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玛莎拉蒂都不来了?上海车展开幕,本土车企包馆彰显霸气

作者 林夏

编辑 杨布丁

把上海车展打造成“上汽车展”,这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内部下达的任务。为此,在2025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包下了一整个展馆,展出自主和合资全矩阵的十大品牌、百余辆新车。

这场 “包馆行动” 背后,是上汽完成阶段性改革后的首次集体亮相:去年10月,上汽打响了资源整合的第一枪,宣布荣威与飞凡两大汽车品牌正式合并;今年1月,上汽宣布把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整合在一起,成功完成后上汽将会形成一个产销研一体、国内与国际业务协同的的 “大乘用车板块”;4月16日,上汽和华为合作的“第五界”尚界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官宣,贾健旭称,“尚界必须要成功,今年一定要出车”。

历经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上汽集团在产品定义、品牌整合、市场战略和销量等方面均实现了关键突破。今年第一季度,上汽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3月上汽整车批售38.6万辆,超过比亚迪重夺国内车企月销量冠军宝座。

新一届管理层改革成果如何?上汽这艘“巨轮”能否真正转向智能化航道?答案或许就在本届车展现场。

而在上汽雄心勃勃上演“王者回归”一幕的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有21家车企品牌常客缺席上海车展,自主、合资、造车新势力、豪华品牌均涉及其中,包括捷达、启辰、雪佛兰、斯巴鲁、哪吒、现代、起亚、雪铁龙、合创、捷尼赛思、飞凡、威马、创维、远航、高合、极越、凯翼、Jeep、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和法拉利。

放下架子向华为学习,MG将率先在车展期间品牌焕新

在上海车展开幕前夕,上汽首次举办“上汽之夜”发布会,“懂车更懂你,买车选上汽”成为这家老牌车企的全新口号。

“更懂你”,是上汽跟华为学习的成果,也是“尚界”品牌诞生的关键因素。

过去,传统车企的产品开发模式更多是技术导向型,按照贾健旭的话:过去造车更像包工头,营销提需求,研发埋头干,最后发现产品与市场脱节。而华为的打法恰恰相反,从产品定义阶段开始,华为以相对成熟的体系来支撑上述环节“互诉”,最终使其在短时间内打入汽车产业并快速获得商业成功。

从最顶端看,华为把体系分为执行类、使能类和支撑类,每个分类有若干个独立体系。除了被业界常提起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华为还有DSTE(开发战略到执行)、MTL(从市场到线索)、LTC(线索到回款)、ITR(问题解决)、CRM(客户关系管理)以及ISC(供应链管理)等流程体系。

这些既是流程,也是工具链。日常业务推进中,横纵向组织按照这些流程体系做事,当华为进入新领域或者开发新产品时,横纵向组织又可以把它们当作工具链,快速组合,以保证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

准确说,上汽不仅需要华为的辅助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能力,更希望借助双方合作,学习华为上述体系流程,从而重塑上汽产品定义逻辑,改变原有的技术导向思维。

“放下架子,跟他们学习。”贾健旭在今年3月的一次沟通会上表示,上汽会拿出一批最好的、最年轻的干部送到华为项目当中去跟华为学习,“要问(华为)为什么这么干?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在战略推进中,MG成为首个将华为经验落地实践的品牌。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在近期沟通中表示,上汽跟华为学习很多,大乘用车板块的核心不是物理合并,而是打通“研发-制造-市场-用户”的全链路,让MG的“电智化”转型真正踩在用户需求的鼓点上。”

4月11日,MG宣布了重要组织架构调整,上汽MG品牌事业部被划分为七个主要职能模块,包括GTM(Go-To-Market,参考华为)、品牌与市场、公关与传播、销售中台、七大区域、运营中台等,体系变革主要是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运营效率,使MG品牌快速转型。

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在上述沟通会中表示,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品牌专项调研,MG品牌的关键词被总结为“年轻、风尚、智趣”。在本届上海车展上,MG品牌将迎来品牌焕新,首款“方盒子”Cyber X将全球首秀,同时迎来十大升级的MG Cyberster 2026款也将重磅亮相。近期,MG与OPPO达成战略合作,俞经民称,这为MG开拓了全新上升通道,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互联的最高版本会诞生在新一代MG4车型上。

