力于为千家万户创造高品质出行生活。据悉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秋季上市。

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的战略重组

长安汽车(自主)新能源板块3月销量5.961万辆,环比增长53.82%,2025年已累计销售13.7779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Lumin

13047

深蓝S05

7668

深蓝S07(RE)

5299

启源A07

5030

长安UNI-Z(PH)

3432

阿维塔07

2722

阿维塔07(RE)

2691

启源Q05(PH)

2458

启源A05(PH)

1661

睿行M60

1592

启源A07(RE)

1517

阿维塔12(RE)

1073

深蓝L07

1488

深蓝G318

1217

阿维塔12

992

深蓝SL03(RE)

602

4月11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会上首次公开确认: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的战略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双方正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这一表态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史上规模最大的央企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新集团年销量将超500万辆,跻身全球前五。其战略意义远超简单的规模叠加,更被业界视为“从规模扩张到技术突围”的关键转折点。

此次重组源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3月,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对整车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目标是通过整合研发、制造和市场资源,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集团。

长安与东风的整合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直接产物。从业务版图来看,长安与东风呈现显著互补特征。长安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1597.33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73.5万辆,占总销量27.4%,其自主乘用车品牌在智能化领域表现突出;东风集团则以商用车和合资品牌见长,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55%,固态电池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与长安的智能驾驶系统形成技术互补。

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多月突破50%,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过60%,智能化成为竞争新焦点。

然而,长安与东风在转型中均显露出短板,两者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投入产出比远低于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此次长安与东风的整合,是央企改革与行业变革的双重产物。国资委已启动500亿元规模的“中央汽车研究院”,主攻固态电池、车用大模型等核心技术,计划2027年实现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通过资源集中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形成“1+1>2”的协同效应,长安与东风的整合旨在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到强的质变。

朱华荣表示:“这不是合并,而是一场定义未来出行方式的东方革命。当央企放下“面子”,用市场规律打破行政壁垒,中国汽车工业的质变或许就差这临门一脚。

华望汽车 工程试验车

广汽集团(自主)新能源板块3月销售3.362万辆,环比增长51.78%,2025年已累计销售7.655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AionY(Plus)

9068

Aion RT

5842

AionS(Plus)

5338

Aion UT

5215

AionV(Plus)

3754

传褀E8(PH)

1294

昊铂HT

828

AionS Max

751

传褀S7(PH)

691

传褀E9(PH)

418

传褀ES9(PH)

185

昊铂HL

8

3月18日,由广汽集团投资15亿元设立的新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也将在不久公布。广汽集团表示,这是广汽集团在智能汽车生态及高端品牌方面的进一步布局,也是GH项目最新进展。

按照规划,华望汽车将创建独立高端汽车新品牌,主要面向30万级高端客户,详细的产品定义、产品定位主要由华为主导,广汽支持、保持华望团队的决策权限,保证团队产品开发、产品定义的权利和责任。

品牌全新车型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解决方案。广汽集团称,华望汽车将在智能化、生态和品牌协同等方面深度融合广汽集团与华为各自优势,并对标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体系经验构建全新的流程,贯穿产品定义、营销以及生态服务等环节。

“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奇瑞汽车混动之夜暨开源计划发布会

奇瑞汽车新能源板块3月销售4.4351万辆,环比增长40.08%,2025年已累计销售11.732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智界R7

5803

风云T9(PH)

5347

icar V23

4839

山海T2(PH)

2734

智界R7(RE)

2691

风云A8(PH)

2291

小蚂蚁

1978

QQ冰淇淋

1828

山海T1(PH)

1511

山海L7(PH)

1445

星纪元ET(RE)

1247

icar 03

1199

智界S7

942

瑞虎9(PH)

897

icar 03T

791

凯翼拾月

736

瑶光(PH)

577

凯翼昆仑(PH)

560

江豚E5

543

山海L9(PH)

457

风云T10(PH)

357

4月10日,以“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为主题的奇瑞汽车混动之夜暨开源计划发布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奇瑞汽车发布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及奇瑞混动技术开源计划。发布会现场,奇瑞汽车展示多项核心混动技术展品,涵盖了发动机、变速箱、平台架构等多个领域,带来一场前沿技术盛宴。

在技术展区,奇瑞展示了包括燃油、混动、纯电、氢能在内的混动技术。其中,最新的鲲鹏天擎混动发动机备受关注,这台发动机采用第七代智效燃烧系统(i-HEC),使用汽油条件下当量燃烧最高有效热效率高达48%,相当亮眼的水平。

