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因科技:增收不增利,现金流承压,内控疏漏亟待解决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凯因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病毒及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凭借其在乙肝、丙肝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市场拓展,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然而,公司近年来频繁曝出的内控疏漏、专利诉讼等问题,暴露出其在管理和运营上的不足。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687)自2008年成立以来,迅速崛起为一家专注于病毒及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然而,尽管公司在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近年来却频繁曝出收入核算不准确、专利诉讼等问题,暴露出其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上的严重不足。

内控疏漏:千万利润误报背后的管理漏洞

2024年12月19日,凯因科技因收入核算存在疏漏,导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被高估1541万元,利润多确认934万元,受到了北京证监局的行政监管。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质疑。

具体而言,凯因科技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问题,特别是在发货和签收环节缺乏严格的控制措施。为此凯因科技强化签收单管理、防止收入跨期和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凯因科技规定收到物流公司业务员提交的签收单后,储运部要复核签收单的合规性和完整性,确保其及时回收且合规有效。财务部将签收单作为记账凭证附件,提升收入确认的准确性;规定每月最后五天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予发货,确保客户在当月能够对商品进行签收;提供业务合规培训,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审计部将收入跨期确认作为重点审计内容,进一步确保收入确认的准确性。

上述措施虽然有助于短期内改善内控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凯因科技需要从根本上审视其内部管理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专利纠纷:与吉利德的“丙肝药”之战

凯因科技与全球制药巨头吉利德科学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无疑是公司近年来面临的另一大挑战。2021年8月,吉利德子公司吉利德(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凯因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索磷布韦片的行为侵犯其ZL200480019148.4号发明专利权。尽管该涉案专利已于2024年4月21日届满失效,吉利德撤回了上诉,但这场诉讼并未就此结束。

2024年10月1日,吉利德再度发起诉讼,主张凯因科技、凯因格领、XXXX有限公司、海南凯润药业有限公司四被告制造销售的凯力唯®(盐酸可洛派韦胶囊)与赛波唯®(索磷布韦片)产品落入其中国发明专利第ZL200880018024.2号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此次涉案专利于2023年5月2日授权,专利期限届满日为2028年3月26日,避免了专利届满失效的不稳定因素。

凯因科技的索磷布韦片作为国内首仿药,是以盐酸可洛派韦胶囊赠送索磷布韦片的形式获批上市的。吉利德此次调整了诉讼策略,选择了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专利进行起诉,显示出其对市场份额的强烈争夺意图。这场专利之战不仅影响了凯因科技的声誉,也可能对其未来的市场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财务表现:增收不增利,现金流承压

根据凯因科技2024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1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9.74%。然而,细究其财务数据,不难发现公司在增收的同时并未实现相应的利润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14亿元,同比增长26.53%,但环比增长仅为7.85%,显示出增长动能有所放缓。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凯因科技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在2023年出现了异常波动。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末,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仅有3428.3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5.38%;而截至2023年末,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达1.27亿元,同比下滑5.55%。这意味着,2023年超过7成的经营现金流净额是在第四季度内产生的,这种突增现象与2021-2022年的表现相比显得尤为异常。

此外,凯因科技的销售费用率长期居高不下,2020年-2023年9月末分别为59.94%、61.95%、61.72%及57.84%,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尽管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高昂的销售费用相比,仍显得杯水车薪。这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推广上的过度依赖,以及盈利能力的脆弱性。

研发投入:高投入能否换来高回报?

凯因科技一直强调其在研发上的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1.17亿元,同比增长35.59%,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1.61%。然而,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否能带来相应的回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凯因科技当前的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派益生(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该药物已于2023年9月底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增加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预计2024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尽管派益生具有活性高、结构均一、适合一周一次给药等优点,但其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复杂,未来能否快速占领市场仍需观察;KW-001、KW-027、KW-034。这些在研项目分别针对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不同靶点,旨在提高预防保护率和临床治愈率。其中,KW-001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然而,这些项目的临床试验结果尚未完全公开,市场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仍持谨慎态度;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该药物已于2024年6月获批生产,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量。但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有限,短期内难以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支撑。

总体来看,凯因科技的研发管线虽然丰富,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市场优势,仍然是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

市场策略:基层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凯因科技在市场推广方面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尤其是在丙肝治疗领域,公司制定了针对基层市场的拓展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2023年,凯力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成功续约并扩大了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可及性和市场渗透率。

然而,基层市场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医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患者对新药的认知度较低,推广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集采政策的推进可能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进入基层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创始团队“拆伙”,股权解禁后大股东减持套现

2024年2月,凯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周德胜、邓闰陆、张春丽、赫崇飞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到期,一致行动关系自动解除,公司实控人由四人变更为周德胜一人。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

早在2022年2月,凯因科技上市后股权限售期刚解除4天,原第二大股东天津君睿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减持计划。2022年2月-6月,君睿祺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累计减持8,491,000股股份,减持比例为5%,减持总金额1.72亿元。减持后,其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由8.43%降至3.43%。对于减持的原因,公司解释为君睿祺自身资金需求,但这无疑加剧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面对内外部的多重挑战,凯因科技努力强化内控管理、积极应对专利诉讼、优化市场策略、加快新药研发以及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总之,凯因科技虽然在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在内控管理、专利诉讼、财务表现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