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赵芷姗
编辑 | 汤安迪
广州的智驾公司,突然来了一出“旱地拔葱”!
最近,英伟达公布了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最新的持股名单,其中一家名叫文远知行(WeRide)的中国公司赫然在列。
从数据上看,英伟达持有文远知行174万股,持仓市值达2465万美元。
这是英伟达首次公布对文远知行的投资。
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自动驾驶公司,专注于从L2-L4级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已于去年10月成功上市。
产品涵盖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自动驾驶货运车(Robovan)、自动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以及高阶智能驾驶(ADAS)这五大板块。
因其受到英伟达投资,为其提供算力支持,且在AI智驾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文远知行被媒体称为“广州版DeepSeek”或“智驾版DeepSeek”。
市场一度误以为,英伟达是在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上市后新入股,受此消息刺激,文远知行美股一度暴涨140%,盘中熔断,总市值超80亿美元。
文远知行搭上英伟达快车
实际上,这笔投资并非新入股。
2017年,曾任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人的韩旭,因“百度自动驾驶战略摇摆”离职,联合前百度同事创办了文远知行。
那一年,文远知行Pre-A轮融资中,英伟达就和启明创投等机构一起为其投资了5700万美元。
左一英伟达汽车事业部副总裁Rishi Dhall,左二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右一英伟达汽车事业部BD DirectorGaurav Agarwal
7年后,文远知行成功上市,英伟达这笔投资也被彻底披露在全球投资人的视野之中。
在这期间,文远知行与英伟达的合作一直在推进。
比如,英伟达DRIVE Xavier芯片被用于文远知行Robotaxi车队的实时数据处理。
去年3月,文远知行与联想车计算、英伟达签订战略合作,联手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方案基于联想车计算L4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及及解决方案AD1,并结合了文远知行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WeRide One。
WeRide One正是以英伟达DRIVEThor平台的AD1超高性能域控制器为基础,能够根据不同需求灵活调配算力。
英伟达DRIVEThor平台和文远知行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小巴,已在新加坡正式运营,支持高阶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在2025年Blackwell芯片量产后,双方合作开发的中央计算平台有望实现首批搭载。
能否复刻DeepSeek奇迹
除文远知行外,同处于广州的自动驾驶上市公司,还有小马智行。
小马智行比文远知行晚1个月上市,双方堪称是广州自动驾驶界的“双雄”。
在相似的成长路径下,如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的智驾企业,能否复刻DeepSeek的“低成本技术奇迹”?
DeepSeek之所以能够实现低成本,主要归功于技术创新,而智驾企业面临的情况则大不相同。
在技术研发阶段,智驾企业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硬件依赖,比如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单车成本超30万。
文远知行创始人韩旭还曾公开表示,称称特斯拉FSD v12的“纯视觉方案”在复杂中国路况下是“技术浪漫主义”,强调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才是L4级自动驾驶的最优解。
而文远知行所用的激光雷达方案,仅单颗成本就达到5000元,硬件成本高居不下。
测试阶段,为了保障行驶的安全,智驾企业要积累超千万公里的真实路测,比如文远知行路测达2000万公里,周期更长,成本更大。
DeepSeek的轻量化部署不适合智驾企业,短期内很难复现类似的技术突破,但智驾企业也许可以走出另一条路。
顺便,小编替网友问问,英伟达投资但还没上市的公司还有哪些?买不了但可以先观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