目前,鲲鹏动力已完成燃油、混动、纯电、氢能四位一体的全域动力布局。同时,奇瑞宣布2025年将推出39款混动产品,其中纯电 3款,插电28款、增程8款。

同时,奇瑞汽车还宣布旗下iCAR、星途、奇瑞风云、捷途山海四大品牌联合推出“一口价”购车活动,起售价低至8.99万元。

参加一口价的车型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万元。新技术扎堆发布,新车型同期降价,奇瑞这一操作明晃晃的表示自己即将真刀真枪在汽车市场上“大杀四方”。尹同跃表示:“今年才是奇瑞新能源真正的‘不客气’之年。”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直播测试长城汽车无高精地图全场景NOA

长城汽车新能源板块3月销售2.2057万辆,环比增长51.32%,2025年已累计销售5.7242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哈弗猛龙(PH)

5332

蓝山(PH)

4044

坦克500(PH)

3541

坦克400(PH)

2950

欧拉好猫

2127

坦克300(PH)

1487

高山(PH)

641

坦克700(PH)

628

枭龙Max(PH)

551

二代大狗(PH)

355

摩卡(PH)

254

4月15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河北保定首次通过直播方式,向广大网友全面展示长城汽车无高精地图全场景NOA,完美通过保定超高难度复杂路况。本次直播活动的主题为“真无图 真挑战 长城汽车智驾系统零失误挑战”,魏建军亲自驾驶,在保定市中心繁忙路段进行实测,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长城汽车智能化副总裁吴会肖和长城汽车智能驾驶高级总监姜海鹏共同参与本场直播活动,并实时解答网友们的疑问,共同探讨智能驾驶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

直播活动过程中,魏建军表示:“汽车安全无小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我们要有更严肃的态度,更充分的准备,敢于挑战复杂的场景,不能把用户当小白鼠,要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放心。”

魏建军也表示,此次直播是一个好的开端,长城汽车之前一直都是“光干不说”,没有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化媒体,大家也意识到存在问题。今后要在全域平台包括视频端也注册账号,和消费者进行实时的、真实的沟通。目前市场很激烈,大家都很焦虑。

长城汽车对智驾非常重视,投入了很多资源进行发展。事实上,十年前,我们就启动自动驾驶研究,三年前引用AI技术辅助汽车造型。魏建军表示对长城汽车进入智驾第一梯队非常有信心。

2025年3月新势力品牌及与传统品牌销量对比图

3月,理想汽车共销售3.6355万辆,环比增长40.47% ,2025年已累计销售9.3126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L6(RE)

17076

L7(RE)

8580

L8(RE)

5243

L9(RE)

4523

MEGA

933

4月2日,理想L系列车型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自2022年理想L9交付以来,理想L系列用时不到三年便达成这一里程碑。

理想L系列凭借着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卓越的市场表现,在中国家庭高端SUV市场中成功占据了重要一席。

作为中国增程SUV领导者,理想L系列一直“聚焦用户价值,打造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以家庭用户为目标市场,充分发挥大六座/五座设计和增程电动优势,打造了一系列爆款产品,重新定义了中国家庭高端SUV市场,为用户提供了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移动的家”。

理想汽车正式发布“理想星环OS技术白皮书”

4月15日, “理想星环OS技术白皮书”,系统阐述汽车操作系统定义、分析发展趋势,结合创新场景案例,详细介绍理想星环OS技术架构及核心系统,并公开其开源计划。

理想星环OS是一款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汽车操作系统,包含智能车控、智能驾驶、通信中间件、信息安全系统四大重要支柱。理想星环OS以全域协同、软硬结合为创新内核,在性能、安全、成本及效率等关键指标树立起行业标杆,为行业和用户带来了真正好用的技术基座。

该白皮书旨在为全球开发者提供技术指导,牵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理想星环OS,加速实现从智能系统到智慧系统的跨越,向“空间智能操作系统”进化。

从4月底开始,理想汽车将在官方网站的“开源论坛”逐步开放各模块源代码。

问界M8工厂验收交付仪式现场

AITO问界汽车3月共销售1.2905万辆,环比增长15.54%,2025年已累计销售4.5805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M7(RE)

6539

M9(RE)

4964

M5(RE)

1018

M9

299

M5

35

4月20日,问界M8验收交付仪式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盛大举行。活动现场,百辆问界M8排列整齐,准备交付到用户手中。问界M8作为品牌的全新力作,自4月16日上市便引发市场强烈反响,上市72小时大定数量突破4.4万辆,充分彰显了问界产品的强大竞争力。

