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大批银行卡突然被冻结!解冻要排队三四个小时,怎么回事?

点击收听本新闻
听新闻

近日,不少云南网友反映建设银行卡被“冻结”,并一度登上热搜。

大批银行卡突被冻结?

连日来,多名IP地址为云南的网友晒出自己收到的建行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因银行卡交易可能存在风险,为保障您的资金安全,您在我行的非柜面业务暂时无法办理,请尽快携带身份证件、开户预留手机号与不能正常使用的银行卡以及交易证明材料前往任意建行网点进行核实或联系95533咨询。”

在多个社交平台,不少网友表示也自己收到短信后银行卡被“冻结”,很多业务无法办理。

图 / 社交平台截图

部分网友表示,还会出现重复冻结的情况:

还有网友表示,“解冻”手续繁杂,带来极大不便,“办事两分钟,排队两小时”“哪有那么多时间去银行办理”。一些网友到相关网点办理“解冻”,遇到了不少问题,“解不了”“排队排三四天”“注销重新办”……

有网友还表示,办理银行卡解冻业务的人很多,排了三个多小时队。

银行回应

据极目新闻报道,5月10日,建行昆明市两家支行工作人员均证实,近几天集中来办理银行卡解冻的用户很多。而之所以对一些用户的银行卡进行分级分类管控,是为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其中一家支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用户要解冻,需要本人带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等来线下柜台办理。近几天办理解冻的人比较多,一般要排三四个小时,如果不着急的话,建议过段时间错峰办理。

另一家支行工作人员则介绍,如果用户收到提示短信,可以带着银行卡和身份证到附近任一建行网点,在核实交易信息后,就可以帮助解冻,目前他们支行的排队时间大约要一个小时。该工作人员提到,最近利用银行卡进行网络诈骗的比较多,所以对账户进行了分类保护措施,导致银行卡暂时用不了。

另据第一财经从建行客服处了解到,此类情况属于当地银行网点进行的分级分类管控,并非“冻结”,后者需要司法、公安等执法部门进行,银行无权操作。

该客服人员表示,银行卡管控一般包括暂停非柜台业务和调整交易限额两种管控,主要原因可能包括银行卡长时间不用、频繁交易、客户预留信息不全、与有风险账户存在资金往来等,其中最常见是银行卡涉及交易风险。该客服提到,在“断卡”行动下,银行为配合公安机关防范电信诈骗、反洗钱等落实监管要求,加强账户交易安全的管控,最终目的是保障客户的账户资金安全。

“一键查卡”

防范自己银行卡沦为电信诈骗工具

小王(化名)遭遇意外的烦恼。

近日,他突然成为一桩电信诈骗案件的“帮凶”。究其原因,去年他将自己的一张银行借记卡“借给”朋友使用。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张银行卡最终落入不法分子的手里,沦为他们实施电信诈骗并转移犯罪资金的“工具”。

一位熟悉电信诈骗行为资金转移流程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通常情况下,不法分子不会使用自己的银行卡,而是四处使用别人的银行卡实施诈骗与转移犯罪资金,如此就能更好地隐藏自己的犯罪痕迹。

不法分子要得到别人的银行卡,主要通过两种路径,一是向人借取银行卡,尤其是很多人平时不用的银行卡,都被别人以各种名义,通过朋友身份借来;二是以50-150元不等的价格向人“买卡”,即个人先去银行申请办理银行卡,再将这张银行卡(连同个人信息)卖给他们。

“很多时候,民众会很快忽视这些银行卡的存在,因为他们不曾使用它,但对不法分子而言,这些被遗忘的银行卡就变得如获至宝,因为他们可以肆意使用别人的银行卡实施各类诈骗并转移犯罪资金,让银行卡真正的主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沦为电信诈骗犯罪的帮凶。”这位熟悉电信诈骗行为资金转移流程的人士指出。

因此,民众及时查询自己到底办理过多少银行卡,哪些银行卡在不经意间被出借或出售给别人,对保护自身权益同样显得至关重要。

前段时间,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了“一键查卡”服务,面向境内所有省市开放。

具体而言, “一键查卡”功能已向全国境内31个省市的用户开放试用,并支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吉林亿联银行、吉林农信、广东农信等7家区域性银行的银行卡查询。后续随着试运营的逐步完善推广,将有更多商业银行陆续加入。

民众要使用“一键查卡”也相当便捷,比如境内银联云闪付APP实名用户可以在首页常用应用里看到“一键查卡”服务栏目,在线选择当次查询的商业银行范围,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可提交查询申请。

申请成功后,银联云闪付APP将在24小时内生成查询报告,并发送短信至用户云闪付APP注册手机号。收到短信通知的用户就能通过云闪付APP查询页面入口查看报告。报告内容根据商业银行反馈的数据生成,为用户提供脱敏后的卡片信息,并在7个自然日后系统自动删除,充分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举的一大好处,就是让民众可以快速了解到自己到底办理过多少银行卡,哪些银行卡还在自己身边,哪些银行卡则在不经意间出借或出售给别人,甚至可能已经遗失。若出借给别人,个人应迅速要求对方归还银行卡,以免银行卡落入不法分子手里作为诈骗犯罪转移资金的工具;若出售给别人,个人应迅速前往银行柜台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尽早完成销户手续,不但可以尽快阻止这些银行卡沦为电信诈骗的工具,还能有效保障自身权益。

多位熟悉反诈技巧的专业人士还表示,公众要防范自己沦为电信诈骗犯罪行为的“帮凶”,还需进一步增强自我的保护意识。一是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与银行卡信息,二是不要随意将银行卡出借给别人,哪怕这些银行卡已闲置不用,三是更不能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将自己的银行卡与个人信息一起“出售”给别人,如此既保护了自己,也令电信诈骗犯罪行为的成本不断增加,共同构筑坚强的反诈“防火墙”。

来 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植)、极目新闻、第一财经、新浪微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