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工匠,启航钱塘。10月28日下午,“金砖工匠学院”签约暨启动仪式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德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党组成员李俊参加。
“金砖工匠学院”秉承国家“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由杭州市钱塘区当代国际化研究中心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建立覆盖11+10金砖国家国际合作网络,以“培育高素质工匠、服务跨境产业发展”为目标,搭建与金砖国家的产教融合桥梁,强化钱塘“全球智能制造+数字贸易”双枢纽地位。

签约仪式上,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金砖工匠学院”合作协议。“金砖工匠学院”和“金砖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也在现场正式揭牌。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德泉
“金砖工匠学院将以‘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为核心,打造一个覆盖金砖国家的国际合作网络。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兼具专业技能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工匠,为中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助力企业在金砖市场实现更稳健的发展。”
目前,“金砖工匠学院”已组建起一支跨领域、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形成“高校学者+企业专家+行业领军者”的多元结构。围绕金砖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学院开发了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新能源、企业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等重点领域的特色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
出海企业代表
杭州渡河之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随着金砖合作的深化以及中国产品和品牌的全球化进程,未来将涌现更多跨国公司与品牌,人才需求也将持续扩大。我们期待金砖工匠学院充分发挥钱塘的教育、人才与政策优势,为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共同把握全球化机遇。”
活动现场,钱塘区当代国际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贵洪详细分析了大金砖合作的定位与战略意义、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作为国家级平台的价值及建设方向,以及金砖工匠学院与多方优势互补赋能的路径,为相关合作及学院未来发展提供了切实参考。
“眼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迈向深化发展的黄金期,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正成为促进经贸合作的关键载体。”李俊表示,以此次“金砖工匠学院”的成立为契机,钱塘将通过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基地、政策研究智库和人文交流平台,全力向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的目标迈进。
未来,“金砖工匠学院”将围绕“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以及“服务‘走出去’企业国际化发展”等几个重要业务方面,深耕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探索符合金砖国家特色的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同时,深入了解企业的国际化需求,聚焦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才培训、技术咨询和文化交流等服务。
钱塘作为杭州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拥有“车药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坐拥全省最大高教园区和25万师生资源,持续擦亮“最佳营商品牌”金名片,全国首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伴随着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正式落户,钱塘获得了深度参与金砖合作、共享发展机遇的国家级平台。而此次“金砖工匠学院”的设立,也将进一步增强钱塘国际化人才支撑能力,提升服务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建设水平,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
来源:钱塘区社科联、钱塘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晨晨 部分图片 吴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