上市仅4天后就开启全国交付,并严格执行“认可才提车”模式--即客户可以亲自参与自己车辆的最终验收,只有在验收得到客户的认可后,才能提车。问界M8配备30个高精度传感器,包含192线顶置激光雷达、5个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等,打造出强大的全向立体融合感知系统。

搭载HUAWEI ADS 3.3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自主学习进化能力,带来更类人的智能驾驶辅助体验。

座舱方面,问界M8搭载鸿蒙OS4智能座舱,全车满配十一屏,满足驾驶、娱乐、工作的全场景需求。

驾控方面,问界M8通过搭载华为途灵平台,全系采用增强型前双叉臂式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并标配双腔闭式空气悬架和EDC电控可变阻尼减振动器,能够平稳应对不同路况,进一步提高驾乘舒适性。在服务层面,问界持续优化升级。

新增一站式上牌服务,最快一小时即可完成,为用户交付新车提供极大便利;新增轻微碰撞、能源耗尽、车被水淹等主动预警服务,全方位保障用户用车安全;问界M8还支持原厂硬件升级与软件OTA升级,让车辆常用常新,始终保持出色性能。

目前,问界M8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提供5座、6座两种布局,售35.98万-44.98万元。凭借“认可才提车”模式,问界M8在品质与用户体验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

蔚来萤火虫汽车

蔚来汽车3月销售1.5914万辆,环比增长28.36%,2025年已累计销售4.4693万辆。其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乐道L60

5388

ES6

3304

ET5T

3004

EC6

1605

ET5

1352

ES8

506

ET7

343

ET9

242

EC7

170

近期,蔚来新增大定开始爆发。蔚来之所以订单量增长迅猛,与其近期公布的销售政策有直接关系。

4月初时,蔚来公布的4月购车优惠政策中,针对部分车型提供了“5年免费换电”权益。而且,蔚来还提供了20%低首付+5年0息的金融购车方案,ET5T日供低至123元,能够减轻不少年轻消费者的购车压力。

如果新购用户不需要5年免息或免费换电权益,还可将相关优惠抵扣为2万元车价,两项权益总共可抵扣4万元。

降价促销一直是增加销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受此次购车优惠政策影响,蔚来近期门店出现爆单现象,导致上周大定量猛增数倍。

另外,面对连续亏损十年,蔚来的财务状况也引发了很多市场担忧。近日,在蔚来汽车上海第10万辆交付活动上,蔚来CEO李斌表示,如果公司不盈利,不能持续健康经营,那他作为CEO是不称职的。

李斌再次立下“军令状”,称如果说今年蔚来只做一件事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蔚来今年四季度要盈利,这也是李斌2025年的首要任务。之所以对蔚来今年四季度盈利有信心,是因为今年是蔚来的产品大年,一共会有9款新车交付,包括三月底上市的ET9,四月将迎来第三品牌萤火虫的交付,此后陆续还有2025款“5566”(即ET5、ET5T、ES6以及EC6)、乐道L90、乐道L80、蔚来品牌的一款大车。

除了产品之外,蔚来今年在成本和费用管控上也开始“勒紧裤腰带”,在换电和海外业务方面采取轻资产运营的模式。

同时,在组织管理上,蔚来也变得更加雷厉风行,上一个立下“军令状”的高管已经“引咎辞职”。从这些举措不难看出,曾经的新势力老大正在通过实际行动来抵消外界对蔚来未来的忧虑,后期盈利能力是否有所改善让我们拭目以待。

零跑B10

零跑汽车3月销售3.0545万辆,环比增长65.64%,2025年已累计销售7.348万辆。其主销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C10

7468

C11

6079

T03

5985

C16(RE)

2593

C16

2435

C10(RE)

2089

C11(RE)

1813

C01

1026

B10

739

C01(RE)

318

零跑汽车销量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其持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4月10日,零跑汽车旗下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零跑B10正式亮相,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格区间为9.98万元至12.98万元。

将激光雷达智驾技术下探至12万元级市场,其中70%用户选择智驾版本。新车型有望进一步巩固零跑的市场地位。不难看出,零跑在产品定义上,确实参考了理想对汽车市场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快速切入“增程”的这一决策,为其占据了先机。

更直白的说,20万以下的增程市场,已经被零跑牢牢锁住了。全栈自研疯狂降本,转而再主打“性价比”,其抓住了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在全面布局车型的同时,汽车还在营销方面放出大招,4月10日零跑发布公告,即日起,对含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包括免费开放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