上海车展仅仅是MG转型的“前菜”,据周钘透露,MG未来两年将密集投放8款新车,覆盖跑车、SUV、轿车三大品类,重点延展扩充“轿跑世家”的标签。

刚刚官宣的“尚界”品牌大概率不会有新消息露出。据贾健旭此前透露,上汽集团首期投入60亿,组建超5000人尚界专属团队,同时上汽还将打造专属超级工厂。贾健旭称,让上汽的工厂里流淌着华为的代码,让华为的算法中镌刻着上汽的匠心。

自主握指成拳打造护城河,合资2.0时代“首孩”落地

某种意义上,自主成,上汽才能成。贾健旭曾说,把荣威和MG做好是上汽集团最重要的任务。

去年10月开始,贾健旭“刀刃向内”开展了一系列改革,2025年也被内部称作“上汽OEM元年”。据了解,目前大乘用车板块已经搭建全新流程体系,其目的是重塑标准化的管理运营标准,推行“一个目标、一个预算、一张表”管理模式,以内部协同取代争论内耗,未来这套体系将复制到商用车板块。

“过去各品牌、各流程间信息割裂,资源效率低下。现在我们要把拳头收回来,全链条打通产品定义、开发、生产和销售。”贾健旭曾直言,这场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组织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把‘两层皮’变‘一层皮’”。

在“上汽之夜”上,上汽集团宣布以“三套拳”改革引擎——内家拳、外家拳和组合拳,以加速推动智能化下半程转型。

内家拳,即聚合内力,五指握拳,打透打穿。贾健旭称,上汽集团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合二为一,全力打造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同时,还将推出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

外家拳,即同行借鉴、跨行革命、借力打力。上汽集团将与宁德时代、Momenta、地平线、阿里等头部企业合作,打造全新用车体验。同时继续深化与合资伙伴的合作,推动合作进入2.0时代。

组合拳,即内外兼修,默契配合。上汽集团将实施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的组合战略,利用市场先发优势,不断扩大海外版图;同时,还将针对每个区域推出个性化、智慧化的产品方案,真正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

在产品层面,贾健旭透露,继荣威尝鲜中国第一款互联网汽车之后,荣威将推出中国第一款AI汽车,明年第一季度与用户见面。此外,今年上半年荣威D6上市,下半年内部代号的A7推出,荣威的硬核产品将马上、陆续和公众见面。

上海车展期间,上汽荣威全新概念车“明珠”即将亮相。去年4月,全球著名汽车设计师、布加迪威龙超级跑车的缔造者、前奥迪外型首席设计师约瑟夫·卡班(Jozef Kaban)正式加盟上汽集团,在“上汽之夜”发布会上,贾健旭透露,约瑟夫·卡班将带来两款荣威概念车型,一款是SUV,另一款则是加长豪华轿车。

由上汽引领的“合资2.0”模式下的首款车型也将在上海车展期间亮相。去年11月,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了延长合资协议,打破“技术引进”的传统模式,迈向“技术反哺”的合资2.0时代。同时,AUDI品牌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车企首次以技术输出方身份,参与全球豪华车标准制定。上汽表示,通过技术平权,将“中国市场定义权”转化为“全球规则话语权”。

据了解,新 AUDI 品牌首款车型定名奥迪E5 Sportback并亮相上海车展,未来三年,AUDI品牌将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覆盖B级和C级市场,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

此外,上汽大众首款增程式概念车也将亮相车展,该车定位为全尺寸SUV,是大众品牌在中国的首款增程车型;4月21日,上汽通用别克抢先发布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Momenta 将与别克品牌共同开发全场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搭载该方案的别克新车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据悉,本届上海车展期间通用全球总部将有超百人团来华学习和交流,车展之后,上汽通用管理流程、产品、渠道等方面的体系改革有望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

从组织架构调整到产品迭代升级,从品牌形象重塑到用户心智争夺,上汽的变革已然全面铺开。不过,变革之路布满未知,唯有全力打造一款标杆车型,才能为上汽转型突围撕开关键突破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