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健美冠军的医生走红:42天内减重近50斤,门诊一号难求,带着百余名医务人员减重

2月10日,记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见到了医生吴天根。他的白大褂下套着运动裤和运动鞋,走路虎虎生风。健美比赛结束后,他仍保持着不错的体型。自他爆火以来,门诊号一开就秒空,还有出版社发来邀约。如今,他正在熬夜赶工做有关减重、控糖等方面的科普漫画。

在2025年1月举办的“天睿杯”DWOWS健美健身新人系列赛中,全场唯一的医生选手吴天根一举斩获四项冠军。三甲医院医生和全国健美冠军的反差感让他获得全国网友关注,他在42天内减重近50斤的事迹也广为流传。

有同事私下称吴天根是“超人吴”,他在繁忙的接诊、科研、带团队、科普宣传之外,还坚持高强度的锻炼。今年5月,他将再次参加健美比赛,以弥补自己上次比赛“腹肌不够雕刻”的遗憾。工作结束后,他还带着医院一百多名医务人员减重。连上厕所时,他还要回复微信里几百位患者发来的消息。

作为医院体重管理中心的减重外科医生,他建议,一定要加强对肥胖危害的重视,及早就医和干预,对手术减重也不必心存畏惧。

以下是和吴天根的对话。

吴天根。图/长江日报

吴天根。图/长江日报

【1】走红后准备发力自媒体,正在熬夜写科普漫画

九派新闻:您爆火之后,感觉生活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吴天根:其实我个人感觉其实没太大的影响,像热度比较高这种情况对于我来说,只是我职业工作的一个板块。除了宣传、科普,科研、临床转化都是我重要的工作内容。

九派新闻:现在来就诊的病人应该有变多吧?

吴天根:一般挂号是5分钟一个号,现在一天30多个号很快就没了。现在(10日)看,是周五(14号)的号就已经是约满状态。

其实按理说5分钟一个号太短了,我在诊疗时比较注重和患者的沟通,有时候甚至要聊半个小时。但是如果一个号30分钟,那我一天只能看6个人,那样也不太合适,所以有时候就延长坐诊时间,把所有号都看完再下班。

九派新闻:还会参加健美比赛吗?

吴天根:还会参加一次,弥补上一次的遗憾。我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上一次备赛的42天没有让我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比如“腹肌不够雕刻”。和其他沉淀了很久的人相比,我上台的时候还有点自卑。

这一次我有更充足的备赛时间,至少可以看到自己的巅峰线条状态。打完这个我就不会再打了,因为对我来说主业肯定是医生,我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这上面。

九派新闻:您觉得自己这个专业在备赛上有何优势?

吴天根:一个是我从小锻炼,身体底子不错。一个我是减重科医生,我了解人体运作的原理、运动的原理,这就是我的优势。

比如我对吃的东西把握比较好,吃的东西无非就是这些,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哪些反应对应着哪些原因,我都更加清楚。或者我的压力值变高了,我都会尽快调节。

健美比赛是竞技体育,在医学的角度看,备赛是不健康的。任何体育,只要涉及涉及竞技就需要做到极致。极致就会打破平衡,会有点伤身体,这种极致的付出也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我也因此更尊敬健美健身运动员了。

吴天根在训练中。图/受访者提供

吴天根在训练中。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我看您好像新开了抖音号,是准备做自媒体吗?

吴天根:这个号其实很早就注册了,最近陆续有发一些生活视频。现在正在储备科普视频的内容,准备慢慢做科普。之前我觉得要把我的专业知识打造好,重心放在研究上。现在觉得,在自媒体时代,被更多人知道了,说的话才能被看见,把专业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我认为现在关于健康、减重的科普做得还是不够,比如如何进行代糖产品的选择和甄别,如何面对复杂的食品环境,这些认知对大家来说很重要。

九派新闻:听说您最近在写科普书籍,目前进度如何?

吴天根:我想集中梳理市面上关于减重控糖这部分内容,再结合我自己的实践经历,用通俗易懂的漫画展示出来。

目前的进度很慢,因为平时工作繁忙,我只能晚上抽时间去写。想要绝对的原创内核的东西,还需要看大量的文献书籍,凝练、思考,才能够写出来几百字。我第一次写书,书籍对字数也有要求,我就需要投入很多时间。我前几天几乎每天写到了两三点,眼睛都充血了。我估计几个月后可以写完,有望今年内面世。

九派新闻:除了带患者减重,您还带着医生减重,效果如何?

