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真的爱“躺平”吗?或许他们正穿越迷茫

继“内卷”之后,“躺平”一词又成为网络热词,而对“躺平族”青年的关注则从网络到媒体,引发了社会多方面的讨论。

根据媒体梳理,近日,一篇《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火了。作者在文中大谈“躺平即正义”,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在两年没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通过极低的生活消费跟有一搭没一搭的打零工,维持一种“自由”的状态。不少网友读罢如获至宝,引得“躺平学”风行一时。

简单来说,“躺平”可以视为对“内卷”的拒绝。

例如,光明日报百家号5月16日就刊发了一则评论文章《拒绝“内卷”,年轻人开始信奉“躺平学”了?》认为:事实上,这些信奉“躺平文化”的年轻人也并非完全是咸鱼心态,也不同于几年前网络上出现的“葛优躺”和“丧文化”,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然有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卷入社会系统给人们设定好的程序,不想在这个快速而拥挤的进程中,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通过加班、拼业绩等方式实现“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他们选择自动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而将衡量的标准设定为内心对自我状态的接纳。

文章认为,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这一“躺平”文化不是主流,却也释放了一个要关注年轻人心理和生活状态的信号。对大部分年轻人而言,生活并非没有“欲望”,只是有时候实现的难度比较大,比如想要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想要尽可能地提升生活质量,在一番较劲之后发现没能“翻身”或者“逆袭”,也就选择了“躺平”。显然,现代社会仍然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有机会在社会系统中实现自我价值。

几天之后,光明日报又刊发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汪星余撰写的文章《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认为“躺平族”显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实问题带来的主观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警惕。关注“躺平族”,让“躺平族”愿意奋斗,对于面临转型发展任务的我国尤为必要。

也有观点同样执着劝导年轻人应该对未来抱有信心。

例如,《南方日报》5月20日就刊文《“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认为:尽管有人认为,年轻一代正在“低欲化”,并且影响整个社会慢慢进入低欲望状态。但事实上,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猜测。学界认为,低欲望的本质原因是发展动力不足。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充沛,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也就是说,在这片土地上,只要足够勤奋依然能自我实现、自我成就。

文章认为:无论任何时候,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奋斗始终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压力面前选择“躺平”不仅不正义,还是可耻的,这样的“毒鸡汤”没有任何价值。相信大多数年轻人还是能对此保持清醒认识,一哂之后仍然砥砺前行、勇于逐梦。

还有的观点从代际沟通角度看待这一问题。

例如,最近,一段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丁延庆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夫人也同样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然而,根据走红的那段视频显示,给女儿辅导作业的他也显得很崩溃和无奈。丁延庆还说,“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对于谁都好。”但是,有人却怀疑,北大的高材生怎么会生出不优秀的孩子?还有人质疑是不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对此,《成都商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接受事实并不等于“学会认命”。想必丁老师说的“学会接受”,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躺平”,什么也不做。而是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的事实,与自己和解,也与孩子和解。这是一种理性而睿智的态度。

当然,即便有年轻人选择“躺平”,但对他们依然报以信心的声音也不缺乏。

河北媒体长城网就在评论文章《年轻人为啥爱“躺平”?》中认为:说到底,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不妨给予足够的理解、尊重与包容,或许,某一天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向,又会重新站起来,再出发。而暂时遇到挫折也没必要急匆匆地“躺平”,要时刻告诉自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且生活本就充满“酸甜苦辣”这也正是生活的迷人魅力所在,也许,你现在正迷茫、不知所措,但可能再坚持一下,下一秒就能看到彩虹,那你就是赢家。

山东媒体《大众日报》5月20日也在评论中抱有这样的观点:“丧”“佛系”“躺平”并不意味着年轻人放弃自我,更多的是他们纾解焦虑的一种途径。放开视野,“躺平”其实也是一种调侃,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正如国外有一批年轻人曾被贴上“垮掉的一代”的标签,但事实证明,那个年代、那些人并未垮掉,恰恰是对生命、对梦想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叛逆的尝试,推动着社会继续前进。一代代人在经历过一个阶段的迷惘探索后,最后还是回到积极向上的生活轨道上。从这个角度讲,“躺平”亦不过是这一段经历的注脚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