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在埃及港口附近与一艘散装货轮相撞后的惨状终于曝光了。根据美国海军陆续发布的照片,该航母右侧靠近舰尾部分存在明显碰撞痕迹,也基本印证了老司机之前的猜测——这次“杜鲁门”号是撞船事故的“受害者”。但现在的问题是,这艘代表美国当前在红海地区核心战力的航母,到底受损有多重?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5日称,美国海军发布的最新照片显示,这艘美国航母外部可见明显的损伤,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美国海军从13日开始陆续发布了该航母受损后的照片,右舷升降机后部的舷台有明显撞击痕迹,右舷靠近船尾的地方有一道撕裂,沿着船舷的一根管道似乎也受到了严重损坏。美国海军学会网站称,这些只是航母受损情况的一部分,但“其他部分的受损情况相对更轻一些”。
老司机注意到,美国海军15日发布的照片显示, “杜鲁门”号的右舷多处出现损伤,但并没有影响到它的正常运作——照片上可见该航母飞行甲板停满了战斗机和一架E-2C舰载预警机。不过美国海军学会网站透露的信息显示,该航母似乎也没照片上表现出来的这么不受影响——目前“杜鲁门”号航母位于地中海东部,并计划进入港口,以便检查团队评估该舰所需的维修。尚不清楚维修需要多长时间,但五角大楼官员表示,这次维修的目标是让“杜鲁门”号尽快恢复部署。
从受损部位看,“杜鲁门”号可能最受影响的是负责提升战斗机到飞行甲板的升降机。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上配备了4部升降机,这次受损部位靠近右后方的那一部。尽管从外形上看,该升降机本身没有明显损伤,出事的是旁边的舷台,但升降机本身牵涉到诸多线缆和液压系统,这些内部看不见的部分有没有在撞击中弯曲变形,还需要仔细检查后才能确定——这也是美国海军急着让该航母进港评估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杜鲁门”号航母本身是美国当前在中东地区军力的象征,也是美军应对胡塞武装对于红海航道袭击的关键力量。从去年12月部署到红海期间以来,胡塞武装宣称多次向该航母发动攻击,仓促之间“葛底斯堡”号巡洋舰还误将从“杜鲁门”号上起飞的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击落。美国海军承认,“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是“在二战以来美国海军最紧张的持续战斗活动时期开展行动”。
因此对于美国海军而言,“杜鲁门”号在这次撞船事件中的损伤情况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损伤不大的话,可能会在港口短暂维修就再度出海继续作战部署,等待完成此轮部署后再回到母港大修。但如果评估认为升降机等关键部位存在损伤、影响到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的话,考虑到该航母目前仍处于与胡塞武装的持续作战状态,它就很可能中断部署,率先返回基地修复。
无论“杜鲁门”号是在就近港口短暂维修还是返回基地大修,美国航母的全球部署计划都会产生连锁反应。近年来美国航母状态普遍不佳,再加上全球部署带来的超强度使用,导致实际可用的航母数量捉襟见肘,甚至在五角大楼最重视的西太平洋方向也多次出现“航母空窗期”。
根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的数据,目前美国现役11艘航母中,仅有4艘处于可部署状态:位于日本的“华盛顿”号、位于南海的“卡尔·文森”号、位于中东地区的“杜鲁门”号以及美国本土的“尼米兹”号。按照美国海军原先的计划,“杜鲁门”号应该在中东地区继续部署至少4个月,在此期间老迈的“尼米兹”号将在完成一系列训练任务和海外联合演习后,再前往中东接替“杜鲁门”号。而如今“杜鲁门”号意外受损,意味着红海海域将出现短暂的美国航母“空窗期”,倘若需要“尼米兹”号提前赶来中东,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计划也将被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