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02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各地民众通过各种方式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阅兵盛况。
这个为视听障碍群体现场提供阅兵口述讲解和手语翻译等无障碍服务的活动,由广州图书馆与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心聆感影」项目组、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联合组织。作为常年服务障碍群体的机构,他们深知残障伙伴也非常希望无障碍地感受这一盛况,一起见证国家的进步与强大。
(部分参与活动分会场)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主办方之一的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马卫提出「阅兵仪式电视直播口述影像活动指导意见」供各方讨论参考,召开多次线上会议研究和解决筹备中的难题。随后陆续联合全国各地近80家助残机构,创新采用「现场口述+线上会议联动」的模式,既为现场参与的残障朋友打造沈浸式体验,也让全国各地的残障群体跨越地域限制,同步感受无障碍阅兵式的宏大场景。
(广州图书馆主会场口述老师罗小婵)
本次活动由「心聆感影」公益项目的志愿者罗小婵担任口述总负责人,她是一名退役军人,之前也曾担任领衔的专业口述影像志愿者团队,她组织上海、香港和大连四地的口述员们,观看历届阅兵视频资料,提前准备口述撰稿,反复修改模拟口述练习,力争在以最精准简洁的语言,将阅兵式中缺失的视觉关键细节快速传递给视障伙伴们。从受阅方阵铿锵有力的队伍、五星红旗迎风舒展的弧度,到装备方阵展现的威武气势、礼兵致敬时的肃穆神情,都被转化为鲜活可感的听觉画面,为视障人士搭建起一座通往盛典的「光影桥梁」。
(阅兵直播标兵就位画面)
9点阅兵仪式开始。60名标兵依次行进至东西华表前站立。随后迈著精准坚定的步伐,拉开阅兵直播的帷幕。罗小婵老师在此处适时补充画面信息进行口述:「标兵著松枝绿色礼宾服,肩扛带刺刀的礼宾枪,一字排开,分别向长安街东西两侧正步行进。」这样的描述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视障伙伴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标兵神圣威严不可侵犯。
(阅兵直播杨靖宇战旗画面)
随着庄严的音乐响起,战旗军用越野车驶入。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的赵航博士描述道:「八十面红旗迎风招展,宛如流动火焰,旗面文字熠熠生辉,气势恢宏。其中一面红旗上写着杨靖宇支队」,这样的信息补充是必须的,让视障观众感受到战旗承载着先辈意志,也凝聚著新时代官兵的使命担当,更是让先辈们看到,这盛世如他们所愿!
(阅兵直播无人潜水艇画面)
本次阅兵,无人作战群 3 个方队之海上无人作战方队也接受了检阅。当无人潜水艇驶入画面,上海译迩科技的马卫老师针对潜水艇的外形进行描述:「首次展出的大型无人潜水器和无人艇,都有十余米长,潜水器为深灰色,无人艇是海洋迷彩色。」这些信息都是只听播音员讲解感受不到的,让视障伙伴在脑海中构建国之重器的画面,具象了解国家军队的强大。
(主办方上海译迩科技赵云华手语翻译)
阅兵结束后,各地视障代表迫不及待地分享参与感受。广州视障伙伴说:「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无障碍版本的阅兵式。深深地感激广州图书馆和各方提供的口述影像服务,感激老师那充满「 魔力 」的讲解,让我们不再是庆典的旁观者而是全身心融入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团队口述影像)
一位退伍飞行员年老后视力下降,这次来到深圳市心益通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的活动分会场,听到口述讲解的阅兵画面,他十分激动:「太感谢主办方组织这样的活动了,让我也能知道咱们的军队现在到底是什么样,那些高科技的武器听起来真是振奋人心,为我们的伟大祖国伟大人民军队而自豪!」
(广州图书馆设置视障人士触摸武器模型环节)
上海分会场上,视听肢智障碍伙伴欢聚一堂,活动结束后视障代表发言:「我真没想到会以这样的形式来参与观看阅兵的活动,非常感谢主办方上海译迩科技和南码头路街道残联,今天最让我感到最特别的是,现场有不同障别的很多伙伴在一起,我能感受到身边手语伙伴也在「热烈交谈」著,非常有意思,有点体会到天安门现场万众同庆的气氛。
(上海译迩科技分会场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党群中心)
活动结束后,广州图书馆馆长吴翠红、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冬雪发表主办方发言,感谢所有合作方的响应支持和障碍群体伙伴的到来,也重申了无障碍服务对于残障群体的意义,表达了持续提供优质无障碍服务的决心。
(广州图书馆馆长吴翠红)
活动协办方代表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鄢秀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今年香港可以参加大阅兵的无障碍口述影像直播,我们感到无比光荣!大阅兵,展示了国家的硬实力,而口述影像,显示的是软实力。今天我们全国各地联机,共同完成了这项了不起的任务,这让我们无比自豪!这次是香港首次参与大阅兵的现场无障碍口述影像直播,对香港意义更是非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和组织,希望今后我们继续携手共进把无障碍事业做得更好, 将无障碍事业进行到底!
(香港口述影像团队)
据统计,本次在现场参与无障碍听看阅兵盛况活动的残障群体总人数超过3000人,这样大规模的口述加手语实现信息无障碍的阅兵活动,在国内也属首次,引起视听障碍群体热烈反响,很多没能到达现场的视听障碍群体都表示非常遗憾,希望有更多类似活动提供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