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向标!连续三届,九峰山论坛引领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

最近几年来,化合物半导体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全球产业界和学术界对此高度关注。4月23日,第三届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与规格皆为顶尖的盛会,汇聚了来自十余个国家的近300家领军企业和创新力量,携其核心产品亮相。首次设立的全国科研机构展区,更吸引了十余家顶尖科研院所集中展示最新成果。为期三天的论坛聚焦前沿技术,举办了近200场主题演讲,已圆满落幕。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九峰山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九峰山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国内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风向标。

首次实现

“技术突破+产业落地+文化赋能”三维联动

本届九峰山论坛以“激活未来”为主题,提出“科技、产业、人文,于智慧山顶相逢”的概念,首次实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文化赋能”三维联动,并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公众感受到化合物半导体正在如何“激活”我们的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尤政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加速重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浪潮澎湃。化合物半导体凭借在光电转换效率高和功率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已经成为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科技和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的核心器件。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南翔表示,近年来,随着化合物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及新型显示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和拓展,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市场需求的牵引、技术突破、创新的突破,以及产业链的聚集发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本届九峰山论坛首次深度融合科技、产业、文化元素,特别设置湖北科技文化创新交流活动、CSE City Walk(光谷科技人文游)、CSE 空轨专列体验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为参会者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交流体验机会。

其中,City Walk邀请嘉宾参观游览武汉知名企业,4条主题鲜明的科技企业参访路线包含长飞、华工科技、华星、天马等近10家武汉科技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覆盖半导体、显示技术、低空经济等武汉优势产业。通过这场“光谷科技人文漫游之旅”带大家走进化合物半导体技术的终端应用现场,深入了解武汉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的同时,挖掘场景化创新需求。

9位国内外院士齐聚光谷

全球化合物半导体“最强大脑”共话芯未来

作为专业高峰论坛,聚焦化合物半导体最前沿技术进展的九峰山论坛一直关注度颇高。两院院士、行业领军企业家、首席科学家等顶尖智囊汇聚,深度解析化合物半导体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跃迁路径。

本届延续了往年的高端阵容及多元化架构,邀请9位两院院士、科研组织机构负责人、产业界领军企业领袖组成强大顾问阵容,以1场主论坛、11场平行论坛,逾15场同期活动的丰富配置,携手全球相关领域权威科研机构、领军企业及行业专家代表,共话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芯未来”。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沈波教授带来《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产业》主旨报告,详细解读氮化物半导体的大失配异质外延和缺陷控制;英诺赛科公司执行董事吴金刚发表了《GaN出美好芯未来》的主题演讲;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易纲发表了《数智新汽车时代核心竞争力打造》的主题演讲。

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缪向水作题为《面向AI应用的硫系化合物相变材料研究》的报告,探讨硫系化合物在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潜力与挑战;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长飞带来《光速智变:解码DSP Base、LPO/LRO、NPO/CPO,迈向3.2T的光传输技术驱动AI算力跃迁》;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彭建华讲述了《2025,中国三代半:革新、重塑、跨越》;意法半导体宽带隙、IGBT及模块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莫而立(Edoardo Merli)围绕“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发表演讲;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总经理、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斌发表了《12英寸碳化硅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拓展展望》的主旨演讲。

高峰对话环节,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化合物行业营销总裁李仕群、云南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文东、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DA中心总经理董森华、英诺天使管理合伙人周全、香港微电子研发院行政总裁高腾等多位业界大咖聚焦“技术护城或规模为王”为主题,探讨如何先一步实现破局。

据悉,为期3天的九峰山论坛,安排了近200场主题演讲报告,内容横跨前沿科技进展、产业趋势前瞻、政策发布、投融资支持等多个创新链条环节。其中,专业议题聚焦化合物半导体前沿技术,从关键材料到AI赋能的EDA工具链,从最热门的功率电子到最前沿的神经形态和类脑计算技术、异质异构集成技术,由两院院士、行业领军企业家、首席科学家等轮番登场,全方位解码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技术演进密码。

展会规模再创新高

10多个国家、300家领军企业携“硬核产品”

集中亮相

据悉,本届九峰山论坛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300家领军企业及新锐厂商参展,规模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从材料、设备、EDA、制造到终端应用,实现产业链核心环节全覆盖。其中,外地展商占比超70%,充分体现了展会的全国辐射力与国际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九峰山论坛首次设立全国科研机构展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苏州)、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甬江实验室等近十余家顶尖科研机构将在博览会现场首次集中亮相,开创了化合物半导体展会之先。

武汉华康世纪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洁净室集成服务领域17年,并于三年前成为中国光谷第54家、武汉第92家上市公司。

本次是华康洁净首次独立参展。“我们集中推出了洁净室系统集成化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助力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提升生产环境质量、优化生产流程。”华康洁净电子洁净事业部副总经理谭思晨介绍道。

论坛期间,华康洁净技术团队还将详细介绍公司电子洁净业务与实践经验,为参展者提供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其他高科技产业等各类洁净室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并邀请行业权威专家,围绕半导体厂房设计、建造技术及厂务运维的最新成果与应用案例展开探讨,探索行业绿色、智能化升级的可行路径,分享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维的全链条技术方案。

总部位于福州的腾景科技是一家从事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次参展,腾景科技和腾景武汉子公司携半导体相关的精密光学元组件、半导体检测设备和光引擎配套组件等创新型产品亮相。腾景武汉子公司总经理李维杰期望,通过九峰山论坛对接上下游企业,挖掘更多合作空间。

“光谷产业合伙人”之一的先导科技集团全面展示了在化合物半导体“稀散金属—外延—器件—终端”一体化的阶段成果,包括高速可调谐激光器、新型光电集成组件、光通信高线性度器件等,和面向低空经济(无人机、eVTOL)的射频通信链路组件、雷达,商用卫星地面站相控阵终端,以及6G毫米波/太赫兹预研模组等。

一批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重点项目落户

光谷加速迈向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

当天,包括诚芯智联全自动标定研发生产基地、埃芯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基地、腾景科技高速COB光引擎研发生产基地、引光联创中心项目在内的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重点项目现场签约;2025“武创荟”·双谷联动科技创新对接活动上,高压SiC车载电源研发、氧化镓功率器件全链条产业化、高端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常压等离子体制备掺杂合成石英研发、超高重频光纤激光器封装制造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

因光而兴、一路“芯”光灿烂的东湖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唯一的国家存储基地,打造了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

四年前,东湖高新区以九峰山实验室为依托,重仓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以首届九峰山论坛为起点,发布九峰山科技园规划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正式开启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加速跑”。

如今,这片创新热土已结累累硕果:全球首片硅光铌酸锂集成晶圆、全球首创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从九峰山实验室“长”出;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百亿级项目相继启动,天工芯测、驿天诺等配套项目奔赴而来,占地10平方公里的九峰山科技园拔地而起……以九峰山实验室为创新极核,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聚合”。

眼下,九峰山实验室已经建成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及中试平台,下线了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全球首片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开发全国首个100nm高性能氮化镓流片PDK平台等。东湖高新区在集成电路领域基本形成了以存储器为核心,化工半导体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集聚了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一批链主企业,产业总体规模突破800亿元。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将坚持全产业链思维和三城融合理念,以链主企业或链创平台为依托,着力打造四个千亿产业创新街区。其中,其中化合物半导体规划了14平方公里,力争三年内引进和培育上下游企业100家,创新创业高层人才超200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