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腰斩,兵败如山倒!“雪崩”的本田,救都救不回来

广汽本田1月份销量腰斩,它只卖出了1.5万辆,同比下滑57%。整个广汽本田13款车型在售一个月的销量只有1.5万辆,不如小米SU7一款车的销量。如果有人要用1月份是购车淡季来给本田强行找补,那我只能告诉你,同样是1月份,比亚迪卖了30万辆,吉利卖了26.67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小鹏汽车凭借着3035辆的销量数据成为1月份的新势力销冠。

别到哪都去抱怨大环境,咋的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2024年的广汽本田全年的销量仅为47.06万辆,同比下滑达到了26.52%。而在2020年的时候,广汽本田的年销量曾一度达到了80.6万辆,相比巅峰期接近腰斩。

本田汽车为什么在中国市场遭遇如此大的危机?我觉得核心原因只有两点。

·第一点,本田骨子里是个技术驱动的公司,是个工程师文化驱动的公司,太过偏执。

·第二点,本田根本没有重视过中国市场的需求,或者说即使重视也从来没有搞清楚过。

在燃油车时代,本田的车型有三大优势。

·第一个是质量好,特别是自吸发动机的车型,稳定性确实好。涡轮增压的车型稳定性虽然有所下降。

·第二个是发动机好,是日系之中少有的能够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的,比丰田、日产车型的驾驶感更好。

·第三个是空间大,车型内部的空间优化做的很好。但是本田这家车企太过注重像发动机技术、混动技术之类的,希望能够得到消费者对于本田技术的认同感,但是却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了解。

比如低配车型减配是非常的严重,最典型的就是新一代的飞度,低配甚至连后雨刮器、车内扬声器都取消了。这种减配严重影响了本田的品牌形象。对于本田而言,低配入门级的车就是代步工具,省油动力够就行了。但是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就算是一辆飞度也可能是家庭的唯一用车。

所以舒适性和便利性配置不说多高,最基本的应该要配齐。

再比如本田的iMMD混动其实是挺省油的,燃油车时代可以和丰田的THS混动打得有来有回,但是本田就是不愿意给它配上一个大电池。即使是中国的插混补贴政策出来之后也不愿意花心思研发。本田那边的意思是iMMD混动不适合大电池方案,但是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iMMD混动如出一辙,但是人家却能够嗅到机会迅速崛起。

现在的本田CRV和雅阁不还是上了插混版本,是真的做不到还是不想做?再比如安全性方面,在11代的思域,新一代的雅阁的钢材强度都不错,但是之前非要作大死,本田思域B柱断裂,本田皓影A柱弯折,明明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为什么就不做?

本田汽车走到今天不是没有原因的,本田汽车高层应该多在自己的身上找找问题。一个买发动机送车说了很多年,难道真的是作为本田造车的宗旨了?等到新能源汽车把发动机干掉之后,本田汽车还能吹什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