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新能源汽车的红利,一众国产车企实现了大翻身,像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品牌在销量端已经可以与南北大众看起(甚至超越),但是对于老车迷们来讲,十年前的车市又是另一番模样,甭说大众、丰田,就是随便拎出一家二线合资车企都够以上的国产车企们喝上一壶。
然而时过境迁,伴随着国产车企的崛起,二线合资品牌们风光不再,铃木、三菱以及JEEP品牌先后退出了中国市场,剩下的雪佛兰、斯柯达以及起亚等车企也是在艰难挣扎。接下来我们就以近期的销量来看看一众二线合资品牌的众生相。
斯柯达:躺平
不参加车展、没有新车发布,甚至连一众自媒体口中也很少听到它的名字,用“躺平”二字来形容斯柯达简直是十分贴切。
目前斯柯达计入销量榜单的新车共有5款,分别是速派、柯米克GT、柯珞克、明锐以及柯迪亚克,4月份销量分别是496辆、416辆、300辆、98辆以及40辆,总的销量加在一起只有1350辆。
此外,五款车型清一色的都是燃油车,动力系统也与大众品牌产生了代差,比如大众品牌正在逐渐普及的1.5T发动机均与斯柯达品牌无缘,速派、柯迪亚克主销车型还是2.0T低功率版本,反观帕萨特、途观L等车型都已经用2.0T高功率版本发动机取代了低功率版本。
斯柯达销量下滑的原因,除了品牌方面的弱势之外,大众品牌车型售价的走低是主要因素,放在以往,面对着价格高高在上的大众品牌,斯柯达还能作为“平替”车型被消费者所选择,如今大众品牌早已经加入了价格战,这让斯柯达品牌失去了生存空间。
雪佛兰:被上汽通用放弃
与斯柯达一样,雪佛兰这边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也没有见到它的身影,有意思的是,斯柯达与雪佛兰的大本营还都是在上海。
4月份,雪佛兰录得销量的车型共有7款,分别是科鲁泽、探界者Plus、探界者、星迈罗、开拓者、迈锐宝XL以及畅巡,乍一看过去,有纯燃油车,有插混车型也有纯电车型,似乎布局足够的完善,但从销量端来看,只有科鲁泽一款车型卖出了1057辆,销量排名次席的探界者Plus仅仅只卖出了89辆,1291台的总销量甚至不及斯柯达。
雪佛兰品牌销量下滑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往远了追溯,科鲁兹、迈锐宝等车型不成功的换代让它的销量节节败退,往近了看,“万年不变”的内饰风格已经脱离了年轻消费者的审美,此外,国产品牌的崛起对于一向以优惠幅度大的雪佛兰也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雪佛兰大有已经被上汽通用放弃的迹象。
马自达:求生欲强
不同于斯柯达和雪佛兰,一向被视为小众品牌的马自达在国内反倒是展示出了很强的“求生欲”。
面对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围剿,马自达并没有固步自封,反而推出了全新车型马自达EZ-6,在销量端受阻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售价策略,将该车型的起售价格由13.98万元下调至9.98万元,此外,在上海车展上,马自达还展出了全新SUV车型马自达EZ-60。
从销量端来看,马自达的努力还是收到了回报的,4月份马自达CX-5、马自达EZ-6以及马自达3 昂克赛拉的销量分别是2110辆、1360辆以及1191辆,处在“温饱”水平。
起亚:另寻出路
起亚在国内在售的车型有10款,其中奕跑、赛图斯在4月份销量都超过了1000辆,分别卖出了2058辆和1383辆,另外,狮铂拓界、起亚K3以及索奈也分别贡献了959辆、666辆和518辆,纯电车型起亚EV5表现不佳,4月份只卖出了424辆。
从销量结构来看,燃油车仍是起亚的销量大头,但有意思的是,在国内销量不佳,起亚的工厂却是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原因是自2018年开启出口业务以来,起亚出口量占比已经过半。
2024年全年,起亚累计销售达到了248259辆,同比增长49.2%,出口量稳居车企前十,如今的起亚已经有了EV5、狮铂拓界、赛图斯、K5、索奈、焕驰6款车型的出口阵容,销量覆盖全球76个国家,此外,起亚还有发动机出口业务,截止到目前,发动机累计出口量超过了30万辆。
总结:随着大众、丰田等一线合资品牌车型售价的下沉,二三线合资品牌的销量正在快速的滑落,对此,不同车企给出了不一样的对策,像斯柯达、雪佛兰选择了躺平,而起亚与马自达则是另辟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