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就在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踏进白宫前几个小时,特朗普突然宣布,他要亲自出席美日贸易谈判。
与特朗普会晤后,赤泽周五回国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的出席表明美方希望加快谈判进程。但赤泽强调,尽管总统抱有很高希望,但达成任何协议都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我们不会快速达成协议,很难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弥合双方之间的分歧。”
虽然表面上双方还有可能达成一致,但参与谈判的日本代表却私下抱怨:根本弄不清美方究竟需要什么。
“你们想要什么?”
美日关税谈判的根源可追溯至2019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签署的双边贸易协议。
当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与特朗普达成协议,通过降低美国农产品和日本机床等产品的关税,避免了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第232条款”国家安全关税的威胁。安倍曾公开表示:“我和特朗普总统之间已明确确认,不会再对日本汽车加征额外关税。”
然而,4月2日,特朗普在所谓的“解放日”上宣布对全球普征关税,其中,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并对日本出口商品加征24%的“互助关税”。
日本对此反应强烈,首相石破茂在4月21日的议会发言中指出,这些新关税与2019年协议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性”。他表示:“日本对美国汽车关税的做法及其与2019年双边贸易协议的一致性表示严重关切。”
这种单方面撕毁承诺的行为让日本困惑,也为谈判蒙上阴影。更令人费解的是,美国似乎并未明确为何要推翻既有协议,也未提出清晰的替代目标。
日本派出了经济再生大臣赤沢亮正(Ryosei Akazawa)作为首席谈判代表,于4月16日赴华盛顿展开首轮谈判。日方策略本是倾听美方要求后回国制定对策,但特朗普的亲自介入打乱了计划。4月16日清晨,他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日本(的阁僚)今天将来到华盛顿,商讨关税、军事支持费用和贸易公平性。我将亲自参加会议。”
首轮谈判于4月16日晚在华盛顿举行,特朗普的意外出席让气氛异常紧张。据赤沢亮正事后回忆,特朗普未借助笔记,滔滔不绝地阐述了对日本的要求。赤沢称:“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压力。”然而,他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仅暗示特朗普的要求涉及多个领域。
日本谈判关系者担忧:“如果特朗普单方面滔滔不绝后结束会谈,日本将无法表达立场。”会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与日本代表团的贸易会谈非常荣幸,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日本方面却未感受到任何实质进展。石破茂通过X帖子回应:“感谢您会见我的特使赤沢大臣,希望会谈富有成果。”谨慎的语气与特朗普的乐观形成对比。
更令人困惑的是,美国在会谈中未能回答日本的核心问题:你们究竟想要什么?据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查斯·弗里曼(Chas Freeman)透露:“日本人问‘你们想要什么?’美国人却无法解释清楚。”
首轮谈判结束后,日本代表团于4月18日返国,却未带回明确答案。《Fox Business》记者查理·加斯帕里诺援引一位金融CEO的话称:“日本谈判代表抱怨说,与白宫谈判迟迟无果,因为美国不断改变具体要求。”
这种反复无常不仅源于特朗普的敲诈策略,更反映出美国内部缺乏统一的谈判目标。
特朗普20日的社交媒体帖子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迷雾。他列出“非关税壁垒”八项,包括“汇率操纵”和“汽车安全标准”,却未说明如何解决。
他特别提到了“日本的保龄球测试”(Japanese Bowling Ball Test)。他写道:“日本从20英尺(约6米)的高处扔下保龄球,如果车子的引擎盖凹陷,就判定不合格。”
在2024年,在对密苏里州选民中特朗普曾经提到过这个谣言,当时他曾声称日本用这种“荒谬”的测试故意阻挠美国汽车进入市场。在2025年的帖子中,他将这一谣言作为证据,指责日本通过苛刻标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试图以此为杠杆迫使日本在关税谈判中让步。
这一说法被日本国土交通省驳斥为“不存在”。
实际上,日本采用的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制定的国际标准和认证程序,与全球主要市场保持一致。经济再生大臣赤沢亮正在4月2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日本遵循国际通行的标准。如果美方对事实有误解,我们将通过事务层面加以纠正。”
“不良少年敲诈他人”
一些分析家认为,特朗普可能只是通过关税威胁敲诈各国,逼迫对方主动让步,却未考虑后续步骤。正如日本议员小熊慎司(Shinji Oguma)所言,特朗普的做法如同“不良少年敲诈他人”,缺乏严肃性与可信度。
面对美国的混乱要求,日本调整策略,为第二轮谈判做准备。彭博社报道,日本可能提出增加美国大米和大豆进口,并放宽汽车安全标准,作为谈判筹码。然而,石破茂强调不会牺牲农业换取汽车关税豁免:“我们必须继续保护日本农业,同时保障消费者安全。”
在汇率问题上,赤沢亮正表示:“日本并未操纵市场压低日元。”即将访美的财务大臣加藤胜信(Katsunobu Kato)预计将与贝森特讨论汇率,但日本是否会让步尚不明朗。
军事费用也成为敲诈焦点。特朗普要求日本增加对在日美军的负担,石破茂回应称不会简单提高费用,而是寻求更广泛合作。这种“底线思维”显示,日本试图在混乱中寻找突破口,同时不断试探美国的真实底线。然而,美国的沉默让这种努力如同雾中探路。
特朗普如今背负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这位自诩“交易大师”的总统显然等不及内阁慢条斯理的谈判节奏。在2025年4月的美日关税战中,他不顾外交礼仪和谈判惯例,直接插手内阁级会谈,亲自坐镇与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沢亮正对阵,像个急于翻盘的赌徒。
日本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本该是这场贸易博弈中最容易沟通的对象,却在这场关税谈判中彻底懵了圈。石破茂政府派出的代表团满怀诚意,带着问题而来:“你们到底想要什么?”结果却撞上了一堵雾墙,却只换来特朗普团队的支支吾吾和朝令夕改。盟友尚且如此,其他国家可能对谈判更会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