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4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举办“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青岛科技大学、中共临邑县委党校、青岛市政治学会、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德州市驻青岛流动党员党委联合举办。青岛市委统战部原一级巡视员、青岛市政治学会会长王振海教授,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真、德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江红,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传鹤,山东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韩冰,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主任冯锋、山东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翟红芬、临邑县委党校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共收到会议论文206篇,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德州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党校机关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王振海在致辞谈到,此次学术研讨会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议题,意义重大。新时代赋予新使命,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积极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深化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基层组织体系,锻造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党员先锋队伍,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实现新突破。同时,各高校、党校系统、各级党委政府、基层党员干部要形成合力,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加强基层治理,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李真在致辞中表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将聚焦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持续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平台,不断提升党建富农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共同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实现新突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作出重大贡献。作为主办方之一,青科大马院将竭尽全力办好本次研讨会,为开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一体化建设新局面注入新动力,厚植新优势。
王江红代表德州市委党校向研讨会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她在致辞中表示,基层党组织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首创精神的最初一公里。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决定乡村振兴成效的关键因素,要通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将临邑县相关村镇作为实践调研基地,常态化联系指导工作,协同增强基层干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本领、着力化解农村党组织引领产业升级动能不足的瓶颈与障碍,全力推动党建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临邑县委党校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李先德提出:近年来临邑县坚决扛牢“走在前”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县乡干部下沉村居;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县之路,做大做强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在线、智慧城市;坚定不移打造临邑县八大基地,实施支持青年创业工程,打造青年创业中心;坚定不移解放思想,拓宽干部视野,提升干部素质;坚定不移提振消费。他强调,党员干部要争做乡村振兴“领头雁”,让“雁归兴德”工程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
会议评出20篇一等奖、二等奖40篇,会议对优秀论文代表进行了颁奖。
大会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青岛市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胜教授主持。
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政治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二级教授张传鹤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主题报告。
山东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三级研究员、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韩冰围绕《基层党组织“跨村联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千万工程”》作主题报告。
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三级研究员冯锋以《“六治”融合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主题报告。
山东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翟红芬教授围绕《锻造推动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领头雁”—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作主题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曲延春教授围绕《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作主题报告。
会议交流发言环节由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张立胜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临沂市委党校特聘研究员刘泽峰以《问题、成因、路径: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现实审思》为题,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黏合国家与社会》为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颜青以《数智化赋能乡村组织振兴:现状、困境与进路》为题,中共寿光市委党校讲师侯世慧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推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题,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研究生蔡玉翠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为题,中共临邑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科研科科长、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庞雪莲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山东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为题,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秦永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为题、贾梦双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建构的农村实践:逻辑机理、现实考察及路径完善》为题、王靖森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为题,分别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议题进行交流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临沂市委党校特聘研究员刘泽峰以《问题、成因、路径: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现实审思》为题发言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黏合国家与社会》为题发言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颜青以《数智化赋能乡村组织振兴:现状、困境与进路》为题发言
中共寿光市委党校讲师侯世慧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推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题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研究生蔡玉翠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为题发言
中共临邑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科研科科长、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庞雪莲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山东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为题发言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秦永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为题发言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贾梦双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建构的农村实践:逻辑机理、现实考察及路径完善》为题发言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王靖森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为题发言
会议最后,由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院长曹胜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规划部署,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更高质量的齐鲁样板的必要举措,与会专家学者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研讨中凝聚共识,深入探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共商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路径。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是深化拓展“高校马院+党建”合作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要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党建共建、成果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度融合路径,书写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壮丽篇章。(文: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