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售巨头倒戈,公然打脸特朗普,关税战要崩了吗?

你见过全球最大零售商,亲手打脸美国总统吗?美国三大零售巨头刚从白宫出来,转头就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供货,还特别声明——这次的关税,他们自己扛!谁还信“去中国化”?沃尔玛都倒戈了。

别忘了,一个月前的剧情可不是这样。上个月,沃尔玛试图把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轮关税甩给中国企业,硬是要求厨具、服装类的供应商降价10%。问题是很多中国工厂利润本来就很微薄了,这哪是合作,这是逼着人赔钱。商务部直接约谈沃尔玛,指出其涉嫌扰乱市场秩序,违反公平交易。供应商们也不惯着,干脆集体拒单。

到了4月,剧情来了个大转折,4月21日,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三大巨头的CEO齐聚白宫,闭门和特朗普谈关税政策。前两天,多家中国供应商就收到了恢复供货通知,而且写得清清楚楚——这次的关税由美方买家承担。短短一个月,从压价施压到主动担责,这是战术回调?不,这是生存本能。

特朗普这轮关税重拳出击,累计税率已达245%,结果就是,美企的进口成本暴涨,库存瞬间告急。洛杉矶港数据显示,4月从中国发往美国的货轮减少了三分之一。电商平台价格飞涨,亚马逊930种商品涨价,并在产品标价旁明确显示关税所占金额比例,把锅甩回白宫,网友直接炸锅:“脱钩是你们喊的,涨价却砸我家锅!”

沃尔玛看得明白,再不出手,连基本盘都保不住了。网上也有网友直接点破这场大戏的真相:“沃尔玛还是牛啊,谁先低头谁有肉吃。”一句话,道破现实——政治口号扛不住,生存面前,面子可以不要!

你说“转单”?他们也不是没试过,越南、印度、墨西哥都试过。问题是——越南制造业规模只有广东的五分之一,物流效率还不到中国的一半。交货周期拉长3周,配件还是得从中国进,结果反而更贵。还脱什么钩?

更讽刺的是,嘴上喊着“供应链转移”,身体却老老实实继续靠中国。4月山姆旗舰店盛大进驻深圳前海,还陆续招募供应商、开设起社区小店,而开市客也在中国大扩张。

美国企业慢慢发现——这场游戏他们玩不起。沃尔玛被迫预留45亿美元应对关税,占了去年利润的18%。家得宝和塔吉特也启动“供应链加速计划”,抢单拼库存。因为他们知道,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海运需25-30天,如果零售商当时不恢复发货,5月下旬的“夏季采购季”将面临零库存。别说利润了,这一轮谁抗得慢,谁就先出局。

所以他们赌一把。现在立刻补货、抢舱、抢时间,就赌5月特朗普会降低关税。甚至主动向白宫建议将税率降到20%以下。这背后的本质,是企业理性正在压倒政治表演。

不仅线上线下零售巨头,连快递业巨头UPS,今年都将启动历史上最大规模架构重组。通过裁员和关闭运营机构等方式降低支出成本,宣布要裁员2万人、关闭73个网点,来提高美国国内业务盈利能力。

而中国这边呢?虽然部分订单被取消,但整体产能稳定、调整迅速。这份底气,不靠口号,不靠吆喝,是整整二十年全球化打下的底子。外媒主持人说“中国将失去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的15%”,高志凯霸气回怼:“我们不在乎!中国已经存在了5000年,在大部分时间里,根本没有美国这个国家…而我们依然生存的很好,如果美国想欺负中国,我们会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有信心再延续5000年……”

你以为这是运气?不是,是硬实力。这份底气来自全产业链,是区域集群,是稳定的交货率和成品率。一位业内人士说得好:中国制造不是靠低价赢,而是靠整套产业能力。别人还在PPT画流程,我们已经打包出货装船了。

从3月的强压逼降,到4月的服软妥协,不到一个月内的态度大转弯已经证明,中国制造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不是应急方案,是战略依赖。它不仅是产业效率的代名词,更是全球经济稳定的锚。

我们不靠口号赢市场,而是用实打实的产品赢得尊重;我们不靠怼天怼地争输赢,而是用长期主义和协作精神,把不可能变成确定性。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底气,也是全球企业迟早会认清的共识。越是动荡时代,越显真实实力;越是封锁博弈,越见深厚内力。这,才是当下世界供应链的底牌。现在,连沃尔玛都倒戈了,你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战还能扛多久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