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处以罚款140万元;同时:
申健(时任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罚款;
俞昱(时任浙商银行兰州分行风险监控官、行长助理)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
弓永平(时任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党委委员)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2025年初,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信贷业务不规范经营等一系列问题,被合并处罚1680万元,多名责任人受到警告和罚款。同一天,重庆分行也因变相“存贷挂钩”、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被罚170万元。2024年,浙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累计收到罚单27张,合计罚没金额超过1500万元,信贷违规成为“重灾区”。这些频繁的处罚,反映出浙商银行在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金融机构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受到处罚的案例屡见不鲜。202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1740张罚单,合计被罚没金额6.26亿元。其中,银行收到1070张罚单,合计被罚没4.58亿。江苏多家农商行因债券投资违规被处罚,渤海证券因员工“飞单”被罚。在甘肃地区,今年以来也有多起金融机构违规案例。如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因欺骗投保人、未按规定使用保险费率等问题,被警告并处罚款;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市中心支公司等因车险费用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受到处罚。这些案例表明,金融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此次浙商银行兰州分行被处以140万元罚款,在行业同类处罚中处于较高水平。以2025年一季度为例,9张罚没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罚单中,3张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所开,多数大额罚单涉及反洗钱、信用信息违规等严重问题。相比之下,兰州分行的罚单虽未达千万级别,但140万元的罚款对于分行级别的机构而言,已属较重处罚,反映出监管部门对员工行为管理等合规问题的高度重视。
在责任人处罚方面,一把手申健被警告并处10万元罚款,风险监控官俞昱被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党委委员弓永平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均属高管人员。与行业同类处罚相比,禁止终身从业的处罚较为严厉,通常适用于情节严重、对行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违规行为。如2023年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时任行长顾清良因违规行为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而对于申健和俞昱的罚款金额,在同类责任人处罚中处于中等水平,与上海分行部分责任人的罚款金额相近,这也与他们在分行中的职位和所承担的责任相匹配。
至于该行员工的具体违法行为,虽处罚公示表中未详细说明,但根据监管披露,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存在"未建立有效的员工行为监测机制"及"对高风险岗位人员管控失效"两大核心问题,结合2023年该分行因"贷款资金回流借款人"被罚130万元的案例,暴露出其员工在信贷业务中存在违规操作、风险识别失效等系统性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