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出台,旨在推动珠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与示范标杆,加快提升珠海城市能级量级、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若干措施》从场景牵引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改革赋能畅通成果转化链条、要素支撑提升成果转化质效三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为科技成果转化开辟新路径。
《若干措施》一大亮点是在全国首次将应用场景创新作为重要抓手写入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打造“场景引领创新、需求驱动转化”的新模式。其中包括探索设立城市应用场景创新发展中心;建立遴选发布场景机会清单、需求能力清单、标杆案例清单“三张场景清单”制度,优化场景遴选标准、场景征集机制、场景发布模式。每年新增发布城市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不少于20项,每年新增发布场景应用能力清单不少于20项,每年通过场景创新引进科技型企业不少于20家,每年新增发布场景应用开放典型案例不少于10项,力争3年内将珠海打造成为省内应用场景最丰富、企业落地最快的城市。
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的问题,《若干措施》通过深化机制改革赋能,探索实施“拨投结合”“先用后转”“到期即转”“研转一体”、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共5条改革举措,激发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创新要素供给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设“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建立场景对接和成果转化的常态化路演机制,“以赛促转”不断擦亮城市科技创新名片。一方面支持各行业主管部门继续争取举办低空经济、机器人灵巧手等国家级创新创业专业赛事;另一方面鼓励在珠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牵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集聚相关领域高端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来珠转化,持续壮大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整体规模。
《若干措施》的出台,是珠海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布局。未来,珠海将联合各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场景供需对接服务,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落地和应用推广,把珠海打造成为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高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圆梦舞台,也为珠海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