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火热消费开局奋斗新年 彰显中国经济澎湃动力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扇重要窗口。今年,积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假日。神州大地烟火气升腾,“百花齐放”争春忙,火热的春节消费,为推动今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乘势而上开了好头,也为当前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浓浓暖意。

春节消费点亮中国龙年经济“开门红”

龙年春节,中国消费市场迎来爆发,点亮中国龙年经济“开门红”。出行旅游、餐饮购物、电影、文艺演出等各个领域都是一派火爆场景,流动中的中国释放出更强的消费动力、更足的经济活力、更大的增长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举办“村晚”、戏曲进乡村、新年画活动、图书馆里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约15万场,线上线下约6.69亿人次参与。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63万场,同比增长52.10%;票房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80.09%;观演人数657.65万人次,同比增长77.71%。观赏春节档电影已成为“合家欢”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我国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80.16亿元,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纪录,观影人次为1.63亿。各地商圈、步行街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带动消费热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各地商圈客流大幅攀升,除夕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作为商务部“消费促进年”12场重点活动的第一场,“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自1月18日启动以来,网络零售额接近8000亿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8.9%,实现了2024年网络消费“开门红”。

这个假期,人们南来北往、东行西进,火热的出行消费场景跃动着新春的活力。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历史文化游、民俗游、冰雪游、海岛游、出境游等掀起了新一轮文旅热潮。今年,“西安年·最中国”再度成为新春文旅“顶流”。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让大唐不夜城的热度持续攀升。除夕当晚,西安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94%,大唐不夜城一直处在65万人次的高位区间运行;“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接待量到大年初六就已超过去年春节假期总和;首次点亮花灯的昆明池·七夕公园假期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70%……整个春节假期,西安旅游订单同比增长64%,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八成。西安同时成为国内城市入境游主要目的地第一名,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4倍多,备受外国友人欢迎。

春节假期,海南迎来旅游高峰,离岛免税市场持续火热。据海口海关统计,2月10日至17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4.89亿元,购物人数29.77万人次,人均消费8358元。“尔滨”冰雪游热度从元旦持续到春节。据大数据测算,春节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81.7%;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35.4%,实现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双增长,均创历史新高。

一组组热气腾腾、欣欣向荣的数据,勾勒出春节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印证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感受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底气。我们欣喜地看到,旺盛的假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1.2%,较1月上升0.3个百分点。

春节向世界传递欢乐祥和,中国春节亦成为全球旅游消费的高峰期。从运载着“年货”的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跨境列车,到24小时忙碌的大型港口;从开足马力抢订单、忙生产的外贸企业,到遍布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跨境电商海外仓……这个春节,中国把提振经济的暖意带到全世界。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出入境游持续升温。春节期间,中国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351.7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69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2.8倍。

透过春节,国际社会正日益感受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目前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1/4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中国。2012年以来,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国家之一。2023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高盛、瑞银等全球多家金融机构近期发布2024年经济展望报告,都认为中国经济企稳复苏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等将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跨国企业的共识。一个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力,也将始终在高水平开放中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

“新春第一会”全面释放中国经济新动向

春节假期刚结束,全国多地陆续召开了本省区市的“新春第一会”,为全年发展定基调、划重点、指方向,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精气神,全力吹响拼经济冲锋号。尽管各地的切入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题纷纷围绕高质量发展,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人才队伍、强化招商引资等成为多地“新春第一会”的关键词。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多地“新春第一会”对于全年如何加快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部署。2月19日,2024年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指出,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量子信息、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这是继去年“新春第一会”在广州举行后的又一次全省总动员,主题再次聚焦高质量发展。2023年广东生产总值达13.57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表示:“高质量发展本质是创新驱动发展,广东晒出‘含新力’满满的成绩单: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全球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入库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均超7万家,企业创新活跃成为广东经济的特色长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5年来朝着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扎实前进,正在日益成为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会议提出,下一步,广东将聚焦产业科技互促双强,通过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统筹推进深圳光明、东莞松山湖、广州南沙三大科学城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优化布局,构建深港河套和粤澳横琴“两点”、广深港和广珠澳“两廊”的创新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在会上向海内外发出邀请:“让我们一起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作为“新春第一会”。会上提出,以此为主题既是为了在全省上下更好树立抓落实的导向,也是为了更好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强有力的引擎。就在“新春第一会”召开之际,建立江苏实验室联盟、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举措已经在抓紧推进之中。浙江省“新春第一会”重点关注人才建设,提出重点打造“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上海“新春第一会”的中心议题是优化营商环境。2月18日,上海召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启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同时发布《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这是上海连续第7年锚定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吸引和集聚海内外一流企业,向世界释放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会议提出要聚焦企业关切,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最新发布的7.0版“行动方案”部署五大行动150项改革举措,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2月18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西安召开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招商引资推进会。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强调,要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要持续打好项目谋划主动仗、招商引资攻坚仗、服务管理协同仗;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要努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的名片;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更加突出务实导向、进取导向、从严导向。会议指出,新的一年,必须一以贯之用好“三个年”活动这一管用有效的重要抓手,更好发挥其在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中的作用。当日,西安高新区举办2024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32个项目、总投资346亿元,并签约落地42个项目、总投资512.5亿元,以实际行动贯彻“新春第一会”精神和全市“八个新突破”部署要求,以项目建设之“进”促经济发展之“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气象新成效多做贡献、做强支撑。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亮出全年发展新目标,未来一年的谋划与部署、改革与奋斗将带来更多希望与憧憬。为进一步发挥智慧科学决策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智慧生产力在产业创新和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应用,国声智库将在国家中心城市共建“国声智库专家工作站”。专家工作站旨在打造一个跨领域、跨学科的平台生态,汇聚著名产业专家和企业家,提供优质的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专家工作站将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优势,为行业专家、平台企业和机构提供信息共享、禀赋共享、价值共享以及战略决策支持。大力促进国家中心城市传播工程、国际传播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声智库专家工作站和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室、新型智库AI应用平台、《智慧中国》大数据中心紧密联动,将打造“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示范基地+专项基金+协会组织”等多位一体的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加强“丝路国际人才交流港”、“丝路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港”建设,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声智库专家工作站还将与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专家展开学术合作,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学术论坛和培训活动,以促进专业知识的深入交流与分享,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徐蕴峰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