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今年已筹保障房9521套 围绕5.0产业新空间打造新型社区

珠海正锚定“产业第一”,加速向万亿工业强市迈进,各行各业人才正不断涌入珠海。深化实施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对于产业发展道路上是否有坚实的人才支撑,起着关键作用。

5月25日,凤凰网广东从珠海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珠海今年计划筹集2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截至目前,新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9521套。同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珠海聚焦产业,正积极打造产业新社区。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据珠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苑平介绍,珠海在全省率先印发保障性租赁住房系列政策,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指引,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共同解决新青年、新市民的住房问题。

其中,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将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上限15%,建筑面积占比由15%提高到上限30%,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凤凰网广东了解到,2022年,珠海提出在工业园区建设5.0产业新空间的战略构想,出台《珠海市产业空间拓展行动方案》,提出近两年统筹建设一批“吸人、留人、育人”的园区发展载体。

“得青年人就是得未来。”刘苑平表示,珠海正围绕5.0产业新空间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积极打造产业新社区。发布会现场,刘苑平向与会记者描述了社区的生活场景:“有WIFI、食堂、文娱场所等,是一个标准化公寓,能够让员工舒心、企业安心。”

蓝图已落地,产业新社区正在珠海各地涌现。

据了解,目前珠海首个产业新社区项目位于高新区金鼎西路东侧、金园路南侧,占地0.9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约3平方公里,通过产业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集中规划建设,形成“一区两翼”的空间结构布局。

“生产集聚区”均为高标准建设的5.0产业新空间,建设规模达126万㎡。生活配套区则分布在“两翼”,打造面向蓝领工人配套的蓝领社区。目前该项目“东翼”的产业工人宿舍正加快建设,争取2024年上半年竣工,届时可提供3400余套蓝领公寓。

刘苑平介绍,珠海今年计划筹集2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截至目前新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9521套,已完成任务量的47%。全市在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1531套,已建成11824套。

已建成待分配保障性住房,目前已有8363套:其中香洲区4236套,金湾区304套,鹤洲新区1599套,斗门区2224套。

超8000套保障房,接下来的分配、使用、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均需加强监管,才能使保障房真正“有保障”。

刘苑平介绍,保障性住房申请实行各部门联网审查,珠海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平台将定期公示各区公租房分配入住及租赁补贴发放情况。此外,珠海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平台设立“不良信息公示栏”,违规人员将列入黑名单或取消其住房保障资格。

【更多资讯】

保租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区别?

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同于公共租赁住房,是住房保障体系中全新的内容,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主要是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性质不同:公租房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由政府承担保障责任。保租房是普惠性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保障。

保障对象不同:珠海市公租房保障对象共六类,分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难、住房困难、专业人才、新就业职工和异地务工人员类,且优先保障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保租房保障的对象是城镇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门槛。

责任主体不同:公租房由政府提供实物配租或发放租赁补贴;保租房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要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采写】麦志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