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珠海举行“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凤凰网广东从会上获悉,目前,珠海已开通航线14条、总长约300公里,已初步建立起低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此外,珠海正聚焦飞行测试验证、海岛无人机运输等领域拓展三个特色应用场景,通过“低空+”赋能经济增长,推动珠海成为低空经济加速腾飞的“天空之城”。
发布会现场
低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已初步建立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具有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特点,是发展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据了解,去年以来,珠海提出要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打造“天空之城”。今年6月12日,珠海正式印发实施《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强化产业要素供给三个方面出台12项具体扶持措施。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透露,珠海将启动低空经济立法,用好特区立法权,积极探索在支持飞行活动与场景应用方面,开展“小切口”立法,保障低空立体交通安全有序运行,为全球低空产业提供最优质的发展环境。
在培育产业生态方面,珠海突出载体引领,集中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斗门区以富山二围为起步区,围绕莲洲机场周边规划建设约1000亩大小的低空经济产业园;高新区依托港湾5号产业新空间,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8万平方米研发设计空间和10万平方米高标准生产制造厂房,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基地。
“依托‘双年举办中国航展、单年举办亚洲通用航空展’的‘双航展’平台吸引和集聚一大批低空经济企业,加快培育形成产业生态。”张根介绍,目前,全市拥有航空及配套企业70多家,涵盖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电控系统、软件控制系统、低小慢反制系统等多个产业链核心环节,基本形成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023年产值155.64亿元,增速27.56%,2024年一季度产值44.25亿元,增速29.28%,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张根认为,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根本要素。目前,珠海已开通航线共14条、总长约300公里,使用空域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起降点11个。搭建全域数字化低空飞行管理系统,实现对低空飞行活动的“一网规划、一网审批和一网监测”,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飞行保障,促进低空飞行要素高效贯通。
当前,珠海已初步建立起低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应用和产业“互促双强”的发展格局,为低空飞行提供最优的空域资源、最便捷的飞行条件、最丰富的应用场景。
正积极打造三个特色应用场景
针对珠海低空应用场景相关情况,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浩然表示,珠海目前在常态化运营场景方面,已开通6条货运和载人航线,分别是珠海唐家港-深圳蛇口的丰翼科技无人机货运航线、珠海莲洲-海南儋州的大型固定翼通航货运航线、珠海九洲机场-深圳南头机场跨城往返直升机载人航线、日月贝空中直升机载人观光游览项目、九洲机场至海上石油平台载人航线、九洲机场至东澳岛及大万山岛直升机载人航线。
在试验飞行示范方面,2月27日,深圳至珠海跨海跨城eVTOL盛世龙航空器完成首次演示飞行,将跨城3小时的距离缩短为25分钟;4月24日,FP-98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首次演示飞行,搭载500公斤鲜活虾苗从海南海口甲子机场成功运至珠海莲洲机场,将原本需要13个小时的跨海跨省陆海联运缩短为空中的3个小时。
张浩然介绍,珠海正积极打造三个特色应用场景。其一是打造低空飞行器飞行测试验证基地。依托珠海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在莲洲机场打造无人机验证试飞、江珠高速无人机巡检、莲洲机场无人机巡视等应用场景。
其次是打造首条海岛无人机常态化公共物流航线。项目一期将建设万山群岛低空经济示范项目,打造“唐家港-桂山岛”海岛常态化无人机即时配送网络,满足陆岛之间的快件、生鲜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物品的高效运输,进一步保障海岛民生物资配送需求,助力海岛“百千万”工程建设。
其三是打造新型住宅无人机智能末端配送项目。研发专门用于住宅投送的物流无人机,配合智慧住宅项目,在住宅露台设置住户专属无人机停机坪,为无人机安全稳定降落提供必要条件;另外,在小区周边配备占地500平方米的无人机起降场,集合物流集散、无人机调度、无人机起降等功能,并通过合理规划飞行路线,确保无人机安全高效投递。
“未来,珠海还将持续拓展多元化的低空应用场景,支持更多的低空飞行应用,加快培育和招引低空飞行运营和配套服务企业,不断催生低空新业态,充分激发市场力量,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张浩然表示。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采写:曾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