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博主留学印度:遇极端高温凌晨4点才能睡着,流汗多到每天换洗床单

“冬天体感挺冷,夏天暴热,印度的天气其实挺像重庆的。”6月19日晚,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在印度尼赫鲁大学留学的四川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川外)毕业生李梓硕时,他正在德里的一家星巴克吹空调。“因为高温电压不稳,宿舍的空调制冷不足,一般要等到凌晨4点我才能睡得着。”

在众多中国海外留学生视频博主中,这个24岁的河北男生所处的“赛道”堪称稀缺:留学一年半的时间,他从一个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专业的硕士生的视角,记录自己在印度的留学生活,相关的短视频多次登上B站、微博的热搜榜,全网积累粉丝超过70万。有人表达钦佩、有人感到不解,李梓硕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高温天在没有空调的教室考试

据海外网消息,《印度时报》6月20日报道,印度今年夏季遭遇该国“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极端高温天气”侵袭,3月1日至6月18日期间,印度全国报告超过4万例疑似中暑病例及110人中暑死亡。

李梓硕和自己的室友合影。 受访者供图

李梓硕和自己的室友合影。 受访者供图

5月29日,印度首都新德里所在的德里地区记录到了52.9℃的“创纪录高温”。不过,印度政府6月1日说,由于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这一数据有误,比实际温度高出3℃。

“5月29日最高温的那天,我有一场考试。在没有空调、风扇也坏了一半的教室里坐了3个小时,考试一结束,感觉自己要被热瘫了。”李梓硕回忆,在考试前当地已经历了持续一周的高温天气,每天的最高温基本都在47℃以上。“被太阳直射5-10分钟,你会感到皮肤非常痒,酥酥麻麻的,胳膊和腿上会出现一些血色红斑。”

但在他看来,52.9℃听着吓人,其实只要避免阳光直射,补充大量糖分、盐分和水分,尚且可以忍受。“最难的其实不是高温,而是高温下供电短缺。”也是在最热的那天,李梓硕经历了最长时间的停电。“热得一夜无眠。”

他介绍,学生公寓大多是没有窗户的,整幢楼通风很差很闷热,只能靠空调来降温或换气,“如果一旦停电,公寓就无法通风。”

“最近德里气温有所下降,但最高仍在45℃左右,停电情况已经缓解很多,不过电压不稳导致空调无法制冷,”李梓硕说,他基本每天都会去咖啡馆蹭空调,“晚上会在床上熬到凌晨4点之后,空调才有点用,那个时候的气温大概在32℃ ,人也真的太困了,立马就能睡着。”

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李梓硕的6月19日,据报道,当天印度气象部门数据显示,德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的夜晚”,最低气温高达35.2℃,比平常温度高出8℃。

李梓硕举了一个例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会喝很多水,如果中途醒来还会继续喝水。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流汗太多,晚上起夜上厕所的情况也非常少。由于因为流汗多,我每天都要换洗我的床单。”

选择赴印留学前思考了三天

2018年,李梓硕考上了川外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报这个专业之前,我做了很多中国外交关系的调查,觉得是个挺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重庆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我妈妈是四川人,只是不会说四川话。我从小就吃川味食物,家里亲戚也是四川那边的。我觉得来重庆生活非常适应,甚至很想在重庆长待。”

李梓硕告诉记者,重庆气候是对他的帮助很大,因为在河北读中学时他有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但是在重庆上学四年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有无药自愈的感觉。

“2022年考研没考上,由于我的毕业论文与印度相关,导师也是主要研究印度领域,他就问我想不想去印度留学,我当时就答应了。”外交专业选择去印度读研的人不多,为何做出了主流之外的选择?李梓硕说,自己拿着电脑在学校咖啡馆坐了三天,边收集资料边思考。“我发现中印市场人才缺口很大,赴印留学对我个人成长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就写了一个类似推论的东西给导师看,他很满意。”后来,李梓硕申请了尼赫鲁大学的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专业,申请过程很顺利,他在2023年1月来到印度求学。

印度尼赫鲁大学一角。 受访者供图

印度尼赫鲁大学一角。 受访者供图

“尼赫鲁大学有很多学生都是来自于印度落后地区,家庭条件一般,但德里消费水平还是很高的。学校出于降低费用的考虑,食堂、住宿条件都很难跟其他学校相比,但收费比较低。”李梓硕说,“当看到只有两张简陋床铺,吊灯坏掉的宿舍时,我安慰自己:500块人民币能住到毕业的宿舍,不能要求太高。”

在李梓硕眼里,印度虽然基础设施较差,但人民都挺热情。”你走在路上,看起来很沮丧的话,会有人主动过来问你需要帮忙吗?迷路了吗?需要喝水吗?”

刚来印度时,李梓硕会怀念重庆的朋友和美食,“印度基本上是纯辣,也有麻辣,但是较少见。来到印度带了一包火锅底料,被我视若珍宝压在衣柜最下层,避免被别人看到,偶尔半夜才会拿出来煮一点菜或面吃。”

拍食堂吃饭的视频多次登上热搜

来到尼赫鲁大学,李梓硕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甚至没有带很多中国的食物。“我怕我带的越多,可能思乡的问题会越严重,带的再多也有吃完的那一天,来了这边就跟着印度人一起生活。”

在李梓硕拍摄的100多个视频中,最受欢迎的还是他在大学食堂吃饭的内容,多次登上B站热门榜,如今,他已经能像一个当地学生一样,用手抓饭菜吃。“一顿饭60卢比,也就人民币5块钱左右,味道其实还行,就是卖相一言难尽。”

2023年7月,李梓硕体验大学食堂的视频,还被其他博主搬运,登上了微博热搜。

上游新闻记者从川外国际关系学院了解到,学校一直跟李梓硕保持着联系。李梓硕还以“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在读硕士、网络自媒体博主”身份,出现在了该校招生简介的优秀毕业生案例中。

李梓硕和当地中国留学生在美食节摆中餐摊位。 受访者供图

李梓硕和当地中国留学生在美食节摆中餐摊位。 受访者供图

不过,对重庆美食的喜好还是刻印在李梓硕的中国胃里。2023年8月,他返回中国办事。“落地重庆后每天至少要吃4顿,多的要吃5顿。我记得吃到第三天,就已经吃出急性肠胃炎了。”

“我的班级专门研究中印关系和国际关系,同学们跟我反复讨论国际上的问题,他们态度非常友善热情。这边小米、vivo、oppo的手机店开得很多,他们手机用的最多的是小米。”李梓硕表示,在主要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尼赫鲁大学,学生上课的时候学习非常努力,“我的同学大部分毕业后都是公司文员,主要是做贸易这块,对接外国企业,也有很多人都从事对华贸易。”

来印度的这一年半,让他近距离观察了印度社会,也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在视频评论区,他被网友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去印度留学?”“在印度留学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答案:就是为了先苦后甜。”李梓硕说。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