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伯克希尔公司新近发布的Q2财报显示,伯克希尔在今年第二季度减持了近50%的苹果股票。
无独有偶,英伟达也传出消息,下一代Blackwell架构系列AI旗舰芯片GB200的出货时间将被推迟至少三个月。
仔细看看英伟达的股价,不难发现,在刚刚过去的这十几个交易日里,它已经悄悄跌去了20%。
美股这两年靠AI概念股走出了波澜壮阔的长牛行情,难道现在已经到了盛宴即将散场的时刻了吗?当下我们该怎样看待AI的未来呢?
在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来自中国的90后投资人、亚洲资产管理机构OXO Group的海外基金事务管理合伙人王雪原对投资AI有着独到且深入的思考。
王雪原认为,这两年美股AI概念股火爆的重要原因是,美国TMT产业已经相当成熟,而资本市场向来对成熟期产业给出的估值都不高,因此必须要搞出一个新的概念来帮助华尔街撑住金融市场的高估值。
“目前,美国AI概念相关的公司基本都在软件方向上一路狂奔,而资本市场其实最期待的是硬件方向的重大突破。让人遗憾的是,目前这种重大突破尚未出现。”王雪原说。
王雪原曾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大中华俱乐部主席、耶鲁创投俱乐部主席。在华尔街任职以来,他主要致力的方向是资本市场国际化投资,以及定制化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创新。前者侧重于企业服务,重点是提高企业融资发展效率。后者则侧重于客户服务,重点是通过创新和科技化的方式,为客户提供高端金融服务体验。
成熟的TMT需要不成熟的AI
“2016年以来,美国的TMT市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让投资人欣喜的新东西。”王雪原说。
其实,当时的中国TMT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无论是腾讯还是字节,都没有划时代的产品打破市场的沉闷。相对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米哈游2020年推出的网游《原神》,这是一款现象级网游,但是它并不能让整个TMT市场走出困境。
真正划时代的变革发生在2022年12月,当时美国OpenAI公司发布了ChatGPT,一下子打破了全球TMT市场的僵局。
“ChatGPT的出现让美国TMT市场如久旱逢甘霖,被压抑多年的情绪一下子就被点燃了。”王雪原说,“ChatGPT在一夜之间就成了最热门的话题,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全球拥有了一亿用户,这让整个市场都为之疯狂。”
“当时的TMT行业已经是一个整体趋向成熟的行业了,移动互联网最高速的发展阶段已经过去。此前资本市场基于成长性给予了整个行业较高的估值,而成熟行业意味着成长性的降低和确定性的提高,是支撑不起高估值的。”王雪原说,“很多头部企业看到了这一点,也在努力寻找第二曲线,比如Facebook在2021年10月底宣布更名为Meta,其实就是想借元宇宙概念去支撑估值。现在回头看,元宇宙概念是AI概念的一次预演,但是它的影响力是远不如AI的。”
AI概念的横空出世,不但为当时的TMT板块续了一口气,而且推动了TMT行业再次回到舞台中央。“华尔街的许多资本在AI方向下了重注,导致一个现象,就是谁跟AI抱得紧,谁的估值就越高。微软因为投资了OpenAI,估值一度领涨一众科技股。”王雪原说,“美国的TMT公司立刻意识到维持自己“新兴行业”定位的关键在AI。为此,一定要拥抱AI。”
在这股时代浪潮之下,英伟达、Meta、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美国科技股股价一路高涨。2023年,“美股七姐妹”贡献了标普500指数三分之二的涨幅。
市场更期待硬件方向的重大突破
“TMT行业之前已经经历过两波大变革了。”王雪原说。
王雪原认为,TMT的第一波大变革是从个人电脑的普及开始的。“个人电脑普及之后,需要大量的应用软件,包括办公、社交、游戏等等。这些需求催生了许多TMT公司。”
TMT的第二波大变革则是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始。“iPhone的普及,让TMT的需求端从电脑转向了手机,于是大量的APP软件出现,很快就占领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每一波重大变革都是对之前传统的重大颠覆。智能手机时代,电脑端应用的市场空间大幅下降,而经过时间的沉淀,现在与手机端APP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也已渐行渐远。
“我认为,第三波大变革也应当有一个硬件方面的革新。”王雪原说,“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无论是资本圈,还是实业界,大家都仍然在软件领域里血拼,而硬件方面目前还没看到有大变革的产品出现。”
其实,也有一些公司做过硬件方面的尝试,典型代表是苹果AR头显。在这波AI概念兴起之前,ARVR的概念也炒过很多年,但是AR头显设备并没有出现取代智能手机的趋势,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可穿戴设备要么屏幕太小、交互效率不高,要么设备使用场景受限。”王雪原说,“要找到一个比手机更好用、更实用的信息终端,且要保持足够好的性价比,这是很难的。美国TMT行业现在是赌大家继续用电脑或手机,只是其(软件)AI技术赋能之下变得更加智能,而不是终端本身发生太大变化。”
“软件的全面AI化能否成功呢?我觉得逻辑上是讲得通的,这个方向有赢的可能性。如果AI确实能够做到高度智能化,那么它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TMT行业,也就能支撑起高估值。”王雪原说,“但是,要在许多复杂场景下都做到高度智能化很难,目前的AI产品还都集中在比较基础的场景,例如搜索和聊天,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机遇与风险并存的AI技术
“AI技术的进步将继续大幅提升人类的生产力水平。”王雪原说。
“AI可以处理基础的脑力劳动,尤其是带有重复性和计算性的劳动。这就相当于我们都有了一个AI助手,我们可以将一些可以标准化的工作直接转包给AI。这样一来,我们每个人的生产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王雪原举例说,“比如我需要快速分析一份10万字的材料,如果我自己读,就需要很久,而AI可能10秒钟就可以读完并帮我提炼出关键信息。比如设计师需要出100张画稿,如果他自己画,那需要很久,而在有足够的训练和信息输入的情况下,AI很快就可以生成足够的稿件,设计师只需要不断细化要求并从中选择,再做适当调整即可。”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AI技术带来的一些不确定的风险。”王雪原说。
“AI正在替代许多普通人的工作,未来还将替代大量的初级岗位,这个趋势恐怕已经无法逆转。”王雪原认为,AI的兴起已成时代趋势。“比如,互联网行业的初级码农,金融行业的初级数据分析师,他们的工作岗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这些工作,AI做起来更快、更好。但是,发展科技的初衷是让全人类的生活更幸福,而我们应当重视AI兴起之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人类的就业问题。”
事实上,可能还有更严峻的问题将要出现。比如伦理问题。
“以前我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时候,就曾关注过AI的伦理学问题。当时觉得AI技术还很遥远,而这些伦理问题只是理论上的,但是现在这些问题可能很快就要走向现实。”王雪原说,“例如‘人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从道德、法理上应当是一样的——在我们看来这是显然的道理,但是AI就未必会自然地接受这个伦理。以前这类问题只在科幻片里出现,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在现实中出现。”
“不过,AI的未来和AI概念股的未来并不完全一致。在资本看来,重要的是沉浸在AI概念股的泡沫中享受泡沫,并在泡沫将要破灭时全身而退。”王雪原说。
也许,历史将再次证明巴菲特的睿智。(王俊)