吴天根:我读书的时候在医学院办了跆拳道协会,工作后办了搏击协会。医院里大概有一百多位医务人员跟着我运动,还会在群里打卡,有人在27天减重8斤。

据我的观察,非常多的医务人员是亚健康状态。因为他们往往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高强度无间歇的工作压力,还有强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不少人对医生的印象之一就是“秃头”,这也是没办法的。

【2】减重最难的是健康可持续,治病要先治心病

九派新闻:减重医生怎么问诊看病的?

吴天根:我的诊疗思路是先不看疾病本身,而是先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和经历。比如他是怎么胖起来的,用了哪些减肥办法,目前的情绪状态怎么样,睡眠怎么样,激素的稳态如何,确定了这些再去谈应该怎么做。

跟患者充分沟通之后,我就知道他现在的难点在哪里,然后再去根据他的特点量体裁衣。比如给他制定饮食方案,降低压力值方案,药物干预或做手术。

九派新闻:去看减重科医生和去找健身教练减重,主要区别在哪里?

吴天根:健身教练所做的运动和生活干预只是我们医学里的一个板块,医生考虑的更多,比如说医生既能够运动饮食干预,也可以进行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我们叫“海陆空”三大项。情绪如何去调节,睡眠如何去调节,这都是医生才做得到的。

九派新闻:您现在的病人大概有多少,有减重成功的案例吗?

吴天根:现在我微信里就有几百号病人,经常连去卫生间这种碎片化时间,我都在回复病人消息。为了能更好地沟通,每一个来的病人都会添加我的微信,至少目前只要我有时间的情况下,我都会一一回复,如果以后病人太多了,也会培养自己的团队,跟我一起来服务患者。

我们接诊的病人往往是大体重,且减肥无果的人。从诊疗效果来看肯定手术是最显著的,比如说有术后减重两百多斤的人。切胃手术听起来“吓人”,其实是个有效且伤害很小的手术。它帮助你胃容量变小,减少饥饿素分泌。

九派新闻:您觉得减重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吴天根:最大难点就是“长期、健康、可持续”,我们减重代谢外科的最终目标不是减重,而是健康。比如网上流行的轻断食、16+8饮食法、生酮高蛋白等方案,都不是常规的方法,人很难一辈子这样做。一旦断了,就会反弹,打药也是一样。

最近一年减肥药很火,但同时,减肥药也会带来一些隐患,比如他对这个药是否敏感,药物是否有并发症。最关键的是人总有一天要停药,一旦停药复胖,心态又会不一样了,所以治病救人要看来先治心病。

九派新闻:减重的“心病”指的是什么?

吴天根:减重的方案其实很容易获得,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还是瘦不下来,这需要我们去思考。

我们在就诊过程中,要观察这个人是不是心理上有问题。其实心理问题远远超过身体的问题,当今社会焦虑、抑郁、失眠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肥胖的原因就是心理问题。

现在就诊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人文和精神层面的一些东西,其实无形的东西更重要,而且会严重危害我们有形的健康。

九派新闻:您是怎么有效帮助患者减肥的?

吴天根:主要是要量体裁衣,给每个人制定适合的方案。在饮食这一块,我给患者打造的饮食结构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上来就说早中晚餐应该怎么吃。我通常建议先从第一餐早餐做起,把早餐做到极致,然后再一步一步打卡去进行,慢慢去破旧立新,这绝对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得到的。

九派新闻:作为医生,您认为应该如何给大众做健康科普?

吴天根:最新的指南里,肥胖症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危害还没有真正重视,对科学减重也没有足够的认知。

因为肥胖其实带来的是一系列的代谢综合征,会导致一些严重后果,比如心梗脑梗猝死。你留意观察,会发现寿命比较长的老年人中很少有很胖的人。

想科学减重,就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建议。网上的一些博主说“减重应该怎么吃、怎么练”的视频有很多,我觉得有些很片面。有句话大家应该听过,“抛开药物剂量,谈药物毒性是耍流氓”,那么我衍生一句话,抛开食物摄取总量去谈这个食物能不能长胖或者变瘦,也是耍流氓。其实只要吃的总量大于消耗了,你肯定长胖。

做科普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给他打造一个健康的体系。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减重的前提是激素正常,睡眠充足,情绪愉悦,然后才去控制合适的热量缺口,不然,根本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使用短平快的办法往往伴随着复胖。

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余兆晨

编辑 曾金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