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孩三年前竟确诊甲状腺癌!医生:警惕脖子上这种“小疙瘩”

#长沙头条##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日,16岁的小谭再次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查。3年前,小谭确诊甲状腺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立即为孩子进行了手术。术后三年,小谭定期复查,目前,各项指标均显示恢复良好,颈部外观平整,甲状腺功能正常。

治疗方案

3年前,小谭才13岁,家人无意中发现孩子侧颈部出现一个质硬无痛的突出包块,抗炎治疗无果后,包块还逐步增大。小谭家人赶紧带着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彩超检查发现,小谭颈前甲状腺弥漫性增大,颈部Ⅱ、Ⅲ、Ⅳ均可见肿大淋巴结,最大者位于Ⅱ区,大小约3×4厘米。经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为甲状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

医护团队立即针对病情展开讨论,并结合家属诉求,最终决定开展胸-口联合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小谭接受了碘-131治疗,恢复良好。经过连续三年定期随访,目前未出现复发迹象。

什么是儿童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而儿童甲状腺癌(年龄≤18岁)主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占90%以上。

儿童甲状腺癌在分子、病理和临床表现上都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在确诊时更容易出现晚期疾病,包括更多的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多灶性疾病。

主要特点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存在多灶性、侵袭性强等特点,极易向甲状腺包膜外侵犯,直接累及喉返神经、气管、血管及食管等。

淋巴结转移可达40%-80%,远处转移最常累及肺,其次是骨骼和脑。虽然存在肿瘤转移风险,但是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分化型儿童甲状腺癌仍可能获得良好愈后。

甲状腺癌有何表现?

甲状腺肿瘤生长缓慢,绝大多数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无痛性颈部肿块,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

肿块初期,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随着病情进展,后期大多无法移动。此外,甲状腺肿瘤常伴随颈部淋巴结转移,可通过触诊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若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患者会出现声带麻痹症状。因此,当触诊发现质硬的甲状腺结节或肿大淋巴结,同时出现肿瘤压迫、侵袭等相关表现时,需高度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医生提醒

临床就诊患儿多为他人发现,因此,监护人及医生对儿童颈前随吞咽移动的无疼痛性肿块要尤为关注。

如何治疗儿童甲状腺癌?

对于颈部可疑肿块,需完善超声检查;若高度怀疑恶性,则需进一步完成甲状腺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

确诊后,医生将依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实施甲状腺根治术、扩大根治术等针对性治疗方案。

健康科普

胸-口联合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法,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这种手术方式结合了经胸前入路和经口腔入路的技术,解决了因骨性遮挡导致的经口腔入路对Ⅱ区、经胸入路对Ⅳ、Ⅵ、Ⅶ区清扫困难的局面,通过腔镜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避免在颈部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

医生提醒,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需关注持续时间和位置。若肿块位于颈外侧中部、与感冒无关且4周未消,应进一步评估,如超声显示甲状腺癌则行细针穿刺活检,则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念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