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暨南大学组织2023级港澳台侨新生赴江门市开展研学活动,并于当日上午在江门市文化馆举行研学活动的启动仪式。
为深入推进暨南大学与江门市战略合作关系,落实双方达成的“侨校+侨都”合作项目清单,以侨乡文化浸润增进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暨南大学与江门市合作组织暨南大学2023级新生训练营港澳台侨学生江门侨乡文化研学活动。
今年是暨南大学实施新生训练营11年以来首次与江门市合作开展岭南文化研学活动,这对于港澳台侨新生来说是一次兼具文化研习和入学教育意义的活动。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有江门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惠文,暨南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庄汉文以及双方相关部门领导和嘉宾。
百年侨校和中国侨都强强联合
暨南大学是百年侨校,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江门是中国著名侨都,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530万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一直以来,百年侨校和中国侨都以侨为桥,强强联合、紧密合作,尤其是2021年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后,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侨乡文化等多领域深度合作,合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携手打造校地合作新标杆,共同擦亮百年侨校和中国侨都两块金字招牌。
江门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惠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此次暨南大学新生训练营是校地合作的又一重要项目,必将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传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主办方精心设计了科普教育、非遗文化、科技创新、红色传承和乡村振兴5条线路,通过走进世遗地、古村落、博物馆、实验室、产业园、大企业,让港澳台侨新生充分领略华侨华人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中西文化交汇交融的独特魅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澎湃动能、天然影棚一步一景的秀美风光。
庄汉文表示暨南大学作为百年侨校,与著名“中国侨都”江门都有着“侨”的基因,2021年8月31日暨南大学与江门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华侨华人、人文社科与智库共建、医疗、教育和人才培养、学生交流六大方面,全面开展深度合作。校地双方以此为契机,共建粤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为港澳青年融入内地发展、成就人生梦想“搭台搭梯”,今天“暨南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研学基地”的挂牌更为“侨校”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筑牢侨乡文化育人体系注入新活力。
领略侨乡韵味 品读湾区人文
据了解,此次暨南大学2600多名港澳台侨新生于9月6日至11日分六批次前往江门市开展侨乡文化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实地考察调研、亲身体验中感受侨乡文化的魅力。
9月6日上午启动仪式结束后,第一批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近400名港澳台侨学生开启了侨乡文化研学之旅。江门市委统战部及各相关县(市、区)委统战部均安排派工作人员全程跟进每条线路的研学活动,为研学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和周到服务,确保本次研学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本次江门侨乡的实地研学让初入暨南园的港澳台侨同学们倍感兴奋和喜悦。同学们表示这一路上收获颇丰,行程安排有序、有趣,对本次江门研学之旅作出了一致好评。
最令中国香港籍学生熊丽嫦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里,关于华人华侨漂洋过海谋生发展的艰苦奋斗史,她从中感受到了多元融合的侨乡文化之美,“暨南大学是百年侨校,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我很能感受到多样融合的地域文化与包容开放的校风,在这一点上,江门和学校都是很相似的。”
来自台湾的学生张邦劼则十分期待前往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参观、学习,“我小时候在课本上认识了梁启超,知道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也了解到江门是梁启超从小学习并接受儒家教育的地方,很想去看看。”
据悉,本次得到了校地双方的高度重视,筹备工作从暑假前就开始积极开展。江门市统战部与暨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紧密合作,将港澳台侨新生江门侨乡文化研学活动打造为校地合作精品项目,促进校地合作走深走实。
通讯员:赫栋峰 赵丹宁
作者:吴惠霞
校对:杨承皓
审核:顾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