而针对此前已付费开通NAP功能的用户,零跑将在2025年5月31日前退还相关费用。

此外,零跑宣布三电终身质保覆盖全系用户,对通过零跑官方App、小程序及官网渠道购买任意零跑新车时,未获赠三电终身质保或整车终身质保权益的所有车型首任车主(非营运),官方将在2025年4月30日前补赠三电终身质保权益。

小米汽车系列车型

3月份,小米汽车销售2.9231万辆,环比增长22.84%,2025年已累计销售7.5998万辆。

车型

销量(辆)

SU7

26130

SU7 Ultra

3101

近一段时间,由于受到众所周知的事件影响,小米汽车掉进了负面舆论的旋涡。

尽管事件还没有正式的官方结论,但舆论的发酵已经使小米汽车进入了至暗时刻。正向的流量热度迅速下降,负面的流量可以是越来越大,各种发布会推迟,YU7上市时间也推迟,车型方案也要调整,SU7的新增订单一直在往下走,今年整体的产品计划全都打乱了,二级市场也是一样,高位增发、马上又发债跟事故凑一起,非常惨淡。

从长远来看,这种至暗时刻的到来,也会让小米内部加速调整产品策略,补上危机公共上的不足和漏洞等等。

总之,希望这次事故能得到公正公平妥善的处理,在事实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对整个行业造车过大的冲击。

车辆的智能化,整体上是提高了出行安全性,降低了交通事故率,从近年来的整体交通事故数据变化趋势上就能看得出来,不能因为一些意外的交通事故就否定电动化和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小鹏MONA M03第10万辆整车在肇庆工厂正式下线

小鹏汽车3月共销售3.1986万辆,环比增长25.04%,2025年累计销售8.9934万辆。其中主要车型销量如下:

车型

销量(辆)

M03

17638

P7+

9024

G6

2059

G9

1925

X9

1001

P7

200

P5

131

3月31日,小鹏汽车宣布,MONA M03第10万台整车在肇庆工厂正式下线。自2024年8月上市以来,M03定位面向年轻人的15万级AI汽车,凭借高性价比一举扭转了销量颓势,可以说是小鹏汽车的“翻身之作”。

上市7个月,仅用时216天的时间,小鹏再创新势力纯电最快生产下线纪录。同时,小鹏汽车在AI领域也取得技术突破。4月14日,小鹏汽车宣布通过世界基座模型知识蒸馏技术,成功突破了车端模型参数量有限的问题。

小鹏汽车在香港举办的AI技术分享会上,首次披露正在研发720亿参数的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即“小鹏世界基座模型”,是主流VLA模型的35倍。为了研发这一模型,小鹏搭建了云端工厂,重做了数据基础设施,使数据上传规模提升了22倍,多模态数据读取和解码的数据带宽提升了15倍。

通过优化GPU/CPU和网络I/O,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了5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表示,该模型具备视觉理解、链式推理和动作生成能力,将逐步发展出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自动驾驶技术。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对汽车生产企业在智驾功能、宣传、告知等方面提出更严格要求。今年以来,智驾正在更多价格段车型上普及,但因智驾导致的事故却频发,这次会议被认为官方开始释放对智驾监管收紧的信号。

包括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以及科技巨头华为在内的近60名代表参会(华为为包括奥迪在内的至少七个品牌提供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根据网传会议纪要,官方要求车企宣传时不得出现“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高阶驾驶”等词汇,建议用“组合辅助驾驶”。

官网文告称,会议围绕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会议要求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根据更新后的规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车企不得再通过远程软件更新,对已交付给客户的车辆进行测试和改进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厂商推出新系统前,需要进行足够的测试来验证可靠性,并要获得当局批准。

今年3月,小米SU7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事故悲剧,引发舆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顾虑。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也正在加强对电动汽车技术安全性的审查。

3月28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新国标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改为了强制性要求,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新规实施后,将倒逼车企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强化底部防护盒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电池安全性能。同时二线电池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技术升级压力,头部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都已提前做好技术储备,而部分二线电池企业技术实力薄弱,可能面临淘汰。

对消费者来说,新规实施后一方面将有力保障用车安全,不用再为电池起火、爆炸而担心;同时随着动力电池安全性提高,保险公司的赔付比例和金额也有望下降,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保费下降。

两项新规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车企成本,减缓了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方面的步伐,但从长远来看,其加速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